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如何解讀北朝鮮承認發展核項目
記者出身,現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做研究的唐.奧伯多菲爾(英文名:Don Oberdorfer)認為北朝鮮準備好自己濃縮鈾的核項目一旦被美國發現就放棄核項目。這回他們不要石油,不要錢,或是任何其他資源,而是要美國同其簽訂「互不侵略協定」,保證自己的安全。奧伯多菲爾說,朝鮮只要得到一個保全面子的解決方法就會遂美國願放棄核項目。 但是 美國政府偏偏決定不給朝鮮下臺。小布希政府組織朝鮮鄰國向其施加壓力,一直鬧到去年11月中旬美國乾脆切斷對朝鮮的能源供應補給。北朝鮮則重新啟動封閉的設備生產鈈。
「鷹」、「鴿」之鬥
布魯金斯學會的高級研究員伊沃.達爾德(英文名:Ivo H. Daalder)說美國政府目前到底如何考慮解決北韓問題和北韓政府舉止一樣讓人摸不著頭腦。
從一開始小布希政府在北韓問題上就從上層決策人到中層官員分成「接觸和孤立」 兩派。小布希政府花了18個月的時間表明誰會贏。
一派是美國國務卿科林鮑威爾,在2001年3月就公開說新政府將沿著克林頓政府對朝「接觸」政策向前走。
但是鮑威爾被小布希總統以相當公開的方式狠狠地打擊,小布希總統公開宣布北朝鮮是「邪惡軸心」的一員。鮑威爾後來形容他自己以前是在「滑雪板「上太往前傾了。達爾德則說「鮑威爾現在在很多方面乾脆從滑雪板上掉下來了,」他總是站在小布希總統和其他政府官員不會站的地方。 除去鮑卿之外的小布希政府明顯相信他們不應該同像北朝鮮那樣的政權接觸、對話。他們認為只要堅持孤立北朝鮮,總有一天北朝鮮會垮,而小布希政府才不在乎北朝鮮崩潰。
四星上將的鮑威爾雖然備受排擠,但並不輕易後退。只可惜他被夾在一個難堪的境地裡。當去年夏天,鮑威爾委任凱利見北朝鮮政府時,他要凱利帶去一包「政策胡蘿蔔」,以求換取北韓履行框架協議的行動以及證明。然後美國就接到自己情報機構的報告稱北韓在變成一個核方面的大問題。「接觸派」因此被大大挫傷,政治上更處於「孤立派」的下風。到了去年十月,小布希政府已經鐵了心,認定對付北朝鮮只能用「孤立」政策。
當然讓小布希政府的鷹派力量感到不尷不尬的是他們正在全力以赴整治伊拉克,當時國會還在猶豫是否應該支持對伊拉克強硬,聯合國更是猶豫不決。所以美國只好用「指鹿為馬」戰略,當危機四伏時不說它是危機。當然北朝鮮也不是省油的燈,當美國決定暫時不理北朝鮮時,它偏偏一再引火燒身。當然這也許也是北朝鮮的高明之處,通過將美國捲入危機,暴露小布希政府目前執行的戰略有嚴重漏洞。
北朝鮮在核道路上是否會回頭?
