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的核心是解決效率問題,社會學的核心是要解決公平問題。經濟學強調提高效率,但效率提高的同時產生了很多社會問題,這樣社會學就來解決這些問題,核心是要實現社會公平。公平本身也與效率有關。社會資源分配如果太不公平,就會影響效率的進一步提高。
改革開放至今,從社會集團利益角度來看,原來的社會分層結構全都變了。時代我們講「工人、農民、知識份子、幹部 " 這些基本社會群體,如果今天還用這個群體結構的框架去分析,肯定有很大問題,因為現在每個群體都大大分化了。比如農民這個群體,裡面也有很多百萬富翁,知識份子這個群體近來分化也很厲害。所以筆者試著從改革以來利益結構變遷的角度,把社會群體分成這樣 4 個利益集團 :
第一個集團 : 特殊獲利者集團
這個集團在改革 20 年中是獲利最大的,比如民營企業家、老闆、經理、各種工程的承包人、市場上的各種經紀人、歌星影星等明星,以及與外資、外企結合的外企層等等。
改革早期的那些「萬元戶 " 現在已經從這個集團退出去了,現在這個集團裡主要是大企業主、外資企業的僱員,都是些獲利很大的人,收入水平相當高。
從 80 年代到 90 年代中期,這個集團的心態還算穩定,但是現在這個集團感到了制度環境對他們的威脅,離散傾向很重,這是很奇怪的現象。這個集團在這場體制變遷中獲利最大,本應在改革中動力最強,但是他們現在對改革存有很大疑慮,不少人手裡都有外國護照,一旦有什麼問題,他們馬上就出去。
當然這也與產權明晰有關,產權不明晰時,他可能還感到有自己的利益和動力在裡面,一旦明晰了,倘若他們的利益得不到保證,離散傾向就更嚴重。
這個利益集團也包括國企的老總們。表面看,國企老總的收入相對是低的。為此老總們的抱怨很多,褚時健的例子比較典型,這個集團本來對改革的貢獻很大,但沒有得到法律認可的回報。所以這個集團一方面獲得了很大利益。另一方面也對現狀不滿。
第二個集團 : 普通獲益者集團
過去的研究證明,這個集團非常大,它包括各個階層的人,其中有一般幹部、一般工人、農民、職工等。筆者在 1996 年做過一個問卷調查,讓被調查者比較從 1986 年到 1996 年的生活水平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結果城市居民中 83.6 %的人填答「上升很多 " 和「上升一些 " ,農村居民中 88.7 %的人填答「上升很多」和「上升一些」,填答「下降 " 和「較大下降」的比例很低。與此同時,在東歐做同樣的調查,所得數據卻完全相反。可見那時中國有一個很大的普通獲益者集團。
1995 、 1996 年以後,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普通獲益者集團的利益開始受損,收入增長開始停滯,很大一部分人開始從此集團退出去。本人 1994 年的調查還能證明,絕大部分國企職工還是屬於普通獲益者集團的,但是 1995 、 1996 年以後的調查卻證明,很大一批國企職工開始從這個集團中分離出去,進入了下面的一個集團 : 「利益相對受損集團」。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國有企業運行出現危機,經營不景氣愈來愈嚴重,突出的表現就是出現了大批失業下崗職工。
隨著失業下崗問題的嚴重,普通獲益者集團中一個大的群體落入下面第三個集團,其表現之一是在流行語言中,「職工層」「工薪層」成了低收入層的代名詞。此種變化也是影響今天市場銷售、造成市場不景氣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80 年代中期以前,社會的最主要消費群體是城鎮的職工階層。職工階層是當時票證制度的主要獲益者,他們從城鎮或單位獲得各種票證,手持票證到市場上積極地購買各種消費品,特別是大件耐用消費品。而今天,這個集團由於經濟地位的衰落已經不能積極地消費了,這是很值得憂慮的。
