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觀點認為:中國經濟正進入一個新的增長週期,在此之前,國民經濟增長率連續八年下降,今年的反彈,表現了經濟發展的自身規律,屬於正常,而不是"過熱"。他們指出:1992到1997年,中國國民經濟年平均增長11.5%,現在連10%都沒有達到,沒有理由談"熱"。論者列舉備受爭議的三大熱門行業:汽車、房地產、和鋼鐵,肯定三大行業的高增長均以高需求做後盾,由於這三大產業正處於高盈利階段,自然刺激各地紛紛上馬同類項目。
持這種觀點的人,還透露了一個考慮問題的"角度":不能"炒作"中國經濟過熱,否則,可能影響外商投資,影響國內商家的信心。顯然,這種"影響說",或"心理說",已經偏離經濟本身。
還有一個考慮"角度":既然要在20年內實現"全面小康",則必須保持每年7.2%的增長速度,隨著經濟基數增大,增長難度必定加大,有必要確保一些年份的超高增長。顯然,這種"目標說",或"任務說",已經廊入了政治含義。
另一種觀點截然相反,認為中國經濟明顯出現"過熱"跡象。國內經濟學家樊綱即持此種觀點,他指出:由於今年經濟的高增長不是由需求拉動的,而是由投資和出口的高增長拉動的,通貨膨脹一觸即發。
的確,今年以來,投資增長率超過30%,總需求卻沒有跟上,投資強、消費弱。事實上,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長的近七成來自投資。投資和消費的增長,出現了嚴重背離。類似1992年的情形,盲目或重複建設抬頭,在某些行業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背後,顯示出無序。
6月份,工業增長高達16.2%,鋼材價格較上年同期上升11.2%。但與此同時,半數省份缺乏電力。鑒於三大熱門行業暴漲,銀行貸款加速擴大,上半年新增貸款共計1.76萬億元,相當於去年全年貸款的新增量。銀行的風險自不待言。
比如汽車,根據國家信息中心的最新報告,汽車產能已達550萬輛以上,轎車產能已達250萬輛以上,大大高於市場容量。而從目前投資勢頭看,未來幾年生產能力還將大幅提升,到2005年,整個中國的汽車產能可能達到1000萬輛。一旦市場需求的增速減緩,生產要素將被閑置,大量資源將被浪費,銀行可能積累新的呆壞賬。 又比如鋼鐵業,從去年開始,中國鋼鐵年產量已經超過了美國與日本的總和,成為世界第一大產鋼國,但卻仍在進口鋼材,原因:中國鋼材業結構不合理,許多品種的鋼材沒有能力生產。 這種盲目生產和不合理布局,勢必增大銀行支持的風險。
相比之下,服務業發展偏弱,造成就業壓力增大。農民收入增長也更形困難。顯示國民經濟發展的整體不平衡。
由於外資繼續大量進入中國,根據中國的政策,進入的外資必須兌換成人民幣,為此加大了人民幣的發行量;高投資政策,更使人民幣發行處於高位。所有這些,都為新一輪通貨膨脹埋下伏筆。
值得注意的是,一貫謹言慎行的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格林斯潘,首次公開批評中國的貨幣政策,在一次聽證會上,格老指出:中國需要控制貨幣供應量的增長,以避免出現通貨膨脹。
實際上,考慮到總需求的滯後,在一個時期內,中國經濟可能呈現通貨緊縮與通貨膨脹並存的局面。
(自由亞洲電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