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海之濱、浙江省三門灣畔的沙柳清溪入海口,有個叫溪頭楊的村莊,據最近浙江三門縣政府外事辦三門裔海外人才和知名人士調查顯示:這個村是山口百惠祖根宗源的發源地。在三門縣沙柳鎮溪頭楊村,筆者翻開《石林楊氏宗譜》。在這本宗譜第七頁有這樣的記載:「安雷,字汝平,號明州,去寧波失。」據考證,臺州楊明州於明朝崇禎二年(1629年),在乘船去寧波的途中遭遇颱風(專題,圖庫)失蹤,同行的還有張五官。楊明州的歷史之謎在此定格。
357年後的1986年春,日本航空公司駐京辦事處古堅義道先生、日本蔬菜採購公司駐滬辦事處山口光友先生來杭州尋祖,攜帶一本康熙二十九年(1690 年)修的楊氏宗譜,其一世祖宗為楊明州。據其祖上流傳:楊明州家住浙江沿海的一個姓楊的村落,村前有一條溪流,楊在赴寧波的途中遭遇颱風後,在海上飄流 28日,最後飄到琉球八重山,才得以脫險。此後,楊明州定居在琉球。
楊與難友張五官都受過良好的教育,張五官因此做了仿明朝中國官學機構的「明倫堂」的「訓詁師」--漢文經典教授。順治五年(1648年)張五官去逝,楊明州繼任。楊明州在琉球成家立業,生二子一女,長子春枝是日本古堅一系的小宗祖,次子春榮則是山口一系的小宗祖。古堅和山口的姓當是以後變更的。春枝之子聯桂仍以楊氏為姓,於康熙五十八年(1719)出使中國,當年病逝,葬於通州張家灣。
康熙皇帝曾遣使致祭。根據祖上流傳線索,古堅義道和山口光友把尋根訪祖的目標重點定在楊氏較為集中的溫州和臺州沿海地區。經尋訪篩選,他們把目標鎖定在臨海、三門沿海姓楊的村莊。臨海市博物館會同三門縣誌辦楊道義等,先從臨海楊氏查起,順籐摸瓜,發現臨海楊氏是從三門亭旁遷入,而亭旁楊氏則從寧海黃壇而來。因元代黃壇楊鎮龍起義,被元軍毀村,族人四散遷出黃壇,其中一支定居三門,至此楊氏宗親脈絡已經清晰。在黃壇查找宗譜時,查出楊森長子楊鳴州,字應求,明萬曆庚寅(1590)七月初九出生,時尚未娶。雖然楊鳴州的排行同山口家藏的宗譜內的排行基本相同,楊鳴州與楊明州同姓,但有一字之別,出生年月也不同,這一發現未能得到古堅義道和山口光友的認同。三門縣外事辦及縣誌辦等同志繼續根據楊氏宗譜的脈絡尋根訪祖,終於在三門縣沙柳鎮溪頭楊村《石林楊氏宗譜》第七頁找到「安雷,字汝平,號明州,去寧波失。」這不僅與祖上流傳下來的線索吻合,也同山口家藏的宗譜內的排行一致,而且根據「字」與「號」的分析,與楊明州受過良好教育的事實也吻合。同鄉張五官則在《寧海清潭張氏大宗譜》中也找到他的名諱。經臺州市地方志研究人員論證:三門楊明州確係日本楊氏宗譜的一世祖宗,這一尋根結果得到日本古堅和山口家族的認同。
1998年2月,日本古堅和山口家族重入三門縣沙柳鎮溪頭楊《石林楊氏宗譜》,正式認祖歸宗。
今日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