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弊大於利
中國企業還遠遠不具備國際競爭力。從規模上看,中國前500家企業的年銷售總額與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相當,中國前500家企業的平均銷售額僅為世界500強的2%。中國的若干產品的總產量在名列世界前茅,如鋼材、水泥、煤炭、棉布、化肥、電力,甚至彩電、冰箱、空調、摩托車等家電是如此。但是,中國的龐大的生產量是由眾多企業生產出來的,產業集中度很低,每家企業的規模都不夠大。從生產技術上看,中國企業技術裝備水平較差,生產技術落後,單位產量的能耗較大,且在產品品種、性能、質量方面都比不上歐美大企業。從可以調動的資金來看,中國企業普遍缺乏雄厚的資金支持,無法在技術改造和市場佔有率上有迅速提高;從品牌來看,中國產品普遍缺乏國際知名度,無法做到優質優價,利潤實現能力差。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中國企業與跨國公司平等競爭,其結果必然是中國企業大量破產倒閉,或被跨國公司收購兼併。事實上,中國的飲料工業、啤酒工業、洗滌劑工業、自行車工業、造紙工業、醫藥工業、電梯業、計算機業、民用客機車、裝備工業都已經被跨國公司佔領,或者高附加值部分市場被佔領,機械工業、汽車工業、石化工業、鋼鐵工業、煤炭工業、農業等也都面臨著進口商品和跨國公司的嚴重威脅,有的甚至已經成為跨國公司在華的生產組裝車間。與此相應,則是中國企業紛紛破產倒閉,利潤萎縮,裁員和降低工資福利,拖欠銀行貸款。中國銀行體系不良資產比率相當高,腐敗因素造成的不良資產只是其中一部分,主要的呆帳壞來源是市場競爭造成的,特別是由於外資企業擠垮中國企業造成的。
中國農業是競爭力最弱的產業。眾所周知,中國農村人口多達9億,農業勞動力5億左右,戶均擁有耕地僅為0.4公頃左右,與美國、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亞上百萬公頃的農場相比,毫無規模經濟效益可言。為了確保如此微小的土地面積能夠有足以維持農民生存的產出,必須要使糧食價格維持在較高的水平。這就使中國農產品特別是小麥、水稻、玉米等主要農產品的價格高於國際市場價格。從1996年起,由於中國增加糧食進口規模,農產品價格不斷下降,至2000年秋,降低至每種一畝小麥要虧損8美元的水平,使農民生活陷入困境。目前,中國農業地區普通農民的年人均收入不到80美元,生活十分艱難。如果加入世貿組織後履行《中美農業合作協議》,則農民收入還將繼續下降,大量農村土地將被荒蕪,農村人口將大量流入城市,成為城市邊緣人口。
加入世貿組織後,中國的GDP總量雖然可能有一時的增長,但是單位GDP的稅收、工資含量將有下降,單位GDP的就業量將繼續減少。更重要的是,中國將失去獨立的工業體系,逐漸成為跨國公司的生產加工基地。中國農業將面臨極大衝擊,農民收入可能大幅減少。中國的金融體系可能被進一步增加的呆壞帳拖垮。中國城市和農村的失業人口將大量增長。同時,在世貿組織規則下,為了吸引外資,中國將無法提高稅收,從而無法建立一個有足夠支付能力的社會保障體系。其結果是,中國的社會治安將進一步惡化。
二、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動力
中國如此急切地加入世貿組織,許多人都覺得難以理解。中國媒體連篇累牘地讚揚世貿組織,認為加入世貿組織能加快中國的改革開放步伐,使中國企業在國際競爭中煥發活力,能使中國的市場經濟走向規範,能使中國與世界真正接軌。即使一些企業被淘汰,也是中國經濟成長應付出的代價。更多的媒體則希望加入世貿組織能給消費者帶來質優價廉的進口消費品。
然而,直面國際競爭的中國企業界的聲音卻沒有出現在媒體上。鄉鎮企業和私營企業規模還太小,他們的主要競爭對手不是跨國公司。雖然這些小企業也模糊地感覺到國際競爭對他們的威脅,但是他們缺乏信息溝通,更缺乏組織,在政治上沒有發言權。中國大企業仍然是以國有企業為主,這些企業明確感到跨國公司的壓力,但是企業的領導人們受命於中央政府,對企業的生死存亡不承擔最終責任。就個人而言,加入世貿組織後還有可能享受與國際接軌的收入,自然也沒有多少興趣反對。工人和農民本來應該對此表示不同意見,但這兩個群體同樣缺乏信息溝通,同樣缺乏組織,他們甚至不知道世貿組織是什麼。
那麼究竟是什麼力量能夠排除這一切阻力推動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呢?回答這個問題必須對中國改革開放的邏輯和歷史有所瞭解。人們一般認為,改革開放使中國經濟蓬勃發展,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然而,事情並非如此簡單。改革開放的核心是引進市場邏輯,讓人們的致富願望和能力來帶動社會發展,同時就意味著讓弱肉強食的規律自發作用。然而改革開放第一階段的主導因素並不是弱肉強食,而是強者主動出讓利益。1985年以前,由於政府放權讓利,給農民提高農產品價格,給工人以獎金和津貼,給地方政府和企業以一定的自主支配權,弱者群體首先得到利益,因此社會生產總量迅速增長,消費品增長更是迅猛,改革開放得到了廣大公眾的普遍擁護。
