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策:寫在國、親兩黨主席訪問大陸之前

作者:作者:王策 發表:2005-04-21 01:3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這是一個溝通對話的時代,一個妥協談判的時代,在政治問題上,談總比打好。因此 ,我們讚賞國,親兩黨和中共在雙邊接觸的方式上,採取了開放的心態,擱置半個多世紀來你死我活的鬥爭,終於願意坐下來談。

既然坐下來談,那麼談什麼,怎麼談,如何能談出積極的結果來,這就是雙方必須要 考慮的問題。本人作為流亡海外的中國民運人士,願意就此共同關心的問題,提出一些思考,以供各方參考。

我想雙方會談的內容,除了經貿往來和人員交流等等之外,核心問題應該是兩岸關係 的終極解決辦法,也就是所謂的「和平統一」問題。但就目前兩岸的狀況來說,要馬上進行統一,是完全不現實的,也是不可能的。主要的障礙就是中國大陸現在實行的一黨專政的政治制度。

我認為解決兩岸關係的關鍵不是「一個中國」的原則,而因該是「一種制度」的原則。也就是說,只有在兩岸都實行了相同的民主制度的原則下,才有可能進入兩岸統一的實質性談判。中共提出以「一國兩制」的辦法來解決這一問題,根本是行不通的。因為民主和專制是水火不相容的兩種制度。一個經過多年奮鬥,終於實現了民主政治轉型的臺灣民主政府,決不會甘願把自己統一到一個專制政府之下,向獨裁者再次俯首稱臣。即使政府領導人答應了,臺灣人民也不會答應。

實質上,「一國兩制」的設計是要在制度上永遠分裂中國的計畫。這種制度性的分裂方案,就像要把一座大樓按兩種不同的材料結構來建造,一半是水泥鋼筋的結構,一半是土木的結構,如此將永遠不可能建成一座和諧一致的建築物。林肯當年說過,一座大廈如果中間被劈開,大廈就要倒坍。美國不可能在北方實行民主制,而在南方實行奴隸制。民主制和奴隸制並存,決不可能構成一個和諧的美國國家。美國的歷史已證明「一國兩制」行不通。

中國大陸當局對自身沒有應有的反省,反而在最近推出「反分裂法」,企圖以戰爭的 方式,把專制制度強加給民主的臺灣,這將是更加野蠻的做法,將為兩岸人民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中國當局首先要反省的是,為什麼臺灣人民不願意做中國人?可以說造成臺灣人民離心離德的最根本問題是大陸的不民主。從電視上可以看到,這次「3.26」反反分裂法大遊行中接受採訪的參加者,都異口同聲地說大陸不民主,不自由。臺灣已經很民主自由了,大陸還想要用導彈來打臺灣,怎麼可以接受。我想大陸當局如看不到這一點,反而進一步的要以武力犯臺,臺灣人民投奔怒海都來不及,誰還願意和你統一?打個比方說,如果你是一個謙恭有禮的紳士,向一個淑女求婚,自然有可能抱得美人歸。如果你是一個粗野的山寨大王,強搶良家女子作壓寨夫人,則小女子寧願上吊,投井也不服從,這是同一道理。

有鑒於此,我們呼籲中國當局,要想解決臺灣問題,必須要拿出誠意來,啟動民主政治改革。只有這樣才能創造兩岸和平民主統一的條件。眼前臺灣的國民黨,親民黨領導人都將先後赴大陸商討兩岸關係,這是一個很好的時機,可以就大陸的政治改革進行建議討論。當然,民進黨作為目前臺灣的執政黨,也不能落後於人。也應該積極就這方面作出相應的政策,促進大陸的民主化。

據有關報導,連戰主席有意就兩岸之間簽訂三十年「不獨不武」的和平協定進行商討。我們覺得這是一個具有建設性的構想。不過還要加上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即大陸方面要做出承諾,將設定實現民主政治改革的時間表,要在這三十年內實現民主政治轉型,達到和臺灣一樣的民主水平。如果三十年後,大陸還是堅持一黨專政,則統一免談。只有大陸三十年後實現了民主政治,為兩岸之和平統一提供了「一種制度」的基礎,才有可能進一步商討統一的具體事宜。此等條款必須明確列入條約之中。至於「一國兩制」的條款,則是絕對不能接受的。

也就是說,這和平協定應包括兩方面的精神,一是不獨立,不動武。二是不民主,不 統一。可簡單的謂之:「不獨不武,不民不統。」如果這條約只有「不獨不武」這一保持現狀的消極條款,而沒有「不民不統」的前瞻性積極條款,這到時候還是不能解決問題。

中國大陸當局說在一個中國的原則下,什麼問題都可以談,為什麼就不能談民主政治 改革問題呢?所以國,親兩黨應把握這個登陸的時機,認真的把這問題提出來,才能從根本上解開兩岸關係的死結。這才是你們這次和平之旅的意義所在。否則,你們去大陸幹什麼?

回想六年多前,本人也有過一趟赴大陸的「和平上書之旅」,向中國當局提出一個三十年民主政治改革方案,建議民意代表按比例逐步開放給黨外參選,行政首長按層級逐級地遞進直選,以三十年的時間達成中國民主政治的轉型。只是本人沒有你們榮幸,結果被中國當局「請進」監獄,蹲了三年多的大牢。我想你們這次絕不會有坐牢的風險,所以不必以我為鑒,儘管放心地提出對大陸民主改革的要求,無需自律!

