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克爾.戴爾
謀求多元化發展 從市場變化中尋求機會
戴爾公司董事長邁克爾.戴爾自去年卸任CEO一職後的首次訪華,行前顯得頗有幾分低調的「神秘」:來自戴爾公司的所有消息在事前都表明,這將是一次例行的公事訪問,只接受為數不多的幾家媒體的採訪,時間嚴格控制在40分鐘之內。然而,創造了業界頗具傳奇色彩的「戴爾模式」的戴爾,再一次讓人們體會到出人意料的「效果」,他在採訪現場的一項重大宣布甚至令戴爾公司自己的公關人員感到「震驚」,可以說是毫無思想準備。
■PC巨頭蓄謀大規模產能擴張
3月23日,上海。邁克爾.戴爾的訪華媒體見面會在極小的範圍內進行。中午時分,40歲的邁克爾.戴爾如約而至。沒有遠途奔波的倦怠,相反,他的滿面笑容給人留下深刻印象。而他帶給人們的有關戴爾公司在廈門投資新廠的消息更是令包括戴爾公司自己的公關負責人也感到「震驚」。
在此次為期兩天的訪華行程中,戴爾公司董事長邁克爾.戴爾宣布,戴爾公司已與廈門政府達成有關協議,將在廈門建立其在中國的第二家工廠,新工廠的建立將使戴爾在中國的生產能力擴大一倍,生產的產品將服務於包括中國和日本在內的北亞地區的客戶。
就戴爾公司在全球範圍的生產投資計畫方面,邁克爾.戴爾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未來,戴爾公司將不斷加大生產投資,」他舉例說:「在美國,我們即將建設戴爾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家工廠,位於北卡羅來納州。在中國,即將在廈門建設的這家新廠,可以使我們在中國的生產能力提高至少一倍。在東歐,我們也將建設一家新工廠,主要服務於歐洲市場,這就說明我們將繼續堅持自己生產。同時,我要強調,我們和一些零部件廠商、包括中國的零部件廠商保持緊密的合作。」
「中國已經成為戴爾全球業務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戴爾在中國的客戶持續增加,戴爾中國設計中心進行產品的設計和研發。此次我們宣布計畫在中國再建新廠來進一步擴大生產能力,證明了我們致力於與中國共同發展的承諾。同時中國也是我們全球採購的重要基地。我們期待著在中國的全面發展。」邁克爾.戴爾表示。
戴爾公司沒有透露有關其廈門工廠投資規模以及產能等方面的進一步細節。不過,有相關消息顯示,目前總投資為1200萬美元的「戴爾(中國)廈門有限公司」已經成立。該項目選址靠近廈門高崎國際機場,落戶在廈門火炬高新區的信息光電園,將於4月中旬正式動工,明年1月1日,戴爾二期項目就有望實現生產、出口。有地方媒體報導指出,隨著市場的擴張,戴爾公司還有計畫將把更多國外訂單轉移到廈門生產,甚至可能上新的項目。消息稱,戴爾在廈門生產的內外銷電腦產量可望翻番,甚至將達到750萬臺,實現產值有望超100億美元。
作為全球PC銷量的冠軍得主,戴爾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全球的產能擴張計畫無疑都備受關注。而隨著歐美市場日益成熟以及中國內地和印度的龐大市場潛力,戴爾近年來明顯加重布局亞太地區更成為業界注目的焦點。不久前,來自臺灣地區代工廠的數據分析顯示,戴爾對臺灣地區的採購金額今年將首度突破百億美元,逼近頭號競爭對手惠普。其中更多的產品將被運往廈門工廠以擴充產能。而從中國內地市場來看,戴爾此次在廈門投資新工廠,大規模擴充產能被輿論認為是戴爾「在中國打一場翻身仗」的強烈信號,意圖十分明顯。
■戴爾稱誰是老大還要走著瞧
一個是全球PC市場的頭號供應商,一個是國內PC市場的霸主,戴爾與聯想的競爭關係,幾乎每一次戴爾中國之行的媒體必問題,這次也沒有例外。尤其在聯想對 IBMPC的收購即將正式展開這樣的「微妙」時刻。戴爾此次親赴中國,儘管事前戴爾公司一直強調是例行訪問,但還是被一些媒體喻為是「站到對決聯想的最前沿」,督戰競爭激烈的中國PC市場。
更具巧合的是,僅僅數天之前,楊元慶剛剛用語言挑戰過一次戴爾,聲稱收購IBM個人電腦業務後的新聯想,將努力成為「美國市場最大的電腦供應商」,擺明瞭是要在美國「反客為主」。
幾天後,戴爾公司卻開始用實際行動威脅聯想,在聯想的「老家」大興土木,構筑新的「橋頭堡」。
那麼,戴爾究竟如何看待IBM淡出之後,全球、包括中國PC市場的競爭格局?戴爾公司又究竟是否真的如傳聞所說,已經加入搶奪IBMPC原有或者潛在客戶的行列之中?
