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土耳其海峽、被拖曳往大連的前蘇聯未完工航母「瓦良格」號
編者按:本文原載美國海軍作戰學院《海軍作戰學院評論》2004年冬季號作者伊安.斯托裡系澳大利亞迪金大學社會和國際關係學院講師,獲日本國際大學碩士學位和香港城市大學博士學位,目前參與迪金大學在澳大利亞國防大學所屬國防和戰略研究中心開設的國防和戰略研究項目。他曾在《當代東南亞》和美國陸軍《參量》等雜誌發表過文章,並經常為英國《簡氏情報評論》撰稿。其近作是與人合作編撰的《中國威脅:想像,神話和現實》(2002年出版),目前正在撰寫的專著名為《東南亞和中國的崛起:尋求安全》。
本文從幾個角度探討了與中國航母研製能力相關的問題。首先回顧了中國航母研製項目迄今為止的「發展」情況以及近年來多種媒體的相關報導;其次討論了中國發展「藍水」作戰能力的進展,以及解放軍海軍內部關於對獲得相應艦艇 (航母)的必要性的爭論;最後評估了中國啟動航母建造項目的能力,以及由這一舉動而可能在經費、技術和地緣政治方面遇到的問題。本刊特編譯此文,僅供讀者參考。
年多來,一直有報導稱中華人民共和國試圖組建一支航母作戰力量,並以此作為實現其 「藍水」海上作戰能力的部分努力。一些報導認為,中國計畫修復甦聯或其他國家的一艘或多艘航母;另一些報導聲稱,中國已考察了從歐洲造船廠採購輕型航母的可能性;還有一些報導指出,中國已決定自行研製兩或三艘航母,甚至已為該研製項目提供了經費。然而,上述所有報導都未經證實,同時也沒有確切證據表明,中國確實試圖整修、建造或採購航母。因此,中國航母的未來發展目前仍處於大量的傳言和猜測之中。
然而,從一系列因素來看,中國是否擁有航母是一個具有重要影響的問題。如果中國開始使其航母戰鬥群形成作戰能力,臺灣海峽兩岸和南中國海的戰略平衡將會發生變化。更為重要的是,中國航母戰鬥群的出現將在整個東亞地區(尤其是對日本和東南亞各國)敲響「警鐘」,並對美國在東亞地區的海上作戰策略產生影響。
☆ 中國迄今為止的航母研製項目
本文作者認為,中國航母研究和發展項目的奠基人是劉華清上將,他於1954至 1958年間在位於蘇聯列寧格勒的伏羅希洛夫海軍學院學習,並受到了蘇聯偉大的海軍戰略學家謝爾蓋.戈爾什科夫元帥的影響。戈爾什科夫是蘇聯紅海軍遠洋進攻戰略的主要倡導者,這一戰略在20世紀80年代顯示出了巨大成效。戈爾什科夫的海洋戰略思想對劉華清促進解放軍海軍發展的思路產生了重要影響。與其蘇聯同行一樣,解放軍海軍在傳統上是陸軍的附屬軍種,其主要作戰任務是實施海岸防禦。劉華清認為,中國應分兩個階段發展其海上作戰原則。第一階段應實行一種 「『綠水』海軍的積極防禦」戰略,以使解放軍海軍具備保衛中國領海的能力,並強化中國對臺灣和南中國海的主權要求;第二階段將發展一支具備將作戰力量投送至西太平洋的能力的「藍水」海軍。劉華清在1982至1988年擔任解放軍海軍司令員,以及1989年至1997年擔任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期間,得以將其海軍發展構想付諸實踐。
