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中國加入WTO後的被迫性調整和實施「走出去」戰略,中國在社會形態和文化趨向上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出國」作為一個改革開放和「入世」後的熱點詞幾經變遷,與以前相比,無論在現象和本質上都不可同日而語。
出國的動因
早期,留學歸國人員戰功赫赫,在中國科學院629名院士中,歸國留學人員佔8l%;中國工程院423名院士中,留學人員佔54%。在國家重大科技攻關項目、 「863」科技攻關計畫、人事部等7部委組織實施的「百千萬人才工程」、中科院的「知識創新工程」中,入選的人才一半是歸國留學人員;在載人航天工程、氣溫超導、人類基因組序列「工作框架圖」繪就等重大項目和高科技領域的重大突破中,到處可見「海歸」的身影。
「海歸」成功的案例也是可圈可點,從「把網際網路帶到中國」的亞信公司到無線通訊領域的領軍企業UT斯達康,從為波音機組提供遠程技術培訓到向全球軟體巨頭髮起挑戰的「和欣」計算機操作系統,每一個成功的「海歸」企業幾乎都選擇了科技報國之路。由留學生自主研發的我國第一款嵌人式32位微處理器」方舟」晶元和成功打人國際主流市場的「星光」系列影像晶元等等。
在這樣的光環照耀下,「出國熱」浪潮醞釀而生,並一發不可收拾,而出國動因卻變得複雜起來,歸國表現也不一而足,同時,與「出國」相關的一些現象的出現也發人深省。出國諮詢、留學中介機構的龐雜,出國留學人員層次的多元化,在國外不盡如人意的表現等諸多問題浮現。
在出國動因上,一類是「新新人類」,起源於20世紀90年代初期,並在21世紀主導中國留學市場。他們在國內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的拓展天地,有自己的經濟實力,他們出國純粹是「為了留學而留學」。一旦學成,立即回國。
與「新新人類」的主導思維相悖,大規模中學生向國外的遷徙帶來了新的問題,雖然,中學生出國可以很快適應國外的語言環境,但試想一個未滿十八歲的學生被圈在一個陌生的地方,又如何能適應新的生活環境並保證自己健康成長。出國留學一般都是報喜不報憂,甚至對自己的不幸遭遇難以啟齒,總是給人在國外留學很風光的印象,其實,他們當中的不少人的表現並不佳。
一個突出問題是,出國、留學諮詢成為一些中介公司的「賺錢機器」,這些中介慣用的手法是與國外的中介或學校聯手。中介公司想盡辦法把錢從學生口袋裡掏出來,然後,再想盡辦法把學生送出去。只要跨出國門,一切都與中介沒關係了。而出國後留學生差強人意的表現多與此相關。
海歸源於出國
在出國留學成為熱點並衍生出眾多不合理的現象時,我們更想深入解讀一下「海歸」的概念,通過對「海歸」概念的剖析,可以勾勒出中國在文化、人才、思維等諸多方面與國際接軌的真實軌跡。「海歸」現像在中國多年來的發展路徑和起伏離合,就能清晰地折射出中國在融入全球經濟環境中的一系列問題。
伴隨著「海歸」概念在中國的落地,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海歸」派人物漂洋過海回歸到了大陸,然而,經過數載變遷,「海歸」從簡單的概念上已經難以詮釋其含義。相對來說,本土的「土鱉」派被放到了其對立的一面,而「海歸」也被形象地比喻為「海龜」。
「海歸」概念最早的起源,現在已經難以查究。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讀書的外延 留學,悄然地無限複製開來,但這時的出國留學還未被戴上「海歸」的帽子,這一輪的出國潮更多的是表現為「嫁出去」、「派出去」、「帶出去」方式。
