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0月,秦嶺山區的一場暴雨,使得發源於秦嶺的灞河河水暴漲,數日的大水將灞河河床沖刷出一個數米深的河槽。由於一場大水,把沉沒於泥沙的1400年前的隋代灞橋遺址,洗去蒙在身上的千年泥沙,展現在世人面前,巋然屹立在奔騰的河水裡。該遺址是中國迄今發現時代最早、規模最大、跨度最長的聯拱石拱橋。
古代時期的灞橋,堪稱是中國古代木、石樑橋的光輝典範,歷史可追溯至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時代。稱霸西方的秦穆公曾攻滅十二國,為顯示其創立霸業之功而改「滋水」為「灞水」。因經常出兵作戰之須,而在灞水上建橋,這便是早期的灞橋。西漢建都於長安時,灞橋位在長安城東10餘公里處,地位尤為顯要。
西漢時期所建的灞橋以石為梁,後來改為木樑建構,此後屢毀屢建。王莽地皇三年(西元22年),灞橋水災,王莽認為不是吉兆,便將橋名改為「長存橋」, 後又恢復「灞橋」的稱謂。
隋文帝開皇三年(西元583年7月),重修灞橋,又改以用石樑為建築結構。因其建築位置位在原灞橋址以南,故稱為「南橋」。此後約500年間,灞橋的聲名日漸興隆,由於橋附近遍植翠柳,遂有「灞柳風雪」的美稱,被列為關中八景之一。
到了宋朝時,在此處設立了灞橋鎮。此後,灞橋的位置幾乎沒有大的移動,歷經數代整修,該橋算是保存了下來,而古木橋卻漸已荒廢。
在明、清期間曾先後幾次廢毀,到清乾隆四十六年(西元1781年),陝西巡撫畢沅重建橋,但橋已非過去規模。直到清道光十四年(西元1834年)當時巡撫才按舊制又加以建造。
現在的灞橋是清道光十三年重建。橋長386米,寬7米,橋有64孔,各孔跨度4至7米左右。兩旁設有石欄,橋柱有408個。1957年,又改建古灞橋,經鑑定認為原橋墩完好。改建後的灞橋,總長389米,當年「灞橋柳色」和「灞橋風雪」的古景又再現人間。
經大水沖刷發現,河中有9座袒露、兩座半露,共11座石拱橋墩。從露出的橋墩可見,是以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