劉華清確信,解放軍海軍如要具備「藍水」作戰能力,就必須擁有航母。1997年,他於退休前在《中國海洋報》上撰文指出,中國「非常有必要」 擁有航母。他認為,中國之所以需要部署航母,是保護中國主權和海洋資源的需要,尤其是在考慮到臺灣和南中國海問題時更是如此;是中國在不斷推進工業化和日益成為貿易大國的同時,保護本國海洋交通線的需要;是促使中國趕上本地區內諸如印度和日本這樣的海上強國的需要;是使解放軍海軍在未來海戰中佔有決定性作戰優勢的需要。
劉華清在1982年被任命為海軍司令員後,在海軍所屬的上海研究所啟動了一個航母設計和建造的可行性研究項目。該所建造了航母模型,並在該所 600米長的水池及江蘇省的太湖進行了試驗。1985年,劉華清要求海軍廣州艦艇學院開設航母艦長班的培訓課程(按照美國海軍的傳統做法,航母艦長通常從飛行員而不是水面艦艇指揮官中選擇)。該院的姚院長強調了開設此課程的重要性:「自二戰以來,航母作為國家的重要威懾力量,已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由於某些歷史原因,中國仍未建造航母。但是學院必須著眼未來發展,培訓出航母所需要的專家。由於航母的建造過程較長,因此我們必須做到未雨綢繆。」1992 年,該培訓班的學生開始在中國當時性能最先進的導彈驅逐艦上進行訓練。
通過土耳其海峽、被拖曳往大連的前蘇聯未完工航母「瓦良格」號。
圖:劉華清上將宴請當時的蘇聯國防部長亞佐夫元帥
航母的設計和飛行員訓練在1985年受到了重要推動。當時,中國的拆船廠購買了澳大利亞尊嚴級航母的「墨爾本」號,該艦排水量為一萬五千噸。澳大利亞政府並未反對這項交易,因為中國在那時被視為在亞洲對抗蘇聯擴張威脅的重要戰略力量。這次航母交易在兩個方面為解放軍海軍的航母研發項目提供了幫助。首先,在拆卸該航母的過程中,中國海軍的設計師和工程師們能夠親眼目睹航母是如何進行設計和建造的,在利用這些信息後,中國海軍的設計師們能夠描繪出航母的設計草圖。其次, 「墨爾本」號航母的飛行甲板仍然保存完好,並可用于飛行員在航母上的起降 (當然,由於處於靜態的飛行甲板無法讓飛行員體會到航母在海上的顛簸,因此其用于飛行員訓練的實際用途較為有限)。中國的航母研發項目一直是最高機密。 1987年,徐信上將(時任解放軍副總參謀長──譯者注)援引中國的「防禦」性軍事原則,否認中國試圖獲得航母作戰能力。
在80年代的大部分時間內,解放軍集中精力對付蘇聯在其遠東地區對中國構成的威脅,因此沒有把發展航母作戰力量視為戰略重點。蘇聯於1991 年解體後,中國的軍事戰略重點轉移至南部和東南部,即南中國海和臺灣地區。在這兩個地區可能發生的武裝衝突中,都要求中國增強海上作戰力量,因此中國開始加速實施其航母研發項目。
在90年代前半期,一直有報告稱中國有興趣從國外進口一艘航母,並以此作為其在自行研製航母之前的過渡性措施。據報導,中國政府在1992年曾與烏克蘭政府進行接觸,並表達了採購當時尚未完工的蘇聯庫茲涅佐夫級航母「瓦良格」號的願望,但這次談判沒有任何結果。烏克蘭政府實際上否認曾進行過此類談判。 1992年12月,當時的俄羅斯總統葉利欽訪問中國,據報導中國官員向其表示中國有興趣採購俄羅斯海軍排水量為4萬噸的基輔級航母中的其中一艘。雖然這些談判仍然無果而終,但如後所述,中國公司此後能夠購買兩艘基輔級(「基輔」號和「明斯克」號)以及未完工的「瓦良格」號航母。