如果這次中國方面真的有誠意解決兩岸關係問題,對民主改革做出承諾,達成協議,則兩岸問題,予以時間,定可和平解決。試想三十年之後,中國實現了民主政治,加上經過三十年的經貿往來,兩岸的經濟共同體業已形成,再加上歷史,人種,血緣,民族,語言,文化,習俗,宗教等等因素,雙方自有可能和平的坐下來商談如何統一的問題,如聯邦,邦聯,國協等形式都可以討論。只要給與時間,創造條件,水到渠成,自然能得到理想的結局。這正是,經過三十年的愛情長跑,山大王修煉成風度翩翩的紳士,何愁不能贏得美女的芳心。何必非要一味用強,鬥爭到兩岸血流成河,寸草不生,民生凋敝,經濟蕭條。

另外,我也希望中國大陸方面也要抓住這個機會,放下身段,順勢把民主政治改革提上議事日程。因為民主改革的事,不僅關係到兩岸關係的化解,還關係到中國大陸人民的前途和中共自身政權的生存問題。我認為中國大陸政權現在面臨著三大危機:一是內部社會危機,二是兩岸關係危機,三是國際大環境危機。

只有民主化才是化解這三大危機的唯一辦法。

從社會危機來說,中國當局由於共產黨一黨專政,造成貪污腐敗,執政無能,社會不公,貧富懸殊,人權遭踐踏,環境受污染,道德被破壞。社會動盪,民怨沸騰,而沒有民主的渠道給與宣泄。近來更出現百萬人退黨,上千軍人上訪。還有失地的農民,下崗的工人,蒙冤的百姓,上訪示威,衝突不斷。專制統治大有岌岌可危之勢。

從兩岸關係危機來看,由於中共的獨裁統治和不當的政策,造成臺灣人民的分離傾向愈來愈嚴重,獨立的呼聲越來越高。中共製定了反分裂法反而激起臺灣人民更大的反感。現在中共對臺灣是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真的是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困境。要不打的話,臺灣對專制的大陸說不,走向獨立是遲早的事。要打吧,引起美,日的軍事介入,定將導致自身政權的垮臺。

這樣說來,這第二個危機又是同第三個危機密切相關。從國際大環境的危機來說,自以蘇聯為首的東歐共產主義集團解體後,中國的共產政權,則成了以美國為首的民主國家集團的心腹大患。美國的戰略重心已從原來的歐洲轉向亞太。美國在亞太地區同日本,南韓,澳大利亞,紐西蘭,新加坡,菲律賓都有相關的軍事聯盟條約。近來又積極改善同印度的關係,並在阿富汗和中亞各國取得軍事據點。可以說以美日安全軍事條約為核心,形成了類似當年針對蘇共的北約軍事同盟,基本上完成了對中國共產政權的圍堵之勢。最近又明確的把台海安全列入他們共同關心的對象。

在西方民主國家集團看來,一個經濟上和軍事上日益強大,而在政治上堅持共產專制的中國政府,必然構成對自由世界的威脅。臺灣問題正處在專制陣營和民主陣營矛盾的焦點上。臺灣經過民主轉型後,已成為自由世界的一部分。西方社會並不認為中國進犯臺灣只是中國的內政,佔領臺灣是對美日安全防衛鏈的突破,是對國際安全格局的破壞,所以也不會允許中共去吞併它。中共一旦出兵臺灣,以美日為首的西方軍事力量的介入是必然的。這就是中共政權面臨的國際大環境危機。

那麼要化解這第三種危機,也只有中共當局主動實行民主化。只要你變成了民主的政權,國際民主社會就不會認為你是他們生存的威脅。如前東歐集團的共產國家,在民主化後都先後被接納入北約和歐盟,成為國際民主大家庭的一員。中國也只有融入國際民主社會,才有可能同國際上的民主大國平起平坐而不受歧視。前些日子,中國的外長抱怨說歐盟對中國的武器禁運是對中國的歧視。那你要問聲自己,人家為什麼要歧視你?因為你不民主,你的政治制度落後。你拿到更先進的武器,就會構成對民主陣營更大的威脅。一旦中國民主了,人家還會歧視你嗎?像羅馬尼亞這樣的窮國,民主化後也被接納為歐盟成員國,何來歧視?一旦中國民主了,出現美中日三國軍事同盟也不是不可能的事。那時候美國還會反對歐盟解除對中國的武禁嗎?所以,中國要化解這第三種危機,想要在國際社會裏和平崛起,也只有走民主化的道路。

總之,中國大陸當局現在正面臨著三大危機,處於歷史的轉折關頭。社會矛盾之激化,兩岸關係之困境,國際大環境之圍堵,都不允許中共政權再繼續專制下去。它必須對民主或專製作出明智的選擇。如果走民主化的道路,這三種危機都可以逐步一一化解。如果堅持走專制之路,則必然導致戰爭,自身政權的滅亡和疆土的分崩離析,使中華民族再遭浩劫。可以說,民主與專制的選擇,即是戰爭與和平的選擇,也就是生與死的選擇。何去何從,望大陸的當政者深思!(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最新文章
更多最新文章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