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思科(Cisco)、古狗(Google)、微軟(Microsoft)以及雅虎( Yahoo)的主管們爭辯道,正因為他們在中國,中國才在變得更好,中國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能夠獲得更多的信息,表達更多的思想。
美國新聞週刊近日發表署名文章指出,雙方的論點都有道理。如果美國的網際網路公司被迫完全撤出中國市場,結果將是得不償失。但是,中國的確正在設法對美國科技公司的價值體系施加影響,而這種影響將對網際網路的走向產生意義深遠的負面效用,不僅是在中國,全世界也不會倖免。
文章指出,中國政府試圖阻止其國民接觸政治上敏感的信息的努力讓世界上所有的獨裁政權為之嫉妒,但是,長期而言,這樣做並不可行。龐大的信息量、網際網路本身的架構問題以及並不糊塗的網民已經使中國的監管機構焦頭爛額。中國政府的官員非常清楚這點,這也是為什麼政府越來越依賴私人公司來完成這些「髒活」-- -封鎖言論、上報某些網民的個人信息。中國防火牆長城並非政府唯一的武器,服從於其制定審查制度的公司才是最有效的監管媒介。
實際上,私人公司已經開始在中國充當監管的角色。搜索引擎對搜索結果進行限制;網吧收集顧客的個人信息;電子郵件提供商上交顧客的帳戶信息;博客提供商通過技術上處理禁止顧客發表政府認為敏感的文章。為了在中國做生意,所有的網際網路公司都在將審查制度嵌入他們的商業模式。只要政府尋求控制人們在網上的所看和所言,這種現象將繼續存在。只要審查者和市民的貓捉老鼠遊戲繼續進行,美國科技公司就仍然是北京的目標。
世界上至少有30個政府正在尋求對網路進行控制和監管,如伊朗、沙特、葉門、越南和緬甸等國家。但是,沒有一個國家能夠達到中國在監管上的技術和管理水平。因此,監管技術成為中國一項頗受各國歡迎的出口品一點都不令人感到驚訝。中國研發的網路監管技術和軟體目前在越南和伊朗等國廣泛運用。
文章最後提到,中國向世界證明監管制度是有效的:中國已經建立了一種成功的模式。通過這種模式,政府和商家可以合作對一個國家的網路進行有效地監管,而這種模式可以在任何國家運用。如果不小心,民眾某天起來可能發現,他們在網上的所見和所為要取決於其所居住的國度,網際網路不再是無國度的,資源並不能全球共享。
同時,美國的科技公司也會發現他們將沒有什麼好賣的,因為網際網路已經失去了原有的價值。除了道德上的考慮,這個產業長期商業上的成功與否其實取決於這些公司今天的所作所為。
新聞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