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陶器的出現和使用,食物的炮製不僅限於「火匕燔肉」和「石上燔谷」,烹調方法日益多樣化,食物的味道也更加可口。此時期還出現了酒,在《呂氏春秋》中就已有「儀狄作酒」的記載,但最初只限於糧食作物和果實自然發酵而成的酒,此後又出現了複合成分的食用酒和藥用酒。
商代的大臣伊尹改革了烹飪器具,併發明瞭羹和湯液等食品,開創了煮食和去渣喝湯的飲食方法。公元前5世紀的周代,出現了專門掌管飲食營養保健的「食醫」。此後,醋、醬、糖、豆腐等調料及食品也相繼出現。
戰國時期的《內經》是我國第一部醫學理論專著,《素問.五常政大論》主張:「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書中高度評價了食療養生的作用,也是食療養生理論的重大進步。
東漢名醫張仲景治療外感病時服桂枝湯後要「啜熱稀粥一升余以助藥力」,在服藥期間還應禁忌生冷、粘膩、辛辣等食物,可見其對飲食養生及其輔助治療作用的重視。
隋唐時期有很多食療專著問世,如孫思邈的《千金要方》卷二十六專論食治,他主張「為醫者,當曉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治之,食療不癒,然後命藥」,體現了「藥治不如食治」的原則。此後的《食療本草》、《食性本草》等專著都系統記載了一些食物藥及藥膳方。宋代的《聖濟總錄》中專設食治一門,介紹各種疾病的食療方法。宋代陳直著有《養老奉親書》,專門論述老年人的衛生保健問題,重點談論了飲食營養保健的重要作用。元代飲膳太醫忽思慧編撰的《飲膳正要》一書,繼承食、養、醫結合的傳統,對健康人的飲食做了很多的論述,堪稱我國第一部營養學專著。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收載了穀物、蔬菜、水果類藥物300餘種,動物類藥物400餘種.皆可供食療使用。此外,盧和的《食物本草》、王孟英的《隨息居飲食譜》及費伯雄的《費氏食養三種》等著作的出現,使食療養生學得到了全面的發展。
現在,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愈發重視飲食的科學性與合理性,意識到健康的飲食結構不僅能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合理使用更能祛病強身。通過現代營養學研究,認為傳統飲食與人體所需的營養結構有很多不謀而合之處,進一步證實了中醫食療養生的科學性。近年來,中醫食療學的研究人員不斷豐富和擴充食療養生的內容,使之因其「道法自然」的妙處而日益受到海內外人士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