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熒惑守心」是指火星運行到與心宿(位於天蠍星座)重疊的星象。「熒惑」即五星中的火星,其字義含有眩惑的意思,熒惑之為星名,多指悖亂、殘賊、疾、喪、飢、兵等惡像,其佔文甚至關係著君主之天命,《史記.天官書》云:「雖有明天子,必視熒惑所在」更突顯出熒惑在觀天象上的重要性。心宿則是古代二十八宿之一,屬於東宮蒼龍七宿,心宿大星在星佔上指的是天王(即皇帝),其前後星指的則為天王之子。
西元前170年左右,馬王堆漢墓帛書《五星佔》提到熒惑「其與心星遇,則縞素麻衣,在其南、在其北,皆為死亡」,已清楚地以熒惑入心宿代表為死亡的徵兆,但卻未指明死亡的對象,據《史記.天官書》曰:「火犯、守角,則有戰;房、心,王者惡之也」,則「熒惑守心」的當災者,應該是皇帝,至若王者為何「惡之」則並未說明。
綏和二年以前,文獻至少出現三次「熒惑守心」的天象記錄。第一次發生在宋景公三十七年(480BC),當時的天文官子韋提出建議,把災禍轉移給宰相、百姓或當年的歲收,但是景公仁民愛物,不願答允,據稱此感動上天,令熒惑移徙了三度。由於轉禍必須找相當份量的人或事才有效,從子韋建議的轉移對象來看,「熒惑守心」當災的對象似乎是景公本人。
據《漢書.天文志》的記載,第二次的熒惑守心,發生在秦始皇三十六年(211 BC),文中將「熒惑守心」與秦始皇死亡、嫡庶殘殺及二世殘暴關連在一起,亦代表死亡或殺戮的意思;第三次發生於漢高祖十二年春天(195BC),《天文志》更直接將「熒惑守心」視為四月皇帝崩殂的前兆。
漢成帝綏和二年的「熒惑守心」事件,導致了丞相的死亡。次月,「素疆,無疾病」且正當壯年的成帝暴崩,死因不明。
天象與人間是相互感應的。在中國古代,例如漢文帝二年(178BC)十一月晦發生日食,皇帝因此下詔罪己,並且首次因天變而詔求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之士,開創了漢代取士的新徑;又如金海陵帝攻打宋朝之前,亦曾經多次問詢天文佔候,做為出兵的參考;即使到了清朝,當政者也不敢輕忽天變,如順治九年 (1652),蒙古的達賴喇嘛前來中國,滿漢大臣對皇帝是否應出邊外親迎的儀節,各持不同的看法,洪承疇等即藉當時「太白星與日爭光」及「流星入紫微宮」 兩天象上疏,並可能在相當程度上影響到順治的決定;其他如因天變而行大赦、罷三公、減常膳、避正殿的例子,更是不勝枚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