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前的一次「政治任務」
1968年,17歲的我從北京去山西襄垣縣插隊,1972年春被推薦到北京清華大學學習。5月的一天,我突然被學校黨政辦公室叫去,一位代表黨委的同志向我鄭重地傳達了一份國務院辦公廳的文件。大意是:美國著名電視製片人露西.傑文斯女士想拍一部以北京一家人為背景,勾勒出具有幾百年歷史的記錄片《故宮》,以此反映中國解放後發生的巨變,希望此片能為促進美中建交和中國加入聯合國起到一定宣傳作用……他又告訴我,北京市外辦經過嚴格審查,從眾多家庭中確定由根紅苗正、子孫滿堂的我家接受這項「政治任務」。
我認真看了一遍這份標有「國務院辦公廳」的紅頭文件,其中在「注意挑選家庭出身好」的條件下,還有周恩來總理親自用鉛筆加的批示:「在校表現尚好的人。」 校領導交待說:「國家很重視這件事,過去外國人只是用文字的形式向世界介紹中國,而這回是西方人第一次以圖像形式向世界介紹中國。中央辦公廳將文件轉到市政府,市政府又轉到市外辦。露西希望通過北京一家人的生活,把中國介紹給全世界,你們家就代表了中國,你要當作一項政治任務完成。課還要上,什麼時候需要就什麼時候去。」接著又叮囑了一些外事紀律。
我回到家後,才知道,父母所在單位以及兩個妹妹、兩個弟弟所在的工廠、學校,都由他們的領導分別通知並做了工作。當時儘管我和家人並不知自己上銀幕是好事還是壞事,但有一點確信無疑:這是黨組織交給我們的光榮政治任務,一定要努力完成。為謹慎起見,外交部新聞司副司長張穎受周總理委託,親自到我家實地查訪,看了我的爺爺、父母、兄弟姐妹,以及家裡的生活情況,又向當地派出所和居委會作了深入瞭解,以決定能否讓美國人直接來我家。
開拍的第一天,我們一家人在外國人面前都顯得非常緊張,有時一個鏡頭要反覆拍幾次。然而當我們剛進入角色,露西又有了點困惑:全家人不管男女老少,衣褲都是黑藍灰三色,男的都穿軍綠球鞋,女的都是方口偏扣黑布鞋,三代站在一起就像部隊一樣。後來我大妹劉美蓉只好向一位剛結完婚的新娘子借了件紅衣裳,每次拍完片,都小心翼翼地把衣服疊好,生怕弄髒弄壞,二妹劉惠敏則去鄰居家借了件暗紫色格上衣。
拍片中還有一件令露西頭疼的事,就是群眾圍觀。那時政府年年「五一」、「十一」下文件,要求群眾見到外國人不許圍觀,要不卑不亢,有禮貌等等。文件雖然傳達到各家,但群眾一見到染著紅頭髮、塗著紫嘴唇、衣服艷麗的露西,金髮碧眼的加拿大籍照相師奧瑞女士,露著胸毛、一臉大鬍子的世界著名新聞攝影家湯姆,便不由自主地圍了個裡三層外三層,像在動物園裡看動物一樣,緊追不放。開始中方工作人員還解釋:「這樣不尊重外賓,影響他們的工作。」見圍觀人根本不聽,後來就只好轟,但轟這邊,人又跑到那邊。露西不得不盡量將拍攝時間改在故宮靜園後或每天開門之前。
拍電影挺累的,尤其是在大太陽底下,渾身晒得直冒油,又累又渴又餓。有時外國人拿出汽水、麵包請我們吃,可一想到要不卑不亢,不能丟中國人的臉,我們就婉言謝絕了。可老外挺認真,還以為你真的不餓、不渴呢。唉,其實那是蒙自己呢。《故宮》中有一組鏡頭,要表現中國人民的生活水準正在提高。當時正趕上中秋節,廣安門菜市場突然擺上了各種新鮮蔬菜,應有盡有。那個年代,老百姓不管買什麼東西都要憑票憑證且限量,而惟獨那天肉菜全不限量,敞開供應,只要排隊就能買上。我父親的單位為讓我家在外賓面前表現出中國人的自豪,還特地補助他100元錢,母親攥著相當於自己3個月工資的錢,樂滋滋地擠在買菜人群中。
近三個月的拍攝結束後,周恩來總理親自接見了露西一行,對他們為積極促進中美關係所做的努力表示感謝。而我家參與拍《故宮》這件事,媒體既沒報導,我們也沒和別人說,連自己在電影裡究竟啥樣也不知道。直到一年後1973年,我才在一位清華政治老師的陪同下,一塊去中蘇友好協會看到了這部長達57分鐘的英文記錄片《故宮》。
《故宮》在美國放映後,立即引起轟動,許多美國人開始瞭解中國,當年這部影片還獲得了美國電視最高獎---艾美獎。
(蔣遵和摘自《縱橫》作者劉志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