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億人次看不起病與與那英2萬美金做產婦

發表:2004-12-09 16:5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據《信息時報》報導「我國在1993年和1998年先後進行了兩次國家衛生服務調查。去年9月18日到1 0月20日,第三次調查在全國92個縣市展開,調查了樣本人口193689人。饒克勤主任昨天披露了調查的初步分析結果:2003年我國城鄉居民兩週患病率為14.3%,比1993年增加了0.3%。據此估算,我國患病人次數十年內增加了7.1億,達到50億。」,一年有50億人次生病,從市場化醫療的觀點,這個「市場」不可謂不小,但是,「市場」是買賣雙方的事,買方的行為,決定了市場的興旺與否,「城鄉兩週患病未及時就診的比例也近五成,達到49%。在這些人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因為經濟困難,其比例在城市和農村中分別為36%和39%。此外,調查者還對患者出院的原因進行了調查。結果,有43.3%的人是自己要求出院,其中有63.9%是因為經濟困難。」

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在城市與農村,有40%左右的人群,也就是說,每年有20億人次的患者因為經濟困難,無錢不去看病或者無錢醫治提前出院,結局無非是,小病拖成大病,重病只好等死。而承受這一代價的,無非是廣大農村的貧困農民、城市的失業下崗工人、退休老工人、低保戶等,即便是在已經去看病的30億人次中,又有多少被拖得傾家蕩產的呢。有的病,根本就是一般人得不起,得了也看不起的,比如心臟支架手術,一個支架的費用就得一萬多,加上手術費,倆支架將近十萬,再看收入,城市一般工人的年收入不過一萬多點,哪怕廣州這樣的「發達地區」也不過如此,全國60%的人群,年收入不超過2000元,哪怕是看一個重感冒,打個抗生素點滴,已經耗去低收入者半月的生活費。所以窮人得病的窘境是頗為辛酸的。即便是參加了醫療保險的工人,也是承受不起門診(不報銷)和住院(按照比例)的壓力的。所以說「得什麼別得病」。

但偏偏窮人又生存環境不如人意,還「必須」得病。衛生部統計信息中心把這個現象歸咎於「醫療費上漲太快,超過了收入水平提高」。但有人不這麼認為,更不以為然。前兩天,在慣常的鋪天蓋地的歌星、影星、球星的家長裡短裡,有一則新聞為此事做了個註解,說是在新聞媒體鬧騰了好久的歌星那英要生產了,這孩子可金貴,住院定金2萬美金,住院費是每日1000美金,算是開了眼啦。記得前不久報導一個農婦生小孩,用生鏽的菜刀自行砍斷臍帶的新聞,看看那小姐的豪華,同是中國人,同是母親,情何以堪。當然有人說,人家燒自己的錢,管的著麼,當然,管是管不著。但一想起「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這個口號,總是覺得彆扭,畢竟是號稱社會主義國家,如果那不看病的20億人次,能夠在生病後住上20元一日的普通病房,則那大腕住2萬美金一日的病房倒也無妨,可偏偏這差距就是這麼大,太扎眼。

記得毛澤東在近40年前說過「告訴衛生部,衛生部的工作只給全國人口的百分之十五服務,而且這百分之十五中主要還是老爺。廣大的農民得不到醫療,一無醫,二無藥。衛生部不是人民的衛生部,改成城市衛生部或老爺衛生部或城市老爺衛生部好了。……現在醫院那套檢查治療方法,根本不適合農村。培養醫生的方法也只是為了城市。可是中國有五億多人是農民。脫離群眾。工作中把大量的人力物力放在研究高難深的疾病上,所謂尖端。對於一些常見病多發病普遍存在的病,怎樣預防,怎樣改進治療,不管,或放的力量很小。尖端的問題不是不要。只是應該放少量的人力物力。大量的人力物力應該放在群眾最需要解決的問題上去。……把醫療衛生的重點放到農村去嘛。」 (《1965年6月26日對衛生工作的指示》)

當時,搞了些「左」的行動,確實進行了一番改變,大批醫療專業人員下放至農村,與此同時,依循政策導向所培訓的赤腳醫生也積極貫徹以「預防為主」的方針,除了改善農村缺醫少藥的問題,更降低了傳染病的流行。「例如『1949年全國醫療衛生機構有病床8萬張,其中市級床位數佔5.99萬張(佔74.9%),縣級佔2.01萬張(佔25.1%);到了1975年全國醫療衛生機構有病床 159.82萬張,其中市級床位數佔63.74萬張(佔39.9%),縣級佔96.08萬張(佔60.1%)。』(中國衛生統計年鑑 1997)」,城鄉比例倒了個個。由此,一部分當年被「趕」下鄉的醫生覺得委屈不已,成為以後哭訴的題材。

今天,我們似乎又見到了 「城市老爺」、「城市太太」們的身影,比如「挂個專家號需要1000元,成為VIP會員的年費是98000元。昨天,由北醫三院和科瑞集團共同投資 8000餘萬元建設的北醫三院上地門診部『豪華』亮相。…除了豪華、舒適的裝修,門診部還請來了眾多大牌專家。據投資方介紹,在此應診的大夫都是來自北醫三院各科室的國家級專家,全部都享有國務院特殊津貼待遇,包括骨科權威黨耕町、心內科專家毛節明、運動醫學專家田得祥等。這些專家一般在本院也很少出專家門診,但在這裡可以接受預約並為客人提供健康指導。」,這批「一般在本院也很少出專家門診」的專家,欣然登堂入室,服務的對象,顯然不包括那20億人次。

還有更豪華的「北京國際醫療中心設立了國內嘉賓部;國際SOS中心推出了專門面向國人的健康在握(C-care)計畫,每人每年3150 元人民幣或每個家庭每年7800元人民幣可以享受「常規門診服務和藥品、緊急救護服務以及隨時使用24小時熱線等服務;和睦家醫院提供的一項高級管理人員保健服務,收費約為2000元人民幣。…受聘於「洋醫院」的普通中國醫生,月薪可達2萬元以上,洋大夫、洋護士的薪水還要高得多。」。

多麼和諧的醫患關係。患者是「老爺」、醫生也是「老爺」,可是那不是老爺的20億人次呢?我們再聽一遍對有些人來說是有些刺耳的話語「把醫療衛生的重點放到農村去嘛。」(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