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F/A-18C「大黃蜂」戰鬥機準備在「小鷹」號航母上降落。
上萬人參演,規模很大
美太平洋司令部負責進行的「聯合海空」演習為年度軍演。此次演習中,太平洋司令部下轄西太平洋地區駐軍的主要海空軍部隊1萬多人都參與了演練。
海軍方面,駐守在日本橫須賀海軍基地的美「小鷹」號航母戰鬥群悉數出動。該戰鬥群是美國海軍力量中規模最大、攻防能力最強的航母編隊,除擁有「小鷹」號航母和駐紮在日本厚木基地的第五艦載機聯隊外,還包括由「柯蒂斯.威爾伯」號、「菲茨傑拉德」號等驅逐艦組成的第15驅逐艦中隊,這些軍艦都裝備有先進的「宙斯盾」系統,可為美軍提供導彈攻擊的早期預警偵察。此外,「小鷹」號航母戰鬥群配屬的「加里」號導彈護衛艦、「錢瑟羅斯維爾」號巡洋艦、「道爾」號大型中速滾裝船、「路易斯.華傑」號預置艦和臨時調來的「拳師」號兩棲攻擊艦以及第七艦隊的巡邏和偵查部隊也都參與了演習。此外,還包括兩艘潛艇。由於美國海軍「洛杉磯」級攻擊型核潛艇「聖菲」號 9日從母港珍珠港出發前往西太平洋,因此預計其中一艘應當屬該型潛艇。
空軍方面,駐守在沖繩嘉手納空軍基地的第5航空隊第18聯隊和駐守在關島的第13航空隊部分部隊共同參加。第18聯隊是美空軍駐海外規模最大的空軍聯隊,也是惟一沒有在美國本土駐紮的空軍聯隊。該聯隊以維持地區空中優勢為主要任務,是美太平洋空軍第一個完全配備F-15戰鬥機的聯隊。
此外,最值得注意的是,該聯隊還擁有太平洋空軍惟一的空中加油機中隊,負責對太平洋空域的美國空軍飛機進行空中加油作業。
海軍陸戰隊方面,駐守在沖繩普天間的海軍陸戰隊第3陸戰遠征部隊第1陸戰航空聯隊也參加了演習。
重在聯合作戰,要靠機動性取勝
據報導,演習主要是為了提高美軍不同軍種間的協同作戰能力,重點強調聯合作戰。演習中,各軍兵種的界限被打破。如第五艦載機聯隊的戰機與美空軍和海軍陸戰隊的戰機共同執行空中機動、空中遮斷、對艦攻擊等任務。空軍第18聯隊F-15戰鬥機的飛行員還與艦載機部隊和海軍陸戰隊的飛行員交換戰機駕駛,擴充飛行員的飛行經驗。「拳師」號兩棲攻擊艦還負責為海軍陸戰隊第1陸戰航空聯隊的「鷂」式飛機提供保養和維修。
航母戰鬥群指揮官麥克萊恩說:「我們模擬戰爭所涉及的所有方面。」據悉,演習計畫中的大部分空中目標可以簡單歸結為:在機動性上超越敵人,擊毀目標。為實現這個目標,飛機養護人員必須快速工作,因為每架飛機返航後,只有30到45分鐘的時間進行保養和加油,然後準備再次升空。「小鷹」號上的F/A-18「大黃蜂」和「超級大黃蜂」艦載機飛行員一般每天飛行一到兩次,大約2到4小時。11 日的演習中,「小鷹」號的甲板就像艦載機的傳送帶,軍機以約一分鐘一架的頻率連續降落。即使在溫和的天氣,飛機排放的灼熱尾氣也讓人備感煎熬。相形之下,去
伊拉克執行短期任務似乎愜意得多。
演習幾大意圖
「小鷹」號艦長麥克納米說,這次演習展示了美國向盟國提供支持以及維護西太平洋穩定的承諾。有分析指出,從此次大型軍演所處的背景來看,美國想傳達三方面信息:首先,對中俄進一步加強合作的趨勢進行遏制。在美國的國家安全戰略判斷中,中俄一直被視為「潛在的競爭對手」。中俄在政治和軍事領域合作水平的提升,引起了美國的擔憂。有美國媒體稱,中俄聯合演習可被視作是兩國對美國在亞太地區擴張影響力的一種警告。因此,美國希望用軍演對抗軍演的方式展示自己的軍事力量,弱化中俄軍演可能帶來的影響,繼續把持亞太地區事務的主導權。美軍《星條旗報》11日指出,關島作為美軍在亞太地區的戰略支撐點,強化其與駐日美軍之間的協同,可使駐守在西太平洋地區的美軍更有效地應對目前日本西南部地區的不穩定狀態。《華盛頓郵報》12日分析稱,中俄軍演在日本西北部海域舉行,美軍「聯合海空 2005」演習在日本東南海域實施,兩場演習時間僅差幾天,不能不讓人產生聯想,同時也凸顯日本在美軍事戰略中的地位。
