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國的節日與中國曆法的關係
每個民族和國家的節日,都有自己的起源和來歷,中國歷史上的各種節日也不例外,也有自己久遠的起源、長期的演變和豐富的文化內涵。
中國歷史上的許多節日存在著三個重大特徵:一是這些節日與中國古代曆法直接相關;二是這些節日與社會及家庭的道德倫理教育知識需要直接相關;三是與社會中的自然生態保護、經濟發展及其文化交流的需要直接相關。
中國歷史上所有節日,都是建構在中國傳統曆法基礎之上的!這就是說,要想瞭解中國節日的內涵,就應該先瞭解中國的傳統曆法。
中國古人早在夏朝就已經通過長期和仔細的「觀象授時」而總結出了曆法,古稱「夏歷」(註:其與現在人們說的夏歷還不一樣,是十月太陽曆法)。中國上古歷史上的曆法有太陽曆和太陽曆兩種。所謂的太陽曆,就是上古部落巫師及其國家的天官們在標準的日影測試平台上(古稱「土圭」)中心樹立一隻標準竿(古稱「髀」),去觀察日影的週期變化情況。這樣,古代的科學家們就計算出了太陽每沿天象南北運動軌道而循環一個週期,大約有365.25個太陽日。然後,部落與國家裡的長老們再根據自己部落和國家的經濟、文化和政治的實際需要,去劃分不同的節段,以計算生產生活的時節,這樣,就產生了最早的「十月太陽曆法」。「十月太陽曆法」是按照「五」的單位去計算的,太陽相對於地球運動的週期循環交接點叫做「歲」,一個月為36個太陽日,1、2、3、4、5月的上半歲與6、7、8、9、10月的下半歲對稱對應,一共就有360天,餘下的5-6天為歲典日和時差調整日,也為人們的節日,一歲就是10月360天再加上5天的365日。同時,一歲又被分為八個節令段,其分別為「立春、立秋;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歲首、除夕。」。古代夏太陽曆法的歲首大約相當於現在夏歷的十月初一,目前四川地區的部分羌族和彞族村落中還保持著這樣的曆法,這種曆法由部落單位中的「比摩」(巫師,主管天文觀察和節令時間計算者。)所掌握。所以,現在四川的羌族中還遺留著十分古老的在夏歷十月初一「過年」的古老習俗。
所謂的太陰曆,就是古人根據365個太陽日為一歲的參考系,再去計算出一歲中的月亮圍繞地球發生的大約12個朔望月的變化,然後,古人再根據這12月去劃分節段,這樣,就把一歲的360個太陽日按照12整除,得到了每月30天的節令單位,餘下5天太陽日同樣是節日和曆法調整日。古人將月亮在一歲中的大約12次朔望循環週期的交接點,叫做「年」,剩下的5-6天,就是人們祭祀祖先和迎接新春的節日時間,一年也是365天左右。
以上所說的「太陽曆」和「太陽曆」在中國歷史上曾經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演變過程,夏的歲首大約為現在夏歷的十月初一,商的歲首大約為現在夏歷的十二月初一,周的歲首大約為現在夏歷的十一月初一;秦朝與漢初實行的是古夏歷,歲首是現在夏歷的正月初一。夏、商、周、秦、漢初大概都探索過太陽曆和太陰曆的合成計算和使用問題,但是,這些研究成果現在已經不可清楚考證了。現在人們所熟悉的夏歷是陰陽合歷,可考證的最早的雛形是產生於西漢漢武帝時期的由四川閬中人落下閎等人在國家官方支持下而制定出來的「太初曆法」,這部曆法的最大特點有兩個,一是其精確計算出了太陽歲日和月亮年日的複合運動差值數,實行了19年設置7閏月的插值法,這樣,就尋找出了可以長期反覆週期循環使用的日月複合曆法,為國家和民眾提供了一個可以穩定運用於生產生活實踐的正統曆法;二是這部陰陽合歷的「太初曆法」的制定原則是「天地人合一」三統的,為社會的農業生產生活與人們的養生醫藥需要尋找到了一個時空科學參考模型。可以這樣說,西漢落下閎等人發明的「太初曆法」,是人類文明文化的最重要的瑰寶,其重要的經濟、文化、政治價值將是永恆的!
西漢落下閎等人發明瞭陰陽合歷的「太初曆法」以後,漢朝政府便正式將「元旦」定在了這部曆法的正月初一,從此,中國漢族的節日就開始多起來了。太初曆法產生以前,由於各地使用的曆法不統一,各部落與各國家自然也就無統一的節日可言,而西漢太初曆法出現以後,二十四節氣等就正式產生了,我們現在說的全國都統一的「除夕、大年、正旦、元旦」等諸多節日和節令也才可以在中國大地上被廣泛推廣和使用了。同時,這部曆法或者這部曆法的「後代曆法」們又被中國各少數民族所廣泛採用,並對中國周邊國家產生了巨大影響。所以,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太初曆法」是中華民族大團結的共同文化基礎,也是中國與周邊國家的友誼文化基礎。「太初曆法」應該是中國古代最為重大的無形知識文化遺產!