「海歸」概念風生水起最為熱鬧的當屬網際網路首先登陸內地之時,從1997開始,很多海外留學人員攜帶著風險投資歸國,當時輿論稱「海歸」為吸引風險投資的夢幻團隊,哈佛大學、麻省理工等國外知名大學的歸國人員都是炙手可熱的人物,「海歸」成為一塊響噹噹的招牌。
而且,當時輿論對於「海歸」概念還處於一個頂禮膜拜的階段,「海歸」派人物幾乎都頂著光環受到外界的追捧,此時的「海歸」往往手持洋文憑,喝飽了洋墨水,即使不能攜帶項目和技術自己創業,也能在進入外資或本土企業中獲得不菲的待遇。與之相對應,形容土生土長的本土派的詞彙,「土鱉」被放到了對立面。
政府在政策優惠和創業支持上也給予海歸很好的待遇,包括在北京、上海、廣東等大城市遍地開花的留學人員創業園、科技孵化器等接納海外留學人員的園區層出不窮。眾人拾柴火焰高,「海歸」在享受優惠政策和創業環境的同時,也成為一個熱門的社會話題。
「海歸」變「海待」
但隨著「海歸」概念的延伸和泛化,「海歸」派數量急劇增多,只要是出國歸來的人都被統稱為「海歸」,「海歸」概念的含金量開始降低,良莠不齊的問題凸現出來。只要沾點「海腥味」都搭乘「海歸」這趟順風車。「海歸」概念開始發生轉變。
如今,並不是每隻龜去海外游那麼一遭後都能夠衣錦還鄉,並不是去國外轉一圈就算鍍了層金,享受受人膜拜禮遇。久疏國情、習慣了海水,猛然扎回淡水來,擱淺、溺斃等各種危險尾隨,而歸國表現不佳、創業失敗的案例增多。
隨著一批「海歸派」人物的折翼,「海待」(海歸在家待業)這樣的譏諷之音取代了其頭頂上的光環,這也再現了「海歸」在融入本土環境過程中「水土不服」的症狀,「海龜」在移植國外經驗和知識的同時出現了營養不良的症狀。有統計顯示,目前留學歸國人員初次創業成功率只有22%。
與歸國創業人員所表現出的久疏國情相比,一些純粹出國鍍金的留學生在國內的「待遇」也面臨滑坡境地,具備留學經歷、擁有洋文憑曾經一度是成為職場寵兒的保證,然而在2003年,「海歸」找不到工作而成為「海待」,開始成為一個日益突出的現象。
2003年可以說是「海歸」遭遇的轉折點,一份調查表明,有60%的「海歸」受調查者願意將月薪標準下降1000元。一些還想出國的年輕人暫緩放慢打點行囊。供大於求和魚目混珠使職場的「學歷崇拜」開始回歸理性。
同時,關乎「海歸」變「海待」的討論更是甚囂塵上,「海歸」派與「土鱉」派的觀點也針鋒相對。「海歸」們抱怨在國內工作日益難找,指責國內環境的不規範和「土壤」的貧瘠。而另一方又埋怨有些「海歸」眼高手低,薪水要求過高。
「海歸」概念將弱化
從「海歸」到「海待」,「海歸」經歷了一個從備受矚目到飽受爭議的起伏輪迴,時至今日,不管是「海歸」還是「海待」已經逐漸從熱門話題上退位下來,在創業和投資、招聘人才等方方面面,像以前那樣太過於重視是否有海外留學背景的現象已成為歷史。
在中國「入世」後,國際間的人才流動已經相當頻繁,符合簡單的「海歸」概念的群體也不再如當初一樣鳳毛麟角,這相應促成了「海歸」概念的流於平常,而人們對「海歸」概念也不再感冒。
以往曾被認為陌生的新思維、新概念也已經扎根國內,特別是象徵國外代名詞的先進管理思想和技術在國內的滲透,所謂的「海歸」和「土鱉」的界限正越來越趨於模糊,雙方雜合的結果就是相互滲透,不再有明晰的差別。
更被人們所認可的一種觀點是,未來,「海歸」將變成一個與國際接軌過程中的歷史性詞彙,海歸的說法也將慢慢消失。但目前,國內無論在政策環境和文化差別上還需要相互融合的過渡期,怎樣幫助「海歸」縮短這個休眠期,盡快地發揮他們的潛能,是政府、企業和「海歸」自己都需要考慮的問題。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