戴爾對此「敏感」問題顯得略有迴避,但他表示:「從市場的變化中,戴爾確實看到了一些機會。」他說:「戴爾的產品面向所有客戶,我們致力於提供能為客戶帶來價值的產品,如果客戶認為戴爾的產品有價值,我們非常歡迎他們使用我們的產品。」
針對聯想欲奪美國市場第一的說法,戴爾的回答一方面顯得「滴水不露」,一方面又充滿了自信,他說:「對戴爾公司來說,我們相信自己會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究竟誰會成為市場的領頭羊並非廠商自己說了算,而是要由客戶決定。大家還要走著瞧。」
實際上,中國正在成為世界第二大PC市場,而美國市場、與中國市場的表現,也正在成為全球PC市場的兩個最重要的考量指標,同時也是所有PC廠商爭奪的焦點所在。戴爾作為全球品牌,在美國市場無疑有著牢固的本土優勢,而在中國市場,戴爾在擴展過程中是否曾面臨遭遇水土不服的情況呢?
戴爾表示,「在過去的20年中,不斷有人告訴我們戴爾模式不適合這個,不適合那個。這些人往往不是戴爾的客戶。」
他指出,戴爾十分看好中國二級、三級城市的市場擴展前景,以及農村市場的發展。「我們針對這些市場不斷強化服務,收到了客戶的積極反饋。如果把我們今天在中國市場的佔有率和我們在中國市場短短的發展歷史聯繫起來看,我們在非常短的時間就取得了巨大的發展,我們在中國的發展速度比在美國、英國以及其他任何戴爾進入的市場的發展速度都要快,中國是我們進入市場中發展最快的市場。」
戴爾對戴爾公司在中國的發展表示了滿意:「上個季度,我們在中國市場的出貨量增長了39%,我們對中國市場非常有信心,這也是我們要將廈門工廠的生產能力提高一倍以上的原因。」他說。
據介紹,自1998年戴爾將獨特的直接模式帶到中國以來,該公司正在不斷擴大在中國的投入和投資規模。除了在廈門的生產基地和客戶服務中心以外,戴爾還在大連投資設立了客戶服務中心,在上海建立了戴爾中國設計中心。去年,戴爾又投資建立了中國企業服務指揮中心,為客戶提供高質的、關鍵性應用的企業級技術支持和服務。戴爾在中國還開設了全球採購中心,其採購的零件用於戴爾全球銷售的產品。
但是,在不斷加大投資的背後,戴爾在中國市場也不可避免地面臨著嚴峻的市場考驗。Gartner日前發布報告稱,戴爾是2004年中國市場上的第四大PC廠商,與2003年的排名第二相比,排名下滑了兩位。
Gartner 的統計顯示,在2004年的中國PC市場,戴爾以7.2%的市場份額排在聯想(25.1%)、方正(9.9%)、同方(7.8%)之後,儘管他的市場份額仍然高於其他國外廠商,其中包括IBM(5.1%)、惠普(4.8%),可是在增長速度方面,Gartner稱方正增長速度為80%,排名國內第一的聯想也達到29%。作為戴爾的另兩大競爭對手,IBM和惠普在國內的增長速度分別是38%和71%
但戴爾本人並不認可這份報告,尤其是29%的增長數據和第四名的座次。他反駁說,「我們的增長速度高於大盤,市場佔有率怎麼會下降?」
戴爾提供的數據顯示,該公司上個季度,在中國市場的出貨量增長了39%,增長勢頭保持強勁。對Gartner有關戴爾排名下滑的數據分析,戴爾的有關負責人表示了質疑,並明確否認了增長放緩的說法,該公司同時表示,IDC的相應調查數據會馬上出來,到時候會說明一切。
■戴爾模式謀求多元化發展
戴爾公司以PC起家,以生產和成本控制,直銷模式取勝,創造了業界著名的「戴爾模式」。針對面臨成本和利潤壓力PC業將會如何發展的問題,邁克爾.戴爾表示,「應該說戴爾已經不是一家純粹的PC公司,」他說:「戴爾公司目前的業務中有60%來自於非台式機業務。產品線囊括了筆記本電腦、手持設備、存儲產品、伺服器、液晶電視、軟體、投影機等等眾多領域。多元化是戴爾的重要發展策略。」
實際上,戴爾向多元化的發展早已開始,目前,戴爾正積極推進的領域包括商用計算機領域、存儲系統領域、網路交換產品領域和服務領域等多個方面。
而面對當今行業中分分合合的重組與購併浪潮,戴爾顯示出對自己獨特經營模式的執著與堅持:「確實出現了很多公司整合的事件,有的公司退出了市場,有的公司進行了業務剝離,也有大量兼併案例。在這些兼併案例中,有些是成功的,而有些是失敗的。」戴爾表示:「戴爾公司將繼續自身發展的方式。因為從我們目前的經營業績來看,我們相信依賴我們的直接模式能夠保持我們的增長速度快於整個行業的增長速度,這也說明直接模式對我們來說是有效的。通過自身發展這種方式,我們也能夠保證我們的企業文化和業務模式得以穩定的發展,所以直接經營模式是我們長期堅持的策略。」
「我們不會藉助於兼併這種資本運作方式來達到增長。」他說。
無論如何,截至2004年,戴爾公司已提前一年實現了邁向500億元的發展目標,年度營業額達到490億美元。展望未來,戴爾認為該公司下一個目標是達到800億美元的營業規模,在客戶細分、網上訂購等方向仍大有潛力可挖。
「我們的下一個目標就是剛才您所說的800億美元,至於具體實現的日期我們還沒有定下來,但我們相信,戴爾公司的增長率將繼續領跑整個IT業界,在這樣一個大局中中國將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戴爾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