1995 至1996年間,曾有兩個歐洲國家與中國商洽出口航母技術的事項。據報導, 1995年2月,西班牙巴讚造船廠向中國提議為其建造一艘低成本的輕型常規起降(CTOL)航母。巴讚造船廠向中國提供了兩種設計方案:一種是排水量為 2.3萬噸,總長度為221.8米的SAC-200方案;另一種是排水量為2.5萬噸,總長度為240米的SAC-220方案。這兩種航母的造價為3.5 -4億美元。按SAC-220方案設計的航母可攜帶21架採用常規起降方式的戰鬥機(如米格-29K等)。據巴讚造船廠稱,第一艘航母可在五年內交付給中國。當時,巴讚造船廠正為泰國皇家海軍建造排水量為1.15萬噸的「差克立.納呂比特」號航母,並急於在亞洲地區獲得更多的航母建造訂單。中國對巴讚造船廠的設計方案表示了興趣,雙方於1996年1月進行了首次談判。然而,據巴讚造船廠的一位談判代表在與本文作者交談時指出,中國方面看來更願意獲得該航母的設計圖紙而不願採購這種航母。
據報導,法國曾於1995年底向中國建議免費提供其排水量為3.27萬噸的「克萊蒙梭」號航母,作為交換條件,法國希望中國將利潤豐厚的該艦雷達和通信系統的升級改裝項目授予法國企業,這一建議也未產生任何結果。然而,即使西班牙或法國的提議能夠有所進展,它們在向中國提供航母時也會遇到政治上的難題,尤其是歐盟從1989年起對中國實施的武器禁運政策仍然有效。
從1997年開始,許多報刊文章都指出,中國已決定自行組建其航母戰鬥群,而不是對國外「二手」航母進行升級改裝或從國外採購新型航母。 1997年11月,據《遠東經濟評論》報導,中國政府已擱置了其搭載固定翼戰機的航母設計方案,轉而傾向於研製小型直升機航母;1999年,據新加坡《海峽時報》報導,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已撥款 25億元用於設計和建造兩艘航母,並計畫於2009年完工; 2000年,享有較高聲譽的香港中文報紙《明報》報導,中國第一艘航母將於當年年底開工建造並於2003年完工,據該報稱,該航母排水量為4.8萬噸,搭載24架戰鬥機,機型可能是從俄羅斯採購的蘇-27K(蘇-33),每艘造價為48億元(5.8億美元)。
然而,迄今為止,絕對沒有任何證據表明中國正在建造航母。
基輔級航空母艦
☆ 蘇聯航母與中國航母研製項目
如前所述,據報導中國在90年代初曾尋求向蘇聯採購航母。到2000年,中國確實已獲得了3艘蘇制航母:「明斯克」號、「基輔」號和「瓦良格」號。這些航母如何被中國採購及其採購目的一直都是令人非常感興趣的話題。
1975年,「基輔」號航母加入蘇聯紅海軍現役,這種排水量為4萬噸的基輔級航母的設計目的是為蘇聯紅海軍提供編隊戰鬥機形式的空中防護, 「基輔」號是該級航母的首艦。1978年至1984年間,另三艘基輔級航母先後服役:「明斯克」號 (1978年)、「諾沃羅西斯克」號(1982年)和「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號(1984年)。基輔級航母(蘇聯稱其為「重型載機巡洋艦」)採用常規動力,能裝載12架雅克-38鐵匠垂直/短距起降(VSTOL)戰鬥機和20架直升機。在蘇聯於1991年解體及此後俄羅斯海軍日趨衰弱的情況下,上述四艘航母都退出了俄羅斯海軍現役。
