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上次波灣戰爭,伊拉克於一九九零年八月入侵科威特,揭開了波灣戰爭的序幕,隨後五個半月,美國分別以「沙漠盾牌」(Desert Shield)「沙漠風暴」(Operation Desert)為代號的軍事準備和作戰行動,對伊拉克進行封鎖和攻擊。
在連續三十八天空襲和僅四天的地面作戰後,伊拉克被多國部隊逐出科威特,由於這場戰爭異於傳統以地面戰爭為主的作戰模式,因而成為「現代高科技戰爭」的典範。
波灣戰後至今已十二年,期間美軍還陸續發動一九九八年「沙漠之狐」空襲伊拉克、一九九九年科索沃戰爭和前年底的阿富汗戰爭,從這些攻擊行動的成果和依循波灣戰爭的模式觀察,美國這次攻打伊拉克仍不脫以「全面性縱深精準打擊」為主的作戰型態。
上次波灣戰爭,從一九九零年八月到一九九一年一月中旬,長達五個月時間,波灣地區彙集了包括美國在內有三十九個國家組成的多國部隊,總兵力達七十六萬,共有戰車約三千七百輛、戰機一千七百架、七艘航空母艦、兩百多艘艦艇。其中美軍有四十三萬(陸軍二十六萬、海軍五萬、空軍四萬和海軍陸戰隊八萬),英軍有三萬五千人,法軍兩萬人,其他還包括沙烏地阿拉伯、埃及等國部隊。
美軍當時的作戰計畫分四階段:第一階段是對伊拉克進行戰略空襲,以空中力量打擊伊拉克的指管通情系統,使其無力增援在科威特的伊軍;第二階段是以打擊科威特空中的伊軍制空戰力,奪取科威特的制空權:第三階段是以空軍打擊伊拉克地面兵力,消耗伊軍地面作戰力量;第四階段則採取地面攻擊,殲滅伊拉克殘餘軍力。
在經過外交斡旋和對伊拉克實施禁運仍不見成效後,一九九一年一月十七日凌晨,多國部隊正式對伊拉克展開攻擊,美軍首先派遣阿帕契攻擊直升機深入伊拉克西部雷達陣地摧毀伊軍防空雷達,為F-15打擊飛毛腿導彈掃除障礙,隨後F-117隱形轟炸機攻打伊軍攔截作戰中心,進一步破壞伊拉克防空系統。
據美軍戰後統計,沙漠風暴空襲行動總共摧毀伊拉克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石油提煉設施,有四十一座大橋和三十一座浮橋被炸,通訊網路也中斷,各級部隊無法順利接獲命令指揮作戰。
美國國防情報局在戰爭前估計,伊拉克有五十四萬兵力,計有四十三個師、四千兩百輛各式戰車、三千一百門火炮和七百多架戰機以及一套多層防空系統。
伊拉克地面部隊目前大部分也沒有滿編,戰車減少到兩千輛,但仍有千門以上的火炮,人數估計應還有三個裝甲師、三個機械化師和十五個步兵師,但多數缺乏武器裝備,仍使用老舊的前蘇聯制T-55戰車,另有較精銳的共和國衛隊約十五萬人則裝備有少數較先進的T-72戰車。
因此,對美國而言,這次攻打伊拉克已無須部署過多地面兵力,而美國事實上也沒有太多兵力可以投入,目前美軍在兵力精簡後只剩下十年前的一半,但相對空襲的效率將因為投入更多精準攻擊武器而提升,加上伊拉克防空火炮的減少和防情系統的脆弱,空襲可能遭受的威脅也大為減少,不過假若美國是以推翻薩達姆政權為目標,軍力上的優勢可能必須要超越只是擊敗伊拉克。
如果要比較近年幾次美軍在空襲前軍隊部署的時間,一九九一年波灣戰爭,美軍進行長達五個多月的調兵遣將;一九九八年「沙漠之狐」空襲伊拉克則準備一個多月;一九九九年科索沃戰爭則在開戰前四個月開始部署軍隊;二00一年阿富汗戰爭則不到一個月,這次攻打伊拉克準備時間雖然已因外交環境影響而延遲,不過和上次相比顯然不夠充分。
整體來說,美國推翻伊拉克薩達姆政權雖然必須依靠軍事手段達成目的,但軍事上的勝利不見得一定可以為美國帶來政治上的成就。對美軍而言,這場戰爭只是另一次自我挑戰,以及驗證例如三軍聯合作戰等軍事事務革命成績的一次成果,但也可能讓美國政治和經濟陷入泥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