其次,凸顯介入釣魚島問題的「興趣」。此次演習分別在兩個地點展開,一個是在關島附近,一個是在沖繩附近。近期,美軍介入釣魚島問題的企圖越來越明顯,日本方面已經宣布將於明年 1月同美軍就西南島嶼防禦問題展開「山櫻」指揮所演習,該演習就指向釣魚島。美軍此番在靠近釣魚島的沖繩附近海域進行演習,意圖更加明確。據悉,在美軍管理琉球期間,釣魚島列嶼中最東北端的黃尾嶼與赤尾嶼由於靠近美軍駐沖繩基地,而被設定為美軍的「靶島」和爆破場,納入了美軍的訓練空域和水域的管理範圍,並成為「禁航區」。除美軍飛機外,任何飛行器均不得進入。目前,此「禁航區」仍然存在,已達半世紀之久。從地理位置看,釣魚島地處西太平洋第一島鏈,西臨臺灣、北接東海,戰略位置重要。更為關鍵的是,釣魚島附近海域蘊含著豐富的油氣資源,讓美國覬覦已久。2004年7月,美國國務院表示,對中日兩國在釣魚島和東海能源問題的立場均不滿意,準備提出一套全新的解決方案,擺出一副「裁判者」的架勢。
再次,與臺軍的演習進行呼應。每逢臺軍進行大型軍演之際,美軍都會在附近海域也進行演習,一方面是為了對中國大陸保持警惕,避免因臺軍的「擦槍走火」而引起大陸的過度反應;另一方面,也對臺軍軍演起到示範效果。在臺軍演前期,臺灣當局都會鼓吹美軍也會同期舉行演習,似乎是指美軍在「保護」臺灣,以達到欺騙民眾的效果。目前,臺軍的「漢光」年度軍演已經進入關鍵的實兵演練階段,美軍也相應地進行「聯合海空2005」演習。
與此形成對比的是,日本媒體對這樣大規模的軍演報導很少,只有共同社的網站上有一條不足100字的小消息,稱「駐沖繩美軍嘉手納基地方面4日宣布,將於本月7日至13日間在沖繩近海上空進行由美國海軍及海軍陸戰隊的飛機參加的聯合訓練。屆時將有戰鬥機、空中加油機等30架飛機從其他美軍基地飛往嘉手納基地參加訓練。」另一方面,不少日本媒體對即將舉行的中俄軍演的報導卻不惜篇幅,紛紛猜測軍演針對誰、威脅誰,既有背景追蹤,又有深度分析,關心程度遠超過對美國軍演的熱度。
軍演成為鬥爭手段
軍事演習的意義如今已不再侷限於軍事訓練,而是已成為國際軍事鬥爭的一個有效手段。演習作為一種「非戰爭軍事行動」,可以充分顯示武力、通過軍事威懾來達到政治意圖。因此,美軍在全球頻繁進行軍演,每年各種演習和行動多達上千次。就在 「聯合海空2005」演習進行的同時,美軍還在巴拿馬和文萊分別舉行了演習。
隨著美國軍事戰略重心向亞太地區的逐步轉移,美軍在亞太地區軍演呈現出規模越來越大、參演國家越來越多、次數越來越頻繁的趨勢。美國通過與盟國或准盟國的軍事演習不斷鞏固其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基地,繼續強化「前沿存在」的既定戰略,軍事演習已經成為美國推行新霸權的舞臺。就像「小鷹」號發布的新聞稿所說:「演習旨在強調美軍在該地區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