普通獲益者集團應該說是有消費能力的,但他們就是不消費,這主要是因為他們對前途的憂慮。 1995 、 1996 年以後,相對而言,他們的收入明顯下降,又加上醫療、住房、養老、教育收費等項制度的改革,他們發現,自己的收入基本上是三位、四位數字,而將來的每項改革都需要五到六位數的支出,所以他們不再敢消費了。筆者過去的研究將職工層稱為中國社會的「類中產集團」,就是說它處在類似於中間階級的位置上,這個集團的生活水平如果得不到保障的話,整個經濟就很難搞上去。
第三個集團 : 利益相對受損集團
1995 年以前,這個集團的數量不是很大, 1995 年以後由於大量失業下崗職工進入,這個集團的數量就比較大了。
1998 年筆者調查過下崗職工問題,數據證明,城鎮登記的失業人數僅佔實際失業、下崗總數的 1/3 。目前,國家公布城鎮登記失業率是 3.3 %。如果以登記失業率乘以 3 ,實際失業率就超過 10 %了。最近一些單位為了壓低下崗人數,又將一些人改稱「離崗」,這樣報上來的失業下崗人數又被大大壓低了。所以對這個集團的人數不可低估。
而且,這個集團的利益受損是比較長期性的。目前的一些調研表明,很多人的失業是長期性的。筆者 1998 年對下崗失業人員的調查證明,有 66 %的被調查者是 6 個月以上的失業,嚴重的還有 3 年甚至更長時間的失業。
最近,筆者在《我國中等階層的代際更替》一文中寫過,這個利益受損集團不是由各個年齡段的人員組成的,它主要是由 45 歲以上年齡的人組成的,而這個年齡的人下崗以後就很難再找到工作了,所以這個集團利益受損的時間可能是比較長期的。
但是,在中國的「孝道」文化下,一個特殊年齡段群體的衰落,也可能並不會對社會造成太大的威脅。因為,不同年齡段的差異,可以在家庭內部實現經濟互補。換句話說,父母這一代失業了,但孩子起來了。
80 年代是父母給孩子錢,現在倒過來了,是孩子給父母錢。據調查,中國大城市中,現在是 20 - 35 歲的人收入高 ,45 歲以上的人收入低。過去我國是年功制 ,20 歲剛參加工作時收入低,在單位干的時間越長,收入越高,所以那時老人收入高。在市場經濟國家裡,中年人收入高,老年人收入低。但在中國目前的場景下 ,20 - 35 歲收入高 ,45 歲左右收入反而低。
所以,在目前的經濟格局下, 45 歲以上的國企職工的利益受到了較大的損傷。但既然是一代同齡群體的衰落,代之而起的是一代年輕人,中老年人在家庭內部可以得到補償,所以它所引發的社會問題也可能不會太嚴重。
第四個集團 : 社會底層集團
1949 年以後,中國就打破階級了。從 1949 年- 1979 年,中國並沒有底層社會。那時大家生活水平都不高,但也沒有明顯的「貧民窟 " 之類的現象。現在倒出現了「富人區」、「窮人區」。
底層社會中的某些人帶有社會仇恨情緒。由於文化大革命的政治啟發作用,所有的人都懂得基本的政治道理。這種反社會傾向和社會暴力傾向對改革威脅很大,已成為嚴重的不穩定因素,例如嚴重的暴力犯罪現象層出不窮,對社會損害很大,這是比較可怕的。
中國正在建立社會保障制度,但是,該制度並沒有從根本上改善底層社會的狀況。根據全國總工會近年對失業工人的調查發現,只有 1.7 %的失業工人領到了民政部的救濟 ,25 %- 35 %的人拿到了單位的救濟,餘下的人就哪兒的救濟也沒有了。更何況,筆者 1998 年的調查發現,拿到社會保障金的人不是生活最困難的人,生活最困難的人並沒有拿到社會保障金。而且,目前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線只是針對城市居民而言。而底層社會不光是城市居民,還有很大部分是從農村到鞘欣吹牧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