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界及熟悉公務員系統人士均認為,葉劉淑儀今次「話別」之旅非比尋常,相信她此行是為將來的仕途鋪路,希望可更上一層樓。八月四日,葉劉淑儀登機北上,與江澤民的親信、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兼公安部部長周永康,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賈春旺,以及港澳辦主任兼中國政協副主席廖暉會面。香港城市大學公共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張炳良認為,中央今次主動邀請葉太上京會面,做法相當不妥當。因為在一國兩制下,中央不應該高調邀請離職港官話別,他相信此行不單純話別,可能有安撫意味。廖暉讚揚葉劉淑儀工作出色,和全力配合特首董建華施政作出的貢獻。廖暉對葉太的評價,顯然與大多數香港市民南轅北轍──以專制為己任的中共官員,又豈能在乎民心民意?反正人民有沒有選舉權,所以人民是可以任意欺騙、凌辱和「代表」的。
在登機北上之前, 葉太對記者發表了一番講話。她似乎並不認為自己在香港已經成為「眾矢之的」,而依然聲稱自己宣布離職後,連日接獲很多市民的鮮花、禮物及慰問電郵,甚至送給她和其女兒的餅卡。她說非常感謝市民的關懷,相信香港在很多「善良及正直」的市民支持下,將會有美好前景,並感謝傳媒「過去對她工作及個人的熱烈報導」。其實,正是「善良及正直」的香港市民將她趕下臺的,有像她這樣頑固、蠻橫和「越左越靚」的官僚在,香港哪裡會有「美好的前景」呢?香港人民送走她,類似於送瘟神一樣。而對於傳媒而言,相信沒有一個「善良正直」的記者會喜歡葉太以及她所強迫香港人民吞下的苦果──「二十三條」。可以說,「二十三條」通過之日,就是香港的新聞自由終結之日。
八月十八日,葉太送女兒到美國唸書,暫時離開香港之一「傷心之地」。在登機之時,「鐵娘子」潸然淚下。眼淚對於這名管理香港六萬名強力部門公務員的女強人來說,一直都是「稀罕物」。在數天天前鳳凰衛視播出的葉太的專訪中,主持人魯豫詢問說:「我那天在香港的新聞片裡看到,很多主持人圍著你,你說一些感謝的話。當時我在想葉局長葉太會不會流眼淚。後來我看報導說,有人在給你送花給你照相的時候你流眼淚了。」葉太的回答是:「老實說,我流眼淚最多,就是我們在保安局的歡送會上,因為當時相處了五年多的同事,真的很難過,一般我不會輕易地表露我的感情。我覺得應該有一定的節制,不應該隨便地流淚。」
魯豫有點多愁善感,對於葉太的這番表白似乎還很是感動。我卻感到十分的可笑。我們豈能相信鱷魚的眼淚?你在為鱷魚的眼淚而傷感的時候,它說不定立刻撲上來咬你一口。葉太儘管也流出了眼淚,但她更是一個堅持不會承認錯誤的人,一個把個人權力看得比良心重要的人,一個自願選擇與邪惡為伴的人。在訪談中,她說自己並沒有野心和目標,「我的原則就是盡量地做好分配給我的每一份工作,盡我的能力去做,忠於職守,那麼評價就由我的上司,現在來說就由社會來評價了。」話是這樣說,但是她是否真的在意香港市民對她的評價呢?對她來說,北京高官的一個眼色也比百萬市民的遊行更有份量。
訪談中還有這樣一段有趣的細節。魯豫問道:「你十三歲的女兒她對自己媽媽的工作瞭解多少?」葉劉淑儀回答說:「她也瞭解的。她明白她是典型公務員之家的孩子。」魯豫追問說:「這話怎麼講?」葉劉淑儀回答道:「比方看電視看到人批評警察她就很憤怒,很生氣的。她說這些人怎麼能夠這樣挑剔政府?她是很支持政府部門的,到底從小接觸的都是公務員,這一點我也是引以為榮的。」
我很難相信這是一個受過西方教育的香港官員所說出來的話,我很難相信這位曾經地位顯赫的香港高官居然是這樣一種陳舊僵化的理念。鳳凰衛視介紹葉劉淑儀的生平時說:「雖然已經歷經整整二十八年的政界生涯,但從政並不是葉劉淑儀的初衷。學生時代,文學是她的所有夢想與憧憬,在以一級榮譽獲得香港大學文學士之後,葉劉淑儀就遠赴英國,專心修讀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詩歌。那時,她的惟一決心就是『要做一個讀巨著的人』。」一個研讀「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詩歌」的人,一個喜愛「讀巨著」的人,居然用這樣一種方式來教育自己的女兒,真讓我莫名驚詫。
女兒應該有自己的獨立人格和個性,為什麼「公務員的女兒」就必須不問是非、不分青紅皂白地支持政府呢?我剛剛讀完美國前第一夫人希拉里的回憶錄,希拉里愛她的父親,但她的政治立場卻與父親截然相反:希拉里的父親是持保守傾向的共和黨人,而希拉里則是持自由立場的民主黨人。父女政見不同並不影響他們的親情。這才是一個民主社會所遵循的「和而不同」的原則。然而,葉太卻將自己的女兒教育成一個沒有獨立思考能力的、把媽媽以及媽媽背後的政府當作上帝來崇拜的弱智兒童。一看見有人批評政府就氣急敗壞,這跟毛澤東時代的紅衛兵有什麼區別呢?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葉太的女兒堪稱香港最不幸的孩子。葉太戕害了香港市民的自由,也戕害了自己女兒的自由,這真叫做「害人終害己」。
鱷魚流著眼淚離開了香港,我們不能給她廉價的「同情」。我們只能祈禱,葉太再也不要回來了!
(二○○三年八月二十一日)
大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