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5-10-05 07:34:00作者:
北京大學考古系教授李水城和美國學者在最新一期《美國科學院學報》上聯名發表文章,證明在三千年前或更早,中國的三峽地區存在過一個大型的制鹽基地,這是迄今發現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制鹽場。
該遺址的特點是:一,延續時間長,從新石器晚期直到近現代,綿延四千餘年;二,從地層堆積看,有些年代出土陶片的數量比較多;三,發現作坊基址,與人類的聚址明顯不同;四,發現滷水槽遺蹟,在坑的四壁發現鈣化物和火燒痕跡。
記者今天從北京大學瞭解到,此項研究最早可追溯到一九九四年,當時北京大學考古系承擔三峽水庫忠縣淹沒區地下文物的保護髮掘論證,李水城教授帶隊多次調查中壩遺址,意識到該遺址與古代制鹽業有關。一九九九年初,北京大學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考古學家前往中壩考察,研究表明,中壩遺址出土的制鹽陶器外層不含鹽而內層含鹽,從而排除了鹽分來自地下其他物質的可能。
根據歷史上四川一帶一直有重要的鹽業生產的史實,以及東周時期楚國與三峽地區有模糊聯繫的史料記載,兩國學者認為,楚國當時離產鹽地都較遠,而三峽地區是距其最近的產鹽地。中壩連接長江上游和中游,如果能夠肯定中壩遺址與制鹽業有關,就能推測當時當地人如何與別國發生關係,遠古時相對偏遠的中國南部內陸地區如何通過鹽的貿易與長江中下游地區發生聯繫,鹽業貿易如何促進了國家統一。
近年來,古鹽業研究一直是國際考古界的熱點。在英國、德國、菲律賓等地都曾有重要的鹽業考古發現。中國的鹽業考古剛剛起步,但近年來的考古發現和研究成果已引起國際學術界關注,將於明年在德國召開的世界鹽業考古大會已確認將以中國的發現和研究作為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