二,中國「春節」的來歷
通過正規法律法規形式而將現在人們現在所使用的夏歷的正月初一定名為「春節」,僅僅起源於公元1949年9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協商會議通過的「公元紀年法」。這次於西元1949年召開的會議的最大成就之一,就是把中國自漢晉以來就廣泛實行的夏歷(即太初曆法和太初曆法以後的陰陽合歷曆法)排到了「農曆」的地位,而又通過正式的國家法規去啟用了西元曆法,好像人類有城市曆法和農村曆法的兩種曆法一般;同時,該次會議還把中國夏歷的正月初一的「元旦節」(又名正旦節)改到了西元1月1日,而把原本夏歷正月初一的「元旦節」改名成了「春節」。這,就是「春節」的來歷。
當然,這裡需要提示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之所以在1949年異常大膽的改動中國歷史上的傳統節日時間和名稱,是有原由的,因為,早在辛亥革命以後不久成立的國民黨政府,就已經正式頒布過全民使用西曆的法規,國民黨政府還曾在自己執政期間打著反封建迷信的旗號而多次頒布過取消中國傳統節日和宗教場所的法規,甚至還動議過取消中醫的法規。這就是說,中國歷史傳統中的「元旦節」之所以現在變到了西元一月一日這天,中國歷史上的「元旦節」之所以變成為了現在的「春節」,應該是中國近代以來的文化界人士盲目模仿西方化的一種變異歷史現象,不能夠全怪當時中共政府的激進。
三,中國「元旦節」的來歷
由於中國古代的各種資料都是將夏歷正月初一稱作「元旦節」或者「正旦節」,筆者甚至在清朝巨著《今古圖書集成》中搜索不到任何「春節」的條目,所以,筆者下面對現在「農曆」正月初一的「春節」的介紹,還是按照傳統的夏歷「元旦、正旦」名稱去介紹,這點,請讀者注意!
將夏歷正月初一稱之為「正旦」與「元旦」,究竟起源於何時,現在還不很清楚,但是,「正旦」一詞的原意是「正月元旦」的意思,也是「正月旦、王者歲首」(《史記.天官書》)的意思,而「正旦節」的名稱起源不會超過魏晉時期。這就是說,夏歷正月初一為「元旦節」,是正統的中國歷史節日概念。
由於現在佔中華民族總人口93%的漢族是在秦漢朝原住民的基礎上逐步發展形成的,歷朝歷代都有外族人匯入到漢族中來,所以,太初曆法產生以後和國家正式將每夏歷年的正月初一統一成為「元旦節」以後,中國漢族地區中的許多地區過元旦節的風俗還繼續保留著自己原始部落文明的節日色彩,這就注定了中國各地元旦節的千姿百態和豐富多采特點!特別是中國各少數民族和周邊國家在不同歷史時期也採用了漢族的夏曆法以後,這樣的元旦節就更是花樣百出了。現在,中國境內在夏歷正月初一「過年」的就有漢、蒙、壯、滿、朝鮮、侗、白、瑤、黎、納西、仡佬、布依、京等民族,中國周邊國家的日本、越南、朝鮮由於也採用了夏曆法,所以,他們的過年習俗與中國人也一樣。藏族在吐蕃王朝時期也採用了夏曆法,但是,由於夏曆法是根據現在河南登封地區的時差所測定的,所以,藏曆法與夏歷有幾日間的差異,其節令規律是一樣的。前面說了,彞族和羌族還保持著過古老夏歷年的習俗,所以,他們有在夏歷十月初一過年的傳統。
中國的元旦節(又稱之為「過年」),是怎麼樣產生出來的呢?《今古圖書集成.元旦部.三朝》說:「正月一日為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亦曰三始。始猶如朝也。亦曰三朔。夏以平明為朝,殷以雞鳴為朔,周以半夜為子。」。再由於中國古代漢字的「元、始、一、玄、圜」是通用的,都是天文詞彙,這就是說,中國古人是把歷史的時間和空間看成為是一個反覆循環的園周運動關係式,所以,太陽曆的歲首之日、太陰曆的年首之日,每月的第一日,一旦在曆法上重合就是「三朝會元」;而且,雞鳴為旦,就是雞鳴代表著新的一天的開始。所以,每年除夕的子夜的零時分,就是新「元旦」的節點日,這一天,就叫做「元旦節」。
現在,社會上流傳著一種說法,認為「年」是一種怪物,每年的除夕,它們就要跑出來找人們的麻煩,於是,人們就要放炮仗轟它們走,這樣,就是「過年」。這樣的說法,大概是出於中國某個別地區中的帶有道教符籙派驅鬼色彩的「過年」說法,不應該是中國正統的元旦節來歷。無可否認,上古時代的每個節日,人們都要清潔環境而愉快過節,其中有些地區的清潔活動,由於受到了民間驅除鬼魅活動的影響,有放炮仗的習俗。同時,更多地方在除夕夜晚放炮仗,並非來自於驅除鬼魅的意向,而是以燒烤竹子節而放爆破聲響,以代替雞鳴聲,以迎接新年的來臨。
中國元旦節主要是來自於天文和人文中的農業生產節令數學劃分,所以,中國歷史上的絕大部分的節日,都是蘊涵著科學原理的。無可否認,這些節日中也穿插著一些宗教人文色彩和民俗色彩。比如,現在一些人認為中國的元旦節來自於上古部落中的「臘祭」民俗,就很有些道理。古代漢字,臘既蠟,所以,《郊特性》曰:「蠟也者,索也。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現在,保持著古漢語色彩乃拇ǚ窖災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