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國習慣的宣傳模式,凡是負面的消息,特別是非自然的重大事故,或者會造成到社會不穩定的事件,比如老百姓的抗議,官員的褻職行為,外地傳媒可能曝光,當地傳媒則通常噤若寒蟬,最多隻是低調處理。
原因出自體制,因為新聞在中國,往往並非純粹的新聞,而是黨政主導下的宣傳任務,所以他們只有宣傳部門,沒有真正意義的「新聞部」。
記得年前,徐匡迪任市長時,滬東造船廠發生特大事故,死傷好多人,滬上的媒體靜悄悄地,反觀這回4號線的意外,各路媒體卻給予最大幅度的報導,幾乎天天都關注這件事。
傷亡慘重沒見關心,有驚無險卻日日上報,為何出現如此巨大的反差呢?關鍵就在於,這一次的險情,並沒有人命傷亡,可說是不幸中的大幸!
若依據我們的新聞處理思維模式,發生了大意外,大家都平安無事,當然值得慶賀和宣揚,可還有很多的「新聞點」好發揮,打個比方財產損失有多少?事故原因有沒有人為因素?是否有內情、和「豆腐渣」有關嗎?
當局當然會往這些方面追查,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嗅覺敏感的記者,似乎對此不感興趣。那他們每天都大事報導些什麼呢?
從電視到平面媒體,主要的「新聞點」,不外就是黨政領導如何關心搶險工作、多次半夜到現場巡視、工作的武警戰士和員工,怎樣不眠不休日夜奮戰,舍小家顧大家、附近居民如何理解和支持,感謝黨政領導的關心。
一名從事社會研究的人文學者對本報說,這就是中國政府的「執政藝術」,他們懂得利用各種事件,化「壞事」為「好事」,除了突出執政者的應急能力,更建立勤政愛民的形象。
這名不願透露姓名的老學者說,像中國千年來的洪澇災害,明明以「破壞環境生態、官員治理無方」為肇因,歷代的統治者,卻歸咎於自然災害,然後出些力做點治標工作,反倒成為「造福一方老百姓」的政績。
有時候難怪受訪者「不願透露姓名」,因為一旦真名真姓上了報,他們的談話內容,恐怕也得「慷慨激昂」一番,絕對與「姑隱其名」時大不相同。
執政的確需要講究藝術,但最高的境界,是既維持了穩定,卻絲毫不損言路的暢通,特別是出發點良善的忠言。真正的執政藝術,應該體現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