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區人民檢察院反貪局昨天向記者披露了這幾起新近破獲的案件,案件無一例外地涉及到高校系統的財務安全問題。反貪局李局長說,高校的資金、體外賬、課題經費頻頻被挪用,一些高級知識份子把手伸向公款卻長時間不被發覺,這種狀況應當引起有關部門的關注。
電腦高手偽造銀行對賬單
鄭某和胡某是「發小」,中學畢業後又一起到國內某頂尖高校學了財會專業。畢業後,鄭某留校,胡某也在高教系統工作,而且兩人均在財務工作。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鄭某、胡某與被清理出民警隊伍的鄧某合夥做生意、炒股。在鄧開公司面臨註冊資金難題時,胡某從單位體外賬上提出400萬,幫鄧暫渡難關。而鄭某更是每隔一段時間便從單位賬戶上提出資金,用於炒股,每次所提資金不少於50萬。到1998年,鄭某挪用、貪污公款已達上千萬元,同時在股市也虧了300多萬,為了掩蓋罪行,鄭某在挪用公款後,居然利用自己高超的電腦技術,製作出能以假亂真的銀行對賬單。而胡某也挪用公款700多萬。
副校長挪用公款肆無忌憚
鄭某與胡某一案剛被偵破,海檢反貪局又撈到一條「大魚」。某知名高校剛被提拔的副校長涉嫌挪用公款700多萬被逮捕。
據瞭解,該名副校長在挪用公款前,曾與校長協商過此事,但校長明確反對。在此情況下,副校長竟然偽造提款手續,從單位賬上提出資金後,以高利貸名義借於另一單位,他自己並不認為這種行為是犯罪。
反貪人員指出,一些高級知識份子的法紀觀念實在堪憂,一名擁有研究生學歷的單位領導把公款借給妻子開辦公司,後來又返還給單位,當偵查人員找上門時,該領導居然認為自己只是違反了財經紀律,並未違法。
李局長告訴記者,除單位資金、賬外資金被挪用及貪污外,科研項目的課題經費成為被侵蝕的黑洞。有個課題組負責人挪用15萬元,用途竟是裝修廁所,而課題經費往往是高校系統管理最薄弱的環節。
財務制度漏洞「養活」蛀蟲
值得深思的是,海檢反貪局偵破的幾起案件中,嫌犯在同事的眼中都是老老實實的好人。鄭某深得其領導、原化學系一教授的信任,是黨員發展對象;胡某即將被提升為財務處長。
是什麼導致這些「先進」屢屢得手呢?李局長介紹說,賬外資金的存在和財務監管制度不健全、不合理是最大原因。以胡某為例,其單位規定出納與會計每年輪換一次,以為此舉能互相制約。沒成想胡某反而在當出納時挪用公款,在當會計時設法平賬,每年都能安全過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