屍骨未寒,遺孀成囚
今天是10月6日。也許有些人忘記了,這一天在中國歷史上也是一個重要的日子:27年前的今天,就在毛澤東去世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毛澤東"親手挑選"的接班人華國鋒在葉劍英、汪東興的輔佐下,逮捕了毛澤東的遺孀江青及其同夥王洪文、張春橋、姚文元,也就是後來中共所說的"四人幫"。
據後來公布的當事人回憶錄,江青被捕時曾吃驚地說:"主席屍骨未寒,你們就敢這樣對待主席的未亡人!"
其實,中共歷史上的權力鬥爭數不勝數,比這次"粉碎四人幫"更為戲劇化、更為出人意料、更為血雨腥風的權爭多的是,但這次權爭仍然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
一、這是中共建政後少有的"右"對"左"、務實派對激進派的成功反撲。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歷時十年的極左運動──"文革",就是從這一天開始結束的。
二、這是中共權爭史上少有的乾淨、利落、迅速、不流血的"閃電戰",是民眾毫不知情、眨眼之間天下已變的典型的"宮廷政變"。而眾所周知,自49年以來的其他歷次中共權鬥大都是充滿了反覆較量的"拉鋸戰",而且也大都是滿城風雨、甚至全民參與的"舉國動盪"。
談到這次"宮廷政變"的整個過程,用參與此事的原中共中央警衛局副局長、8341部隊政委武健華的話說,"從思想醞釀,到定下決心,直至策划行動方案、運籌的全過程,都在高度警惕、絕對保密、鐵的紀律等一系列的措施下進行的。就是最高決策者華國鋒、葉劍英、汪東興也是遵紀行事,獨來獨往,當面約見,個別交談。在此期間,他們三個人,從未同時會面共同商討過。......解決'四人幫'的全部行動過程,只用了35分鐘。"
三、這次"宮廷政變"也標誌著中國領袖"去神化"進程的開始。
許多學者都提到了領袖"去神化"對極權制度向威權制度演變、最後再向民主制度過渡這個過程的重要性。中共領袖的"去神化"進程就始於1976年10月6日。
神像不碎,極權難搖
的確,與民主制度相距最遙遠的極權制度往往是某種意義上的政教合一的"神權制度"。這裡的"教"不一定是嚴格意義上的宗教,共產主義不是宗教,納粹主義也不是宗教,但它們有一個共同點:不僅有類似宗教的意識形態,更有"神"一般的領袖:共產主義全盛時期的蘇聯、中國、朝鮮、古巴有"神"一般的領袖列寧、斯大林、毛澤東、金日成和卡斯特羅,納粹德國也有"神"一般的領袖希特勒。
而一旦"神"一般的領袖死去,其"神像"在民眾心目中破碎,新的領袖則既無"神"相又乏"神"性,那麼,這個社會也許離民主社會尚遠,但離那種政治收緊、經濟、文化放鬆的所謂"威權社會"卻靠近了一步。
1976年10月6日以後的中國社會似乎也在朝著這個方向演化。
毛澤東"屍骨未寒",其"未亡人"江青和其極左思想的"傳人"張春橋、姚文元就成為階下囚!──這個事態發展對當時仍然把毛澤東奉為神明的普通中國人的思想震撼程度,如今怎麼評估都不算過分。
但這一天的意義還遠遠不止於此。更重要的是,這一天不僅粉碎了中國人心目中的老"神像",也基本上摧毀了中國人心目中安置新"神像"的思想"底座"。
歷史開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玩笑:曾經讓毛澤東感到"你辦事,我放心"的接班人華國鋒,不僅逮捕了他的"未亡人"和"思想傳人"、宣告了他平生最得意的兩件大事之一──"文革"的結束,而且本人也是一個才能平庸、長相憨厚、口音"土得掉渣兒"、無法不讓平民百姓品頭論足的人。儘管毛澤東因其極左路線把中國人帶入苦難深淵而"神像"碎裂,但他本人畢竟文武雙全、一表人才、"靜如處子,動若英豪"(一位被毛的魅力折服的著名詩人之語),然而,他最終挑選的這位"英明領袖"卻毫無風采,更不用談魅力了,儘管華國鋒因鏟除"四人幫"而深得人心,但其後卻因治國無方,權鬥無術,其領袖地位很快便被另一位在黨內、軍內人脈深厚的人物鄧小平所取代。
偉人不再,華夏之福?
但鄧小平仍然不是毛澤東。儘管相對於毛澤東的狂想所帶來的動亂和災難,鄧小平的務實路線給中國人帶來了實惠,為中國打開了通往繁榮、富裕的大門,但與毛澤東相比,鄧小平有一個重要的不同:鄧小平沒有毛澤東的那種"神"相和"神"性。
無論從任何意義上說,鄧小平和毛澤東都是兩個極端:毛身材高大,鄧個頭矮小;毛帝王之相,鄧凡人之貌;毛起居無常,鄧行蹤有定;毛天馬行空,鄧腳踏實地;毛口若懸河,文采飛揚,鄧寡言少語,不擅筆墨;毛愛談哲學,有著自己的一套思想體系,鄧卻討厭理論,即使後來的御用文人總結的所謂"鄧小平理論",說來說去也不過是什麼"貓論"(不管白貓黑貓,捉住老鼠就是好貓)和"摸論"(摸著石頭過河)......在他們各自當政的年代,中國普通百姓談起毛澤東,即使私下裡,也是高山仰止,如同談神,但談起鄧小平,卻譏笑嘲諷,語含調侃。
鄧小平挑選的幾任接班人也同樣是人不是"神":胡耀邦個頭比鄧更為矮小,長相更為平凡,言談舉止更為輕率隨便;趙紫陽身材、長相和風度較佳,但其寬厚的笑容和濃重的河南口音使人感到他更像一個誠懇、慈祥的中原農民,而非一國總理和一黨總書記;"第三代核心"江澤民雖然名牌大學畢業,粗通幾國語言,且屬於留學東歐的"海歸派",但他性格外向,愛好賣弄,甚至不在乎當眾梳頭打扮,也和毛澤東的深居簡出、城府很深不同;至於鄧小平隔代指定的"第四代核心"胡錦濤,更無偉人氣派,即使掌權後仍顯雛嫩:清眉秀眼,烏髮白面,照本宣科,細語輕言,大庭廣眾之下甚至還有些拘謹,以至於香港評論家柳叁禪在聽過胡錦濤最近的國慶講話之後說:"小胡說不出一句生動的話來,全是死板板的,毫無生氣。"
柳叁禪接著引申開來:"北京圈子最近有一個新觀點,說中國已進入沒有偉人的時代。這話說的是江澤民,也是說胡錦濤。儘管小胡做事很務實,清廉不貪,但畢竟欠缺大領袖的魅力。"
問題在於,沒有偉人的時代,對尚未實現民主的中國來說,究竟是喜訊,還是噩耗?欠缺魅力的領袖,對飽受"領袖魅力"之苦的中國人來說,究竟是福音,還是禍兆?
一位朋友曾經對我說,如果他生活在民主制度下,他自然期望能夠有一位傑出卓越的領導人;但如果他生活在非民主制度下,他寧願要一個平庸的領導人。
在中國實現民主之前,弱主是否民之福?──這當然是一個見仁見智的話題,即使是專門研究這個問題的專家們,對此也有大相逕庭的見解。不過,即使是挂一漏萬地介紹一下他們的爭議,那也是另外一篇文章的任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