然而,1985年以後,政府已無利可讓,無權可放。從那時起,弱肉強食開始成為社會的主導性因素。在農村,農民的收入增長趨緩,而農民的負擔卻逐年上升。在城市,國有企業的領導層逐漸以各種方式將越來越多的企業收入據為己有,工人的政治地位和相對經濟收入則不斷下降。這又進一步導致國有企業凝聚力的下降,各級幹部甚至工人都在借手中的權力謀取私利,使國有企業逐漸成為各種力量瓜分的對象,失去活力和競爭力。在國有企業的外部,又有鄉鎮企業從低端、外資企業從高端佔領國有企業的市常這樣,國有企業就漸漸地萎縮了。伴隨著這一過程的,是一個龐大的新富階層的形成,包括城市握有實權的各級幹部,國有企業的領導人,農村的基層幹部,鄉鎮企業領導人,私營企業主,以及外資企業主等。
當然,必須指出,整個八十年代,外資進入的規模、水平都較低,港澳台資為主,且國家保護措施較強,外資對中資企業示範作用較大,威脅較小,中資企業工業產品供不應求,產銷兩旺,發展迅速。國有企業的內外部種種問題雖然都已經出現,但尚不嚴重。
但到八十年代末,各行各業都出現生產過剩,市場競爭開始激化,加上國際制裁,出口下降,中國發生了第一次經濟危機。其顯著標誌是所謂「三角債」。解決危機的辦法本應是通過財政、稅收和貨幣政策,縮小貧富差距,擴大內需,吸納過剩的生產能力。但是由於這一辦法違背改革開放中新富階層的利益,根本就被排除在政策選擇之外。實際發生的是國內經濟的外向化和泡沫化。1992年鄧小平講話後,各級政府大搞「五通一平」、「七通一平」,提供超國民待遇吸引外資。結果,中國掀起了房地產熱、開發區熱,物價迅速上漲,庫存物資全部銷售一空,生產能力由過剩轉為不足。但是,好景不長,大量房地產和開發區無人問津,價格一落千丈,如海南省和廣西北海的房地產價格下降了90%以上。中國國內經濟落入更嚴重的危機。從1996初年底,競爭性行業的物價不斷下降,彩電、冰箱、空調、摩托車等產品的價格下降了50%以上,生產能力嚴重過剩。支撐九十年代後期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是外國直接投資和出口的高速增長。外國直接投資集中於兩大領域,一是佔領中國市場的高附加值產業,如汽車、醫藥、化工、電子等,一是利用中國廉價勞動力的出口加工業,如玩具、鞋、皮革、服裝等行業。其結果必將是使一個又一個產業落入跨國公司之手,中國喪失自主工業生產能力,同時,則使中國經濟進出口依存度高達46%,成為高度外向型經濟。
在九十年代經濟外向化,國內經濟由泡沫破裂陷入長期通貨緊縮危機的過程中,弱肉強食邏輯得以充分展開,農民、工人的收入長期停滯甚至不斷下降,而各級幹部特別中央和富裕地區的幹部、在外資企業工作的白領以及部分知識份子的收入則急劇增長,貧富差距甚至超過了美國。這三部分人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的核心力量,而這三部分人又都是受益於外向型經濟,受益於通貨緊縮危機的。在他們看來,如果以內需為主實現自主型增長,則勢必要增加稅收,縮小貧富差距,從而影響他們的收入和消費。而發展外向型經濟,使中國經濟徹底加入全球化,則既是改革開放邏輯的必然,又與他們個人的利益一致。因此,當中國面臨著自主型經濟還是外向型經濟的選擇時,這三股力量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外向型經濟,也就是選擇了加入世貿組織。
這一動力被中國政治術語含蓄地概括為:加入世貿組織,使改革開放不可逆轉。此話破譯出來就是:加入世貿組織,使富人的錢包不再受威脅。
三、公眾是怎樣被說服的?
實際上,加入世貿組織將使中國富人成為跨國公司生產體系中的依附性力量,因此並不符合其長遠利益。對於世界各國大多數人來說,中國不是成為一個自主成長的經濟發動機,而成為靠低工資競爭的國家,也不是件好事。但是這樣一件「雙輸」的事情居然被媒體說成是「雙贏」,而且似乎還振振有詞,的確值得奇怪。
我認為,根本原因是跨國公司及其推崇的新自由主義學說統治著學術界和輿論界。中國的經濟學界幾乎一邊倒地信奉亞當斯密的「看不見的手」,信奉弗裡德曼,政府各級領導人都接受過斯密教條的訓練,他們幾乎無條件地相信市場經濟,相信自由貿易。媒體也不例外,記者和編輯都是八十年代成長起來的斯密教條信奉者,很少有人知道美國、德國、法國、日本甚至英國都是靠貿易保護主義發展起來的,他們甚至把貿易保護等同於「閉關鎖國」。
中國在改革開放後,一切都向美國學習。美國倡導新自由主義,中國就流行新自由主義;美國納斯達克股市高漲,中國就準備創辦二板市場;美國電信業放開競爭,中國電信業就急著拆分。這一思維定式對說服公眾支持加入世貿組織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中國反新自由主義力量的成長
當然,情況也正在起變化。隨著亞洲金融危機的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