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1月10日報導,
在美國心理協會出版的最新一期《實驗心理學雜誌:動物行為過程》(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Animal Behavior Processes)上,來自西班牙的科研人員公布了上述研究成果。
研究人員表示,老鼠身上顯現出來的這種語言分辯本領,與成年人、新生嬰兒以及南美絹毛猴的情況均具有顯著的相似性。
負責這一研究的神經學專家胡安.托羅(Juan Toro)介紹說,他和同事們在西班牙巴塞羅那科學公園對64只成年雄性老鼠進行了試驗,試驗中所使用的語言為荷蘭語和日語。
據悉,之所以使用荷蘭語和日語,是因為這兩種語言在早期的一些類似試驗中也曾經使用過,而且這兩者在音律、節奏和語法結構方面有著明顯的差異。
在此次的研究中,科研人員先對老鼠進行訓練,讓它們對荷蘭語或日語做出反應,並用食物作為對它們的獎勵。然後,研究人員把老鼠分成四組:一組聽講母語者說荷蘭語和日語;一組聽兩種語言混合在一起的錄音;一組聽不同說話者讀日語或荷蘭語的句子;最後一組則聽這兩種語言句子的倒放錄音。
結果,研究人員吃驚地發現,那些接受過日語訓練的老鼠,對荷蘭語沒有反應;而接受荷蘭語識別訓練的老鼠,則對日語沒有反應。另外,對於日語和荷蘭語的倒放錄音,老鼠們都不能識別。
而且,老鼠可以分辨單一說話者所讀的句子,但是,如果句子由不同的人讀出,或者不同的人說出不同語言,它們就都分辨不出來了。
研究人員表示,過去的類似試驗表明,人類的新生兒在分辨語言時與老鼠存在相同的問題,但絹毛猴就「厲害」得多了,不管是同一個人還是不同人說話,它們都能輕易辨別出來。
同時,科研人員透露說,這項研究的意義在於有助於人們進一步探索人類運用在語言上的能力,看看其中哪些能力是與其他動物共享的,哪些是人類獨有的,也可以幫助人們瞭解語言在人類進化中所起的作用。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