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瑞德曼十七日發表在紐約時報的專論指出,他並非所謂的中國的攻訐者,也同意美國必須和中國打交道,幫助這崛起的強權融入世界的體系;不過,要做到這些是必須本身要有實力。他認為,布希團隊所做所為在在都顯示出軟弱的立場。
他強調,國家的安全不只是軍力的佈署,也和稅務、能源及與國家競爭力的政策有關。從這些觀點來看,布希政府面對其強勁的對手 -- 中國,只是一再地加深美國對北京的依賴,削弱美國的競爭優勢。
他指出,布希政府對富有者過度的減稅措施,加上政府及共和黨主導的國會不能節約政府的支出,使得中國成為美國第二大債權人。中國方面持有的美國外債總值已接近兩千億美元。他不認為中國方面會突然拋售手中的美國國庫證券,但是,中國不斷地購入美國債券,讓美國政府可以執行其減稅措施,這種情況使得美國依賴日深。萬一中國對臺灣採取侵略性的行為,難保美國和中國週旋的空間不會受到限制。
他強調,中國持有大量的美國國庫券,萬一美國和中國之間因臺灣而發生衝突時,中國會如何處理這些債券就成了它手中可以靈活運用的牌。
從能源供應方面來看,能源經濟學者菲力普.威勒格(Philip Verleger)就指出,布希政府急於開發阿拉斯加的油源,中國最興奮,因為阿拉斯加的原油不容易運送到美國在波斯灣的煉油廠,最合邏輯的市場是美國西岸及亞洲。他認為,如果在阿拉斯加發現廣大的油源,最大的受益者其實是中國及日本的消費者,並非美國。
佛瑞德曼引述這位經濟學者,指出中國及日本會因而有了可靠的供應,而美國卻仍需仰賴委內瑞拉及沙烏地阿拉伯這些未必穩當的供應。短期內油價可能降低,可是廢氣排放及地球暖化的問題就會更嚴重。
至於國家競爭力的問題,佛瑞德曼指出,布希政府及國會刪減國家科學基金會的預算,對於美國的未來有嚴重影響,因為其他的國家在促進科學教育及基礎科學研究方面不遺餘力。美國在尋求解決失業問題的同時,不能不正視勞動力的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