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司法部9日公布的部分解密報告顯示,其下屬的聯邦調查局(FBI)在「9.11」事件前掌握了一些線索,但沒有予以重視,導致至少錯失5次逮捕兩名劫機犯的機會。
良機不抓
「9.11」事件後,美國司法部監察長格倫.法恩(下圖)應聯邦調查局局長米勒要求,對FBI情報工作展開調查,並於2004年11月完成了這份長達371頁的報告。由於報告的很多內容仍屬機密,報告中有關一名恐怖嫌疑人的115頁內容仍然沒有被公開。
報告說,美國當局本應該抓獲劫持飛機撞向五角大樓的兩名「基地」組織成員納瓦夫.哈茲米和哈立德.米達爾。然而,「FBI那時沒有展開緊急調查,也沒有予以高度重視」。
在其中一起失誤中,一名FBI特工在「9.11」事件前兩個月發出警告說,「基地」組織頭目本.拉丹已派遣人員前往美國接受飛行訓練,為劫機作準備,但FBI仍未予以充分重視。
美國司法部長阿爾韋托.岡薩雷斯把錯失良機的原因歸咎於體制不健全。
知情不報
9日公布的報告內容與白宮「9.11」事件調查委員會去年發表的最終調查報告和國會2002年的聯合調查相呼應。相比之下,這份報告則提供了更多細節。
報告披露,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和FBI「基地」組織聯合調查組中的多名CIA僱員和4名FBI探員,於2000年1月5日截獲了多封剛剛發出的電報,內容包含大量劫機犯米達爾活動的信息,其中提到他正在轉移藏身地點,而且擁有美國簽證。不過,調查人員沒有把這些情況上報FBI。
10天後,哈茲米和米達爾就出現在洛杉磯。FBI再次錯失了阻止兩名劫機犯的機會。
監控不力
美國國家安全局監聽到的通話記錄顯示,「基地」組織成員計畫前往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開會,而米達爾就出現在吉隆坡會議上。因此,米達爾受到了CIA的嚴密監視。
報告寫道,到達美國之後,哈茲米和米達爾居住在聖迭戈市,他們本應該受到FBI的一些監視,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按照報告的說法,這兩名沙特男子從一名長期為FBI提供情報的線人處租了一個房間。這名線人立即向接頭的FBI探員報告了兩人的名字,但此後這名探員卻沒有雷厲風行地採取行動。
此外,哈茲米和米達爾還資助了在聖迭戈市定居的沙特人奧馬爾.巴尤米,此人曾受到FBI監視。事情追溯到1998年,當時巴尤米居住的公寓管理員向FBI報告說,巴尤米收到過一只可疑包裹,他的浴室內放有可疑金屬絲,而且週末經常與中東地區的人來往。
直到2001年8月末,FBI才得知哈茲米和米達爾已經抵達美國。「9.11」事件發生當天,FBI特工再次對兩人展開搜捕,然而「直到襲擊事件發生時都沒有找到他們的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