1995年,「明斯克」號和「諾沃羅西斯克」號被出售給韓國拆船廠進行拆卸。然而, 1998年6月,「明斯克」號被一家名為「明斯克航母工業公司」的中國企業以500萬美元的價格購買。但在這項交易最終達成之前,韓國拆船廠已拆卸了該航母的武器裝備、發動機和通信系統,並要求中國方面保證該艦不得用於軍事目的。「明斯克」號被拖船拖至廣東省,並在當地耗資400萬美元將其改造為一個海上博物館。2000年9月,它被拖至深圳並成為「明斯克世界」主題公園的核心景觀。遊客們在交付8美元的參觀費用後,就能登上這艘蘇聯紅旗太平洋艦隊的旗艦,並看到飛行甲板上擺放的米格-23戰鬥機、反艦導彈及其他武器系統的模型,還能通過參觀一些展覽瞭解俄羅斯海軍發展史及蘇聯的航天項目。參觀者們還能在機庫內欣賞俄羅斯舞蹈,在俄羅斯主題餐廳內就餐,並坐上航母旁公園內的一輛坦克。據香港《文匯報》稱,「明斯克世界」旨在「傳播科學知識和進行國防教育。」它在當地民眾和旅遊者中間都產生了轟動效應。
2000年5月,天津天馬拆船公司以840萬美元的價格購買了「基輔」號航母。該公司在與俄羅斯國防部簽署的協議中曾約定必須將該航母拆除。然而,天津當地政府對「基輔」號則另有打算。2000年7月,天津市有關部門組建了一個項目投資公司,旨在將該航母改造為旅遊項目。2000年11月,中俄雙方就此談判修改原合同。據該項目發展商稱,「基輔」號航母將成為「北洋休閑港」工程的一部分,包括「軍事休閑活動、博物館、展覽、娛樂公園、休息場及教育設施」。「基輔」號的整修計畫包括在艦上建立會議中心、電視錄像室、俱樂部、旅館和游泳池等。
迄今為止,令人最感興趣的採購項目是「瓦良格」號航母。它是庫茲涅佐夫級的第二艘艦,排水量為6.75萬噸,1985年在蘇聯烏克蘭加盟共和國的尼古拉耶夫造船廠下水。庫茲涅佐夫級採用常規動力,它與基輔級所不同的是可裝載固定翼戰鬥機(如蘇-27K和米格-29K等)。該級航母並未採用蒸汽彈射器,而是採用在艦首設置「跳台式」起飛甲板的方式使艦載機能實現短距起飛。隨著蘇聯的解體,「瓦良格」號於1992年初停工。蘇聯的繼承國俄羅斯無法向烏克蘭提供使該航母完工所需的經費。該艦已完工70%,但仍未安裝發動機、船舵及武器裝備。如前述,中國政府曾在1992年表達了採購該航母的意願,但當時未能完成此採購項目。
1998年3月,創律旅遊和娛樂公司以2000萬美元的價格購買了「瓦良格」號,這是一家在當時還作為葡萄牙殖民地的澳門註冊的企業,實際上是香港控股公司的子公司,在澳門沒有辦事機構。1998年11月,創律向外界展示了其將「瓦良格」號改建為一座停泊在澳門灣的海上賭場及綜合娛樂設施的計畫。該計畫有兩個方面值得注意,首先,當時的葡澳當局未收到關於在該地區建立位於航母上的賭場的申請;其次,澳門灣水域的水深過淺,無法停泊「瓦良格」號航母這樣排水量巨大的艦船。
當這項航母交易宣布後,俄羅斯媒體即指出,創律公司是在按中國政府的授意行事。中國駐莫斯科大使館迅速駁斥了這些報導。然而,香港媒體進行的調查表明,涉及購買「瓦良格」號的上述這兩家企業都與中國關係密切,創律公司的兩名負責人以前都曾是解放軍海軍軍官。1999年8月,香港 Goldspot投資公司成為創律的最大股東,而Goldspot的一位負責人的一處住址就在北京一座軍隊大院內。由於土耳其聲稱該航母會對博斯普魯斯海峽的航運構成威脅,拒絕其穿過這條海峽,由此「瓦良格」號拖至澳門的計畫被迫推遲了15個月。2001年9月,土耳其最終允許該艦穿過該海峽。「瓦良格」 號在平靜地穿過地中海和繞過好望角後,於2002年3月抵達中國北方港口大連。該艦的新主人仍然聲稱要將該艦改造為海上賭場。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