「黃段子」如今在中國流行之普遍,勢頭之猛烈令人瞠目,無論在餐館、出租車、辦公室、私人聚會、旅遊團隊等各種場合,都無一例外地可以聽到「黃段子」。
在私人聚會中,沒有「黃段子」助興,則吃飯不香、喝酒不暢,大家樂不起來,一說起「黃段子」則滿座笑聲,賓主皆歡,那些滿肚子「黃段子」,張口就來的人大受歡迎。甚至政府官員也不甘落後,在招商活動、與下級會餐等場合,大講「黃段子」,以示自己思想開放,或平易近人。旅遊途中,導遊們更是一路「黃段子」侍候。
黃段子文化顯露中國人理想缺失
說「黃段子」的人不僅不限於職業、身份,連年齡都不分了,下到高中生,上到五六十歲的中老年人,幾乎都可以說上一段兩段的「黃段子」。
從「規模」上來看,謂「黃段子」為一種「社會文化」實不過了。
凡事物的流行總有其需求或需要在背後支撐著,如當年「文革」時之流行軍裝、紅寶書,如今之「三陪」「二奶」等。「黃段子」的大行其道,從一個令人尷尬的角度揭示了中國人當前精神空虛,理想缺失的總體心態。
如果要把中國人從新中國建國以來的心態發展作個劃分的話,建國後至文革前的十幾年可稱為理想年代,其時中國共產黨剛從國民黨手裡奪過政權,建立了一個嶄新的國家,人民群眾心態振奮,幹勁火熱,對共產黨充滿信任,對實現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信心十足,共產黨吸取了國民黨覆滅的教訓,嚴厲反貪,政風清廉,深得人民的擁護。
這個時候是中國的黃金時期,也就是在這個時期,中共打贏了韓戰,研製出了核彈,內戰後全面崩潰的經濟得到了復甦。
社會思想多元產生迷惘
文革十年是狂熱年代,個人崇拜達到無以復加的程度,對實現共產主義心態全然扭曲,甚至認為可以一夜跨入共產主義,政治氣候極端恐怖化,民眾互相告發,或以自保,或以邀寵,以至於人人自危,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這一時期是中國當代史上最黑暗的一頁,所有經過當時情境的中國人都不堪回首。文革後,鄧小平解放思想,大膽改革開放,引進市場經濟體制,中國的經濟發展步入快車道。
但中國國門的開放使西方各種思潮湧入,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們有了思考生存之上的東西的興趣和能力,以前極端一統化的社會思想禁錮開始鬆動,社會思想逐漸向多元化發展,特別是明顯的資本主義化的改革,使得在傳統一極化思想體系下生存的人們一下子無所適從,產生了失落感,繼而迷惘、困惑。
這個時期可稱之為迷惘年代。「黃段子」的席捲中國,其背景就是如此。
作為一個人,如果失去了安身立命的思想基礎,就好像大海中行舟而沒有羅盤一樣,方向全無,精神上必然會走向虛無化。
歐美國家戰後出現的嬉皮士運動、性解放運動等,無不與二戰後人們精神空虛、價值觀念喪失、理想破滅密切相關。
中國人當前的心態頗類似於此。五、六、七十年代,儘管中國極其貧窮,好幾億人陷於赤貧狀態,但人們對實現共產主義卻懷著非常堅定的信念,總認為像共產主義理論所描繪的幸福日子很快會到來,所以人們的精神並沒有因物質的貧乏而空虛。
但一旦中國的國門大開,人們發現,原來資本主義國家的人民並沒有像所灌輸的那樣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等待著他們去解放,相反,這些國家的人民過著超乎他們想像的生活,享受著他們無法想像的民主。這使他們感到一種受騙的感覺。
言論無法正常宣泄
中國實行的改革開放,其實所有的人都明白,它其實只是一種資本主義化的改革而已,並沒有什麼新鮮內容,說穿了,其實只是把人家成功的經濟制度照搬過來。而且事實證明,這些經濟制度在中國一樣適用,並且使中國的經濟發展向前大大邁進。這使人們又一次感到困惑:既然共產主義或社會主義如此優越,為何要學習「落後」的資本主義制度。如果再加上貧富分化、官員腐敗、工人下崗等,中國人精神層面的蒼白和失落就可以理解了。
可以說,傳統的價值觀念和理想在普通民眾中早已非常淡漠,而現實的政治形勢也不允許「異端」思想存在,新的價值觀念和理想無法確立,媒體的控制又相當嚴格,言論無法正常宣泄。
既然如此,民眾的感情宣泄渠道必然取道於低俗化,因為沒有別的渠道可以選擇。「黃段子」其實是一種情感轉移和宣泄的手段和渠道。正如汪文中所指出,「講真話領導不喜歡,講假話群眾不喜歡,講黃話大家都喜歡」,「黃段子」既無危險,又招眾人喜歡,何樂而不為呢?
所謂見一葉而知秋,「黃段子」在中國的流行,個中意味頗耐人尋思。(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