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三塔」原與南詔大理國時的一座規模宏大的「崇聖寺」毗鄰,故又稱「聖崇三塔」。由於戰火和天災的摧殘,千餘年來歷經滄桑,只留下一處殘瓦遺址,寺廟已毀,但三塔猶存。
有關三塔修建的年代,說法頗多。據《南詔野史》、《自古通記》等史籍記載:「寺基方7里,聖僧李成眉賢者建三塔,屋890,佛11400,銅40590斤,建於南詔第十主豐佑,保和十年至天啟元年(西元834至840年),費工70800餘,耗金銀布帛綾羅錦緞值金43514斤」。
一般認為,大塔「千尋塔」,建於唐代南詔國時期豐佑、保和時代(西元824年--西元-859年),而和主塔鼎立的南北兩塔,則建於五代十國時期(西元907年-西元960年)。在建千尋塔時,當朝還派了恭韜、微義兩位當時著名的建築工匠來南詔,負責塔體的設計、施工。
近年來修塔時,曾取出塔內的木料進行放射性碳-14檢測,經測定建塔的年代又遠於唐代,但是,依照修筑三塔的經濟基礎和技術條件來看,可能在南詔晚期的開成年間所建造。
相傳在建大塔時,以土屯法代替腳手架,在建塔的四周堆上泥土形成坡道,可供建塔者上下。當塔建成後,再將屯土運走,使塔體從土中展露而出。因此,民間據傳,在建塔時的土坡,曾延伸到距離塔體南北兩側數里之遠,所以至今留下了「七里橋」和「五里橋」兩個地名。由此足見當年建塔工程的浩大、艱鉅。「勝地標三塔,浮圖秘鬼工。」此詩是對於此塔建築的先人技藝的驚嘆讚喻。
中國的古塔很多,但是三座古塔成「品字形」矗立排列的卻極少。三塔的主塔名叫「千尋塔」,高69.13米,為「方形16層密檐式塔」建築,是中國偶數層古塔中,層數最多的一座。古塔建立在高大的台階之上,塔的基座呈方形,分為二層。下層邊長為33.5米,臺基四周設有石欄,欄的四角有望柱,柱頭有彫刻的石獅像。
上層為磚砌結構,座高2.07米。東面正中有一石照壁,鑲有大理石鐫刻,黔國公沐英後裔沐世階所題的「永鎮山川」四個大字,每字1.7米,字體雄渾蒼勁,氣勢磅礡、莊重雄奇。
塔基兩面設塔門,塔內裝有水架,塔身建築為內壁垂直,上下貫通的「環筑厚壁式」結構。內部有木質樓梯,延梯可登塔頂。每層正面塔身的東、西兩面正中各有佛龕,置有白色大理石雕佛像一尊,龕的兩側設有亭閣式小龕各一座。南、北兩面,中央開立窗洞,可直通塔心。第三層則南北為佛龕,東西為窗洞。也就是每級四面有龕,另兩龕則為窗洞,往上各塔層依次交替。塔身愈往上逐漸收縮。
塔身的第一層,高13.45米,是整個塔身中最高的一層。塔牆厚度有3.3米。第2至15層結構上基本相同,且大小相近,第16層則為塔頂。以第二層結構為例,高約2米,寬約10米,上部砌出「疊澀檐」,有共17層磚,在每層依次挑出0.05∼0.07米不等。
塔頂高度為8米,大約是塔身的七分之一。頂端是一座銅鑄的葫蘆形寶瓶,寶瓶下為八角形寶蓋,四角飛檐展翅。其下為鋼骨結構、以貼銅為皮的相輪;最下面為覆缽,外層加上蓮花型的座托。
與千尋塔等距約70米之處,有分立在兩側的南、北兩小塔,兩小塔之間相互距離為97米。塔為「八角形10級密檐式磚塔」建築,基座亦為八角形。外觀基本上和千尋塔相似,各高42.19米,塔身有花瓶、佛像、蓮花等浮雕,塔身裝飾層層各異。一至八層為空心直壁結構,內撐十字型支架。兩塔頂處有三個相互銜接的銅製葫蘆與傘狀銅鈴。
據記載,明代正德乙亥(西元1515年)年五月六日發生地震,千尋塔「折裂如破竹」,然而,10天後又自動彌合,塔體安然無恙。三塔有神奇抗震能力就此傳開。由此可看出此次塔高超的建築技術,甚至超越至今科學上所謂合理的解釋。
根據李元陽《萬曆雲南通志》中記載,崇聖寺三塔塔頂四個角,原都立有銅質的「大鵬金翅鳥」造型鑄金為頂,傳說,龍性敬塔而畏鵬,大理舊為龍澤,故以此鎮之。1925年,大理一帶發生強烈地震,房舍傾毀嚴重,城內房屋99%倒塌,唯有大理三塔巍然不動,僅僅塔頂的寶剎銅器震落而已,被聞訊而來的群眾哄搶一空,利用銅片來鍛製成避邪戒指,暢銷滇西各地。從此金翅鳥也就沒了下落。
西元1978年對三塔進行大規模整修。於千尋塔的塔頂和塔基中,發現了南詔、大理國時期的佛像等兩批文物共680餘件。其中包括《大陀羅尼經》與《金剛般若經》圖卷等珍貴文物。其中一件精緻的鎏金鑲珠銀質「迦樓羅」 (「天龍八部」之一),經考證就是所謂的「大鵬金翅鳥」。
此外,還有刻字銅片、各式銅鏡、佛經、經卷、舍利壺、金塔模、以及有金、銀、鎏金銅、銅、鐵、瓷、木、水晶、玉石等材料彫刻的佛像,和各種藥材等。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南詔、大理國時期文物中最豐富、最具有重要價值的一批。為研究當時期的歷史、宗教、古代生活、文化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大理三塔是一群塔,雖風格各異,但三塔渾然成一體,有鼎足之勢,造型和諧,相互輝映。具有古樸的民族風格,且將秀美的蒼洱風光點綴得更加壯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