奧伯多菲爾認為北朝鮮現在要做的就是要發展核武器,他說有可能國際社會在美國領導下勸說北朝鮮最後放棄「核選擇」,但是成功的可能性要比去年秋天努力成功性還要小。「北韓現在真的想要什麼? 我們誰也說不准。我們沒法讀懂北韓官員的腦袋。但我自己認為當他們在去年10月和11月上旬沒有得到在濃縮鈾計畫方面達成一個解決方法,北韓覺得丟了面子。北韓軍方首腦說服他們的領導,使其相信面對美國的敵意以及世界另外一角針對伊拉克的一切行動,北韓唯一能鞏固其安全的方式是發展核武器。」 奧伯多菲爾也是1997年出版的《兩個朝鮮》一書的作者。
奧伯多菲爾說可能勸說北朝鮮放棄核武器的努力包括美國及東北亞國家同北朝鮮「嚴肅認真的努力、討論和協商」。「如果東北亞朝鮮的鄰國能夠自己組織起來做些什麼,那就太好了。但是他們以前從沒有過類似的行動,」奧伯多菲爾說。
另一項措施美國應該採取的是:找到另一個吉米卡特,一個具有很高的地位和威望,而北韓可以信任其言行的美國人,同北韓在私人層面進行交易。奧伯多菲爾說促使1994年金正日之所以退步並不僅是來自美國的壓力,而且是一個極有威望,受到金正日信賴的美國政治家,美國前總統吉米卡特。但是奧伯多菲爾說他對美國能找到這樣一個人並委任其與金正日交易不抱樂觀態度。
美國對北朝鮮「區別對待」多因為鄰國摯肘
美國給與伊拉克和北朝鮮的「區別對待」很大程度是由於這兩個國家的鄰國態度不一。比如伊拉克,其毗鄰國家或它的地區內很可能被其威脅的國家中有願意看美國去打仗的。
有的是相當支持,比如以色列。還有土耳其人和沙烏地阿拉伯有一定矛盾心理看美國攻打伊拉克,他們希望不用戰爭的手段解決,但是他們中沒有人認為美國攻打伊拉克會直接威脅自身。這在北朝鮮的例子就不同。其常規軍事能力就足以讓韓國和日本擔心。
東北亞各國,包括中、俄、日,在對待朝鮮核武器項目方面有共同點,但也有分歧。他們同美國和南韓一致的地方在於都希望看到朝鮮半島的無核化,這是共同點,但是在如何達到這一目標他們的看法不一。布魯金斯學會的高級研究員理查德.布希三世說最接近美國立場的是日本。雖然日朝關係一度轉暖,但是因為日本人被朝鮮綁架問題曝光後,日本政府被夾在公眾憤怒和想緩和與北朝鮮關係的願望之間掙扎。北朝鮮成人進行核武器項目,日本也受刺激最大。
「有一個問題是,如果大家最後都坐在一起,日本可能還是一個『外人』。」 理查德.布希說。
俄羅斯最近加入中國的聲音,強調美國同北朝鮮對話的重要性。他們一方面希望北朝鮮放棄核武器項目,另一方面支持美國給北朝鮮提供安全保證,並且恢復食物和能源援助。
美朝危機,中國有動力協助解決
理查德.布希說中國在對朝問題上是「最有趣的案件」。一方面它同美國站在一起呼籲朝鮮半島無核化。像俄國人一樣,中國人正在推美國同北朝鮮對話,作為解決危機的方式。「讓人不解的是中國在危機中沒施加更多的槓桿作用,中國在對付北朝鮮上可爭論地有最大的槓桿,因為它向北韓提供燃料和食品援助。中國正在幫助北韓撐下去,」理查德.布希說,補充說中國最近宣布願意幫助倡議美朝在北京會談是一項新鮮而可能非常重要的動議。
「我覺得中國似乎在這件事上正再變成『賭金保管人』一類的角色,開始對事情的解決充當主角。這也在一定意義上是(替美國)往朝鮮的球門進球。(一個問題是,)北朝鮮會願意得罪他們的中國鄰居,拒絕這一倡議嗎?」理查德.布希說。
雖然美國錯過機會和北朝鮮在去年秋天「成交」,這次肯恩格對雙方都是一次機遇,北朝鮮可以保全面子,而美國可以達到讓北朝鮮杜絕發展核武器的雄心。
但是理查德.布希也警告說,在「槓桿作用「問題上,美國應該瞭解中國確實有同美國利益不一致的地方。
理查德.布希說:「中國有一個我們沒有的獨特問題,那就是北朝鮮坐在他門邊上。他付不起看到北朝鮮崩潰的代價,因為到時候會有各種連鎖災難放到中國頭上,難民問題只是問題之一。中國也確實要幫助美國,他希望在朝鮮半島保持長期影響,他希望看到北朝鮮改革。他理解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帶給半島的問題。但是這些利益並不會減少中國在具體處理方面和美國的分歧。」
理查德.布希說他讀奧伯多菲爾的《兩個朝鮮》一書得到的啟示是,「1994年美國朝鮮最後渡過危機,達成協議,是在聯合國安理看到有必要行動,中國才開始擰緊北朝鮮頭上的螺絲,真正發揮了槓桿作用。直到這時,吉米卡特才進入畫面。」
《華盛頓觀察》週刊,2003年第二期(總第十八期),2003-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