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想當年馬家軍
如果沒有當年的「馬家軍興衰史」,也許今天的「孫案」很難找到一個對比案例。不過只需要簡單對比一下,也許孫英傑與王德顯的故事會變得非常簡單。中國體壇的畸形師徒關係,幾乎是如出一轍的痕跡:為師的手段多是「刻苦勤奮」加上簡單粗暴的管理,為徒的多是從農村走出,基本沒有接受過文化教育但絕對能吃苦耐勞的貧寒子弟。在沒出名的時候,尚能因為共同的奮鬥目標而相濡以沫,但在成名之後,面對紛沓而至的榮譽特別是金錢,所有的問題都會暴露。尤其是因為師徒二人(或者一個團隊)都缺乏文化素質底蘊,大多的結局都是最後撕破臉皮,以悲壯開局,以輝煌登頂,以醜聞結束……
對比關鍵詞.培養模式
馬俊仁當年從東北起家,手握一大把中長跑苗子,並憑藉在1993年斯圖加特上的一炮走紅,打下了「馬家軍」的名頭。而且馬俊仁在整支隊伍中具有絕對的權威,亦師亦父。而且「馬家軍模式」絕對是中國體育的一個新現象,即在這個團隊中,真正的焦點人物並非創造成績的運動員,而是「教父」馬俊仁,無論是面對領導、媒體還是社會公眾,馬俊仁都是絕對的「代言人」。
在孫英傑和王德顯的「師徒關係」中,孫英傑同樣是王德顯一手培養的優秀隊員,甚至在王德顯入主中國田徑隊中長跑和馬拉松教練組後,「王家軍」的說法也橫空出世。同樣孫英傑作為近年來最優秀的中長跑運動員,曝光率卻遠不如自己的教練王德顯。她從訓練比賽到生活的一切都被籠罩在教練的控制之下,甚至都是一直吃住在教練家中。
對比關鍵詞.利益糾葛
「馬家軍」最終分崩離析,主要原因就是馬俊仁掌握了這個團隊所創造的幾乎全部「利益」。據統計,馬家軍從成立到最後的瓦解,各種比賽獎金獎品、社會獎勵以及贊助,包括馬俊仁兩度賣出「補藥配方」,「盈利」超過4000萬人民幣。不過這些錢絕大部分都被馬俊仁所控制,只有一小部分被分發給運動員。最終王軍霞、劉冬和張林麗等老隊員在屢次要求分錢未果後,集體「兵變」出走,最終導致了「馬家軍」的覆滅。
同樣是中長跑項目,同樣是發生在東北地區,甚至主角都是一位並非科班出身的「中學體育教師」與一幫出生貧寒的農家閨女,最終還都歸結到「利益糾葛」中,「馬家軍」和「孫案」是否是兩個「同途同歸」的故事?
對比關鍵詞.體罰毒打
毒打!體罰!來自父母的控訴!
孫英傑母親「他毒打我女兒兩個多小時,養傷養了一個多月」的爆料,與當年王軍霞父親險些因為馬俊仁毒打自己女兒而大動干戈何其相似?在那部著名的《馬家軍調查》中,作者曾經詳細描述了,馬俊仁因為「王軍霞在領導面前不給自己臉」,就兩記大耳光扇得王軍霞找不著北。至於平時訓練中的動輒打罵更是家常便飯,王軍霞回憶在馬家的日子時也曾表示,自己很多次忍受不了暴打而逃跑,「他追不上我,所以一打我就跑」,但是「更多的隊友在他打時都不敢跑」。
很難想像,孫英傑的母親會無中生有誣陷王德顯,唯一的解釋是,「興奮劑事件」到「鬧劇官司」,再到最後難以改變的禁賽結局,反而成了孫家與王德顯「撕破臉」的契機,事情已淪落至此,拿回屬於自己的最重要,過去該忍受的一切,現在已經沒了忍受的必要……
誰在導演悲劇?
同為師徒他們很健康
孫英傑擁有一張淳樸的臉,甚至在這張臉上你無法找到任何與「26歲」這個年齡相關的痕跡,而且這張臉上也找不到太多我們習慣標準中的「女人味」。
但在中國體育的領地裡,像孫英傑一樣普通得過分的面孔實在太多,沒出名之前的王軍霞和邢慧娜如此,大多需要付出純粹的艱辛體力勞動的體育項目,比如田徑、體重、柔道等等,我們能見到太多類似的面孔,他們大多來自農村,原本注定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一輩子最大的夢想可能是去一趟諸如鐵嶺這樣的「大」城市。
但當他們有機會走出山溝,成為城裡人,甚至可以出國,可以成為明星,他們所願意付出的,他們所能承受的,絕對超出我們的想像。所以才有當年的馬家軍弟子被馬俊仁一把扯出「嚴禁穿戴」的胸罩而默不作聲,才有孫英傑因為索要一點原本屬於自己的獎金給老爹治病而遭到毒打,養好傷後還乖乖地回到跑道上。
也許現在的王軍霞-----瀋陽「健康跑俱樂部」董事長王女士,可以教會孫英傑很多東西:首先你是一個人,然後你才是一名運動員,你應該得到你自己應得的東西,你有權利選擇自己的生活而不是逆來順受。你可以愚昧一時,但不能愚昧一世。
幾十年來,中國體育在製造榮譽的同時,也在不斷製造悲劇。在無數的冠軍獎盃背後,在整個社會文化教育體制尚不健全的情況下,犧牲了無數人的青春和尊嚴。
社會需要進步,需要更健全的制度,惟其如此,悲劇才會最大程度的被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