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聖誕節前夕,我曾發表一篇「聖誕快樂!」的文章,比較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這兩大世界性宗教,指出無論在物質文明、精神文明以及民主制度的建立等三個層面上,伊斯蘭教對人類的貢獻都無法和基督教相比。今天人們依賴的主要物質產品,絕大多數來自基督文明發達的西方的發明和創造;西方產生了無數偉大的哲學家、音樂家、畫家、作家、詩人等等;而現代民主制度,則是在基督教的「原罪說」基礎上(導致三權分立和監督制衡)建立起來的。
911事件再次凸顯了全球兩大宗教的不同。伊斯蘭教主要流行在貧窮、落後的地區,例如阿拉伯聯盟的22個成員,不僅沒有一個實行民選,而且經濟水平相當低,全部22國的人均收入,才是南韓人均收入的一半。全部22國的生產總值還沒有西班牙一國多。全部22國的近三億人口,四分之一是文盲。
除了中東地區,伊斯蘭教還在亞洲的印尼、馬來西亞等國發展,並還發展到美洲和非洲。非洲和中東有相同性,也是貧窮落後,如果那裡再滋長出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已在蘇丹、奈及利亞有這種勢頭),世界將更要遭殃。
也許是看到了這種趨勢,基督教的教士們,也非常重視美洲和拉丁美洲這兩個地區,並在那裡成功地傳播了基督教。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教授菲利普.詹金斯(Philip Jenkins)去年三月出版的《下一個基督教世界:來臨的基督教全球化》(The Next Christendom: The Coming of Global Christianity)一書說,現在世界的五個洲際大陸,按人口比例來看,基督徒最多的是非洲和美洲,而且這個趨勢還在發展。
按照詹金斯的研究,在1900年時,非洲只有一千萬基督徒,佔人口的9%。現在,在非洲的7億8千4百萬人口中,基督徒已佔3億6千萬,佔人口的46%,即差不多每兩個非洲人就有一個基督徒。
在拉丁美洲,已經有4億8千萬基督徒。在亞洲,有3億1千3百萬基督徒。按照詹金斯教授的預測,到2025年,也就是今後20年中,基督教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宗教,基督徒將在全球達26億人,其中一半在非洲和拉丁美洲,在亞洲有17%。
在美國,基督教仍在強勢發展,據統計,相信有上帝的美國人高達91%。去年聖誕節《華爾街日報》發表社論「基督教的前途」(The Christian Future)說,雖然美國是個強調包容、共存的國家,但猶太人、佛教徒、印度教(Hindus)、穆斯林等,在美國仍規模不大,加起來才佔美國人口的4 -5%,而且這種比例在可見的將來不會有很大的變化。這篇社論說,雖然基督教在美國不會像在非洲那樣蓬勃、迅速地發展,但它在美國仍將繼續擴大,成為美國人生活的重要內容。
在美國,82%的人說,上帝對於他們來說「非常重要」;然而在歐洲,每月上教堂的人口比例越來越低於美國(英、德、荷、瑞典、丹麥等國每月至少去一次教堂的人不到10%)。但非洲一些貧窮國家向歐洲的大量移民,卻促使基督教在歐洲一些國家重顯活力。據詹金斯教授的研究,倫敦的「金斯韋國際基督教中心」 (KICC),是1992年由奈及利亞的基督教士建立的,現在由於來自非洲移民中有大批基督徒,這個中心則成了英國自1861年以來最大的教會。
《華爾街日報》的社論說,基督教在推動很多國家走向民主進程中,扮演了關鍵的角色,因為非洲、亞洲的很多基督教會的領導人,運用他們受大眾歡迎的地位,宣揚基督教的正義原則和道德力量,把這些價值傳播到現實政治中去。例如南非的基督教會,就在結束白人種族主義上扮演了這種角色。
基督教在美國華人中也發展很快,據《華盛頓郵報》今年1月11日刊登的報導《在美華人的信教:移民幫助重燃美國的基督教》,近年來,在美國的華人,信仰基督教的數量上升很快。華人教會,已經從五十年前的66所,增加到1,000多所。該報導引述普渡大學教授、研究華人基督徒的專家楊奉鋼(音譯)的話說,在美國,差不多三分之一的華人去基督教會。以美國現有288萬華人計算,等於近百萬華人是基督徒。
今年10月,原《時代》週刊駐北京採訪主任戴維.艾克曼(David Aikman)出版了新著《耶穌在北京》(Jesus in Beijing),對基督教在中國的發展做了深入研究。艾克曼不僅是位虔誠的基督徒,而且是位知名的中國問題專家。前美國駐臺灣和北京的大使李傑明評價說,「艾克曼的這本書,對基督教在中國發生的根源、發展遠景的展望,相當有信服力。」亞馬遜網路書店編輯評論說,「很少有書能改變讀者對世界的看法,《耶穌在北京》是這樣的書之一。」
艾克曼在書中披露了中共當局迫害非官方的「家庭基督教會」成員的大量事實,同時指出,即使這樣,在上海的學術圈,在溫州的商人中,在北京的出租車上,他不斷遇到中國的基督徒。他引述數字說,中國現有7千萬新教徒(Protestant),1千2百萬天主教徒,總共已愈8千萬基督徒,超過中共黨員的總人數。
艾克曼說,中國的基督徒準備在2007年,即中國準備主辦奧運會,為討好國際社會可能大幅改善基督徒狀況之際,公開舉辦紀念第一個西方傳教士馬禮遜(Robert Morrison)到中國傳教200週年的活動。
昨(22日)天,美國《國家評論》(National Review)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