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這樣的大型軍演,不僅在台海地區造成了緊張空氣,對周邊國家也造成了壓力;使臺灣海峽不僅成為東亞地區的不穩定因素,也成為世界上最不穩定的地區。事實上這種劍拔弩張的緊張空氣,與兩岸目前都致力於發展經濟這樣一個主要目標是相違背的;不僅將兩岸相當的財力浪費在無益的軍備,也使本來可以通過和平談判解決的問題國際化,離本來想要達成目的只能相形見遠。其實兩岸的領導人只要從現實的角度出發,以符合雙方的利益為前提,這個問題是不難解決的。
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是一個和平的時代;冷戰結束後,新的世界秩序已經形成。任何國家想憑藉武力打破這種秩序而又不引起國際社會的干預已經不可能;上一世紀90年代發生的中東戰爭,巴爾幹半島戰爭都已經說明瞭這一點。另外經濟上的全球化已經使相互衝突、抗衡的世界逐漸變為一個相互依存的世界,人們應該習慣用和平而不是戰爭的手段解決彼此間的問題。在這樣一個外部環境下,如何用一種文明的方式解決國與國之間,地區與地區之間的相互關係,矛盾;這是每一個負責的政治家都應考慮的問題。
兩岸遺留的問題是一個歷史的問題。兩岸分治至少已經五十年(算上日據時代一百多年),期間存在的問題也具有極其深刻的歷史原因。解決這樣的問題需要長期不懈的努力,需要高度的政治智慧,需要耐心;應該看到長期的分治狀態造成了兩岸在社會心理狀態,政治,經濟制度,文化方面都已存在著巨大的差別,這些差別決不是短期可以彌補和解決的。因此應正視這些差別的存在,才有可能使問題得到解決。
在解決問題之前,首先要確定解決的方式,這些方式必需具有以下一些必要的條件:這些條件是:
[1]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礎
沒有平等和相互尊重就無法構成談判的基礎。這是談判的首要條件。任何威脅,無論是口頭或是武力的威脅,都不可能使雙方走上談判卓,這已得到歷史和現實的證明。因此放棄武力,保證以和平方式解決彼此的爭端是談判所需具有的起碼的誠意。平等首先指的是地位的平等,沒有平等的地位,就不可能構成平等的談判,因此相互承認是平等談判的首要條件。
[2]正視兩岸現實存在的差距
事實上兩岸近一百年來處於一種相對隔絕的狀態,缺乏相互的交流。近二十年來,由於大陸進入了改革開放的狀態;臺灣在「解嚴」之後也進入了一個完全開放的狀態,因此雙方具備了外部談判的環境。尤其兩岸在經濟方面的交流已在彼此的經濟結構中佔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因此對在政治及其他方面的交流也構成很大的壓力。如何因應這種現實的需求和壓力則是兩岸關係的首要課題。首先雙方要正視現存的各種差距,承認這種差距才有可能找到解決的方法和途徑。兩岸目前在社會制度,政治體制,經濟結構方面存在著極大的差異,這種差異是在短時間內難以消除的;任何一方要求對方完全接受自己的模式都是不現實的。另外在這樣一種基礎上實現完全的統一也是不可能的,實現在不平等的基礎上的統一同樣也不可能。因此在處理兩岸的統一問題要有一種現實慎重的態度和立場。
長期以來,中共一直在統一問題上持一種非理性的近乎瘋狂的態度和立場,迄今為止在兩岸關係上除了提出毫無現實可言的要求外,一直在實行武力威脅。這不僅無助於兩岸關係的解決,還對目前現有的關係造成傷害,促使兩岸的軍備不斷升級,對雙方的經濟發展產生很大的影響。歸根結底這是由於中共一直沒有擺脫長期以來形成的「內戰情結」;這種情結使中共對「統一」具有一種病態的渴望。這種「統一」並不是源於對於維護國土完整的正常願望(因為臺灣並沒有被外國佔領;而是在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中國人或華人的治理下。所謂「獨立」,實際上是源於對於暴政的一種恐懼和反抗,早期國民黨的「228事件」,目前共產黨的暴政都會使人產生這種「苛政猛於虎」的心理效應);而是出於維護政權統一的需要。這是出於「一統天下」的皇權心理需要(在同一國土上不允許其他政權存在),因此這仍然是中國傳統的「內戰情結」。只要看看中共一方面在臺灣問題上煽動民族情緒,進行戰爭叫囂的同時,卻把俄國佔領並曾經答應歸還給中國的西伯利亞領土,毫無保留地永久性送給了俄國;就足以證明中共對於國土問題的「誠意」。我們不應該支持中共這種虛偽的民族主義,也不應該支持中共為「一統天下」而始終抱有的病態的心理。中國在上一世紀已經歷了太多的戰爭和流血,也經歷了太多專制下的苦難,因此我們今天不能再支持以任何藉口和理由而進行的戰爭叫囂。
維護臺灣海峽的和平是關係到中國未來是否能獲得正常發展的重要問題;「統一」並不應該成為我們最高的訴求;而兩岸民眾的幸福,自由,國家的民主,文明才是我們應該追求的目標。我們不能再為了滿足帝王的虛榮和渴血的心理,再次在國際舞臺展示我們民族的野蠻;既為了現在,也為了我們可能有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