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在研究生教育第一線工作的教師,我讀了這篇報導以後深有同感。那些考研基地出身的研究生們,除了筆試成績比較理想外,在面試及以後的學習之中,大多在知識訓練上表現出驚人的無知,且對專業缺乏起碼的興趣和熱情。他們像許多出國的中國留學生一樣,只是抱著一個移民的美麗夢想,通過讀研這一敲門磚,徹底改變自己的命運。
說實話,我對這些來自底層的考生本人充滿了同情和理解,他們像當年路遙的著名小說《人生》中的主人翁高加林一樣,除了離開封閉的農村和內地,到生氣勃勃的大城市生活,還有多少幸福之路?如今的中國,由於沿海與內地、城市與鄉村之間在經濟、社會和文化發展上的嚴重不平衡,已經成為一個高度等級化的社會。日前與在美國任教的的著名人類學家閻雲翔教授聊天,他分析說:在美國,社會也有分層,但每一個階層的人都有自己的尊嚴,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但在中國這個等級社會裡面,在底層生活,往往缺乏為人的尊嚴,惟有想辦法擠進上層。而成為都市人,又是進入上層的第一步。於是,底層社會的莘莘學子們,紛紛踏上考研一條路。
在這樣的形勢下,競爭中的公平問題便分為突出。剛剛落幕不久的「甘朱事件」便有此背景,而目前的碩士招生中的應試傾向,也受到公平問題的制約。按照理想的研究生招生模式,應該像歐美那樣,導師有充分的自主選擇權,以便按照各個專業的學術標準取人。然而,由於目前中國的大學缺乏與此相適應的制度性設置,而學院精英的專業自律和職業道德水平也得不到社會的信任,為了實現考研中的公平競爭,那個全國劃一的應試模式便一直延續至今,而且隨著考研人數的激增、競爭的慘烈,按照總分高低錄取這一應試原則,有日益強化之勢。
耗費了大量納稅人資源的研究生教育,本來是為培養專業研究和應用性人才,如今卻像高考一樣,承擔了額外的非學術性使命。當研究生教育蛻變為本科教育的補課,其深層的社會學的意義無異是一種城市對鄉村、沿海對內地的贖罪 通過制度化的週期性選拔,給底層精英一個向上流動的空間和機會,從而緩和了城鄉的階層衝突。不過,當基層的地方性院校紛紛成為大都市名校的考研基地時,這種鄉村對城市、內地對沿海的依附性關係不僅沒有弱化,反而以一種制度化的方式更加鞏固。於是,這樣的贖罪週而復始,無休無止。
地方院校也好,眾多考生也好,只要考研沒有成功,就永遠地埋沒在等級社會的底層,不再有服務家鄉父老的意義。眾多學生在考研基地所學到的,只是一樣本領,就是類似在「新東方」學的那套TOEFL、GRE敲門術,不是成功,就是失敗。這些應試教育培養出來的學生,無論是上游還是下走,都將應試的惡種帶到各處。它所戕害的,不僅是廣大的基礎教育,而且也是高端的學術研究。
就像大家呼籲了多少年的改變中小學的應試教育,如今反而愈演愈烈一樣,只要中國的城鄉等級關係不改變,只要國家對教育的投資繼續向少數名校傾斜,而忽視廣大的基層院校,這類考研變高考、高校成考研基地的現象,將有進一步瀰漫的趨勢,我已經在杞人憂天:再這樣搞下去,特別是碩士點遍地開花的時候,是不是該輪到考博變高考、研究生教育也一併應試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