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通化軍分區中校軍官李樹林經10多年的研究認為,這個石刻上的人像是高句麗民族所崇拜的「太陽神」,其胸前的圖紋符號(即神秘「天書」)是一個由6種中華古老文化圖解疊合在一起的複合體。
有關專家認為, 他的這一系統考釋是對高句麗史學研究的一項重大突破, 對於研究中華民族史和文明史意義重大。
在最近發表在中國權威學術期刊《社會科學戰線》上的論文中,李樹林指出,神秘石刻「天書」分別由「七衡六間圖」(三環蓋天圖)、「四方五點陣圖」(八方九點陣圖)、「四時八節圖」(二十四節氣圖)、「九宮圖」(「洛書」圖)、「八角圖」(「河圖」圖)、和「陰陽五行圖」(「五德始終」圖)構成,體現了中國本源哲學體系和當時中國天文、曆法、地理、哲學、數學等領域的輝煌成就。
李樹林說:「這是中國首次發現的最原始、最系統、最神秘和最獨特並具有抽象化、符號化、圖騰化特徵的文化遺存。」
作為中國歷史上東北一個少數民族地方政權,高句麗將吉林省集安市作為都城長達400多年。在現存的近萬座高句麗時期的古墓中,編號為「3319」的大型墓葬前殘存的一塊石頭上刻有一神秘人像。
這個石刻人像由頭、胸兩部分組成,呈「十」字特殊造型。其中頭部上方有三個連續的「個」字圖紋,胸前鑿有由24個淺窩組成的一個直徑35厘米的圓圈, 圈內有一個「米」字形的淺窩圖紋, 再加上兩個包含5個小鑿點的乳頭符號, 構成了一幅世所罕見的「天書」。
長期以來,中外學者曾試圖對人像石刻的圖紋符號的科學涵義、石刻性質、人像與墓葬關係乃至墓主人身份等相關問題進行破解。他們提出了「守墓人」、「母神像」、「祭祀花環」、「隨侍下人」甚至「外星人」等說法, 但都莫衷一是。
李樹林在長期的業餘考古研究中,創造性地運用美術考古、天文考古、民族考古和文獻考古等多學科研究後認為,石刻主要包涵了六種內容的中國本源哲學中的文化圖解。這些創建於商周秦漢時期的輝煌文明成就,顯示了當時的中國在天文、曆法等方面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李樹林提出,石刻人像所表現的是高句麗民族所崇拜的祖先神--「太陽神」高陽氏顓頊帝的形象, 而與此石相對的西側月牙造型石刻則表現的是「月亮神」, 充分體現了「君權神授」、「天人合一」的中國本源哲學思想。
李樹林根據該墓中出土的銘文瓦當和東晉青瓷文物及古文獻資料分析斷定, 此墓應建於公元357年前後,主人乃是「日月之子」的高句麗第16代王--「故國原王」斯由的陵墓。在此之前,中外史學界關於故國原王葬地多有爭議。
李樹林指出:「這種在陵前神道兩側立石雕像的建築布局結構, 證明了當時地處鴨綠江流域的高句麗民族與中原地區典型的漢代墓闕文化一脈相承。」
他進而提出,高句麗民族崇拜「太陽神」的文化習俗與古文獻所載的高句麗人自稱是高陽氏之苗裔相印證,故以「高」為族姓,表明高句麗民族屬黃帝氏族的一個東北分支。
李樹林破解高句麗的神秘「天書」得到國內很多權威專家的肯定。中國著名考古學家、吉林大學博士生導師魏存成教授說:「李樹林從天文考古的角度破譯高句麗人像神秘符號,獨闢蹊徑,有獨到見解。」
中國著名的北方文化專家、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張碧波研究員認為,高句麗日月神像的發現,進一步證實了高句麗多元化文化中漢文化佔有極其重要的位置,與中原文化一脈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