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預報員眉飛色舞地向孩子們介紹:我們為大家安排了豐富多彩的假日節目,似乎在吊孩子們的胃口。可等電視機一打開,幾乎從不同頻道傳來了同一個聲音:「猴哥,猴哥,你好了不得」或是「你挑著擔,我牽著馬」,兩部《西遊記》幾乎成了假日節目的保留項目。平心而論,無論是電視劇還是動畫片《西遊記》都很對孩子們的胃口,但年年如此,放假播,平時也播,孩子們不僅對主題曲耳熟能詳,連其中一個細節,一個微小的動作都瞭如指掌。從嚴格意義上說,電視劇《西遊記》絕非兒童片(導演楊潔最近接受採訪時如是說),始終充當兒童劇場的領頭羊實屬無奈。而另一部「新鮮」點的《西遊記》續集或《寶蓮燈》卻難見蹤影,恐怕是因為其價格較貴,電視臺不願出資吧。除去《西遊記》外就只剩下《聰明的一休》、《小兵張嘎》、《閃閃的紅星》、《好爸爸,壞爸爸》了,這已是跨兩代甚至三代的兒童片了,近一點的也有,《三國演義》和《水滸》,儘管其中不乏勾心鬥角,砍砍殺殺的鏡頭,但也扛起了兒童劇場的大旗。
上述片子儘管有些不足,但畢竟還能讓兒童觀看,某些電視臺安排的假日片子卻令人不敢恭維,甚至叫人氣憤了。纏纏綿綿的《還珠格格》風采依舊,「你是『瘋兒』我是『傻』」的歌聲在孩子耳邊縈繞;殺氣衝天的《天龍八部》則讓男孩子們憧憬大俠夢;而一天播五六集狂轟濫炸的《鹿鼎記》中那個一人能騙七八個老婆的韋酷哥也使孩子們佩服得五體投地;至於那部荒唐、無聊的《春光燦爛豬八戒》七八個臺滾動播放,醜態百出的豬八戒成了孩子心目中的小帥哥;而年齡大點的中學生則更加關注那些比他們大不了幾歲的哥哥、姐姐主演的諸如《青春××》、《將愛情××××》之類的所謂青春偶像劇(也有人稱之為嘔像劇),去品嚐三角戀甚至多角戀的神秘了。
兒童的可塑性極大,一部好的影視劇也許會影響他們一生的追求;兒童也是易受傷害的,一部無聊的搞笑片無疑在踐踏他們的心靈。面對新世紀,社會各界更應深思這個問題:該讓孩子看什麼?我們的影視製作公司能否少一點銅臭味,多為孩子生產健康好看的影視片呢?我們的電視臺能否把從孩子那兒賺來的錢分出一部分,用來重金懸賞購買優秀的兒童片呢?畢竟孩子是祖國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