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同為臺灣民主辯護
最近,臺灣著名作家、前臺北市文化局局長、目前在香港城市大學擔任客座教授的龍應臺,在中國大陸、香港、臺灣、新加坡同時發表一篇題為「為臺灣民主辯護-- 與華人世界對話」的長文,評論臺灣最近的總統選舉與產生的風波。依我以前對她的看法,無疑她是「藍色」的政治光譜,但是在這篇文章中,我認為她藍綠都有批評,可以說是中間,當然也不可能絕對的50對50的中間,但是在民主與專制兩個方面,她則是絕對的站在民主的立場上,所以才會用「為臺灣民主辯護」的題目。而她「民主夢」的層次也顯然高過那些假「民主」與「正義」為名,為實現「總統夢」而無理取鬧的政客。
龍應臺之所以寫這篇文章,相信是這段時間內,包括香港在內的媒體,特別是海外華文媒體充滿對臺灣選舉的負面報導,連在中共打壓與分化下仍然孤軍奮戰的香港反共媒體,也逃不了大中國的情結而醜化臺灣的民主選舉,更何況其它華人地區,只希望中國「強大」而不問民主還是專制。也因此,我欣賞龍應台下面一段話:
「臺灣的民主十幾年來變成華人世界關注的焦點,除了因為它在華人歷史上開創新局之外,也因為它的發展有我們熟悉的軌跡:帝國主義國家譬如日本或英國,在我們的土地上留下或深或淺的工業化基礎;利用這個基礎,華人胼手胝足地努力,又在威權政府的統治下創出經濟成果,同時將經濟成果投資於教育,但是教育水平提高了之後,人民轉而向威權政府挑戰要求政治參與,逐漸開展出今天的民主體制。」
這是相當理性的分析,沒有用「民族主義」否定帝國主義與殖民主義的一切。也概括出來臺灣與香港民主發展的軌跡,而中國不願意發展教育,相信也是擔心民主意識的成長。而將臺灣列入「華人」圈子而不是「一個中國」裡面,也表明龍應臺的現實和理性。從這點出發,她希望人們不要只看到媒體對臺灣的煽情報導,而要看到「有你看不見的縱深和廣度」,也就是臺灣民主的縱深和廣度。龍應臺對此做了相當詳細的分析,也對目前的亂象做了客觀的、有說服力的解析,可謂苦口婆心。
統一竟擺在民主之上
然而這篇文章發表後,在各地最引起爭議的卻是下面的一段話:「陳水扁的確是操弄了『中國妖魔牌』而贏得權力,但是他有民意支持;不管怎麼驗票,比四年前多出150萬人投票給他。在指責他玩弄民粹的同時,我們可能不該忘記了根本的問題所在:中國本身的極權統治、中共對臺灣的武力威脅和國際壓迫,是臺灣人真正的痛苦來源。這種痛苦越深,陳水扁的操弄空間越大。政績可以一塌糊塗,誠信可以疑雲重重,政策可以出爾反爾,國家發展可以長期原地踏步,但是因為有中共極權的威脅在,人民覺得就必須團結在他的羽翼之下,同仇敵愾。」
綠營的人可能不會認同她對陳水扁執政的評價,但是更多的是中國人及海外一些華人不能接受「中國本身的極權統治、中共對臺灣的武力威脅和國際壓迫,是臺灣人真正的痛苦來源」的說法。大陸的極端人士被中共的假民族主義迷了心竅,他們為文批判龍應臺可以理解,對這些「愛國者」來說,只要「統一」,把臺灣人殺光,把臺灣變為一片焦土,就是自己付出極大的代價(廢除一黨專政除外)也是值得的。同他們討論是浪費時間的事,只有美國的強大武力才可以使他們恢復「理智」。
然而海外有所謂「民運人士」也認同這些中國暴民的說法,參與對龍應臺的批判。他們不理解臺灣人的悲哀與痛苦,把「統一」擺在「民主」之上,甚至公開鼓吹要共軍攻打臺灣,真不知道他們是「民運人士」,還是「統運人士」?
為投靠中共找遮羞布
海外還有些僑社以這次選舉風波為藉口,改挂中共的五星旗,理由是陳水扁運用陰謀手段第二次上臺,會進一步搞台獨云云。有的即使沒有挂出五星旗,卻組織甚麼統一促進會,表示對民進黨執政的不滿。問題就在於,即使臺灣進行正名,也要民眾贊成才行,而且臺灣仍然是一個民主國家。現在還不知道臺灣會不會正名,也不知道甚麼時候可以正名,卻有人迫不及待去投靠專制獨裁的中共,那只能說明他們留戀的中華民國,不是目前已經民主化的中華民國,而是以前獨裁專制的中華民國;在失去這個舊的中華民國以後,就趕快去投靠另一個更加專制獨裁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而對陳水扁的所有指責,只是為自己投靠中共尋找遮羞布而已。
同樣的,中共專制獨裁50多年,他們不去成立中國民主促進會來反中共,民進黨執政才四年,卻匆忙成立統一促進會,使人不能不懷疑有沒有中共在背後直接或間接的操作?有沒有利益上的輸送?如果純粹是認識問題,龍應臺的這篇文章,希望能夠對他們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