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奪取天下好比摘人參果,你想吃,他想吃,大家都想吃,於是大家都想方設法捷足先登,爭取優先權。
得了天下,做了皇上,就好比人參果到口。可是這果子不僅可口、長壽,而且今生今世吃也吃不 完,它可供子嗣世代享受,以至無窮。如此說來,人生易老而人參果不老,打天下的帝王君主不可能長命不衰,那麼這使帝王享用不盡的王位就得傳給後代兒孫。可 古代帝王妻妾成群,兒孫也就多,而王位只有一個,到底傳給誰,這一點不同帝王各有標準,但最要緊的,一是要傳給自己最喜歡的、自己認為最可靠的人,二是要 傳給有能力保住這位子的人。為此,帝王們為這傳位問題同樣需要運籌算計。
人世間有各色人等,而各色人等又各有各的才幹。才能分為多種,或有文韜,或有武略,然而作為政治家,特別是作為皇位繼承人,那選擇的標準恐怕主要是政才。
比如魏武帝曹操,起初最愛小兒子曹沖。這曹沖也確實聰穎早慧,他7歲用船稱像,語驚四座。9 歲時巧用計謀,救了御馬官一條性命,也史上留名。可惜神童早逝,這使父親曹操大傷其心。曹沖死後,魏武帝曾一度把立嗣之心轉移到文才頗盛的曹植身上。可這 曹植終因缺乏「深自砥礪」的工夫和「矯情自飾」的韜略,眼瞅著這太子寶座被哥哥曹丕不費吹灰之力給搶走了。想來以曹操的聰明和機詐,不會識不破曹丕在自己 面前玩弄的小小把戲,但曹操心裏十分清楚,曹植雖然文才過人,可他的桀驁不馴和瀟灑倜儻絕對守不住那眾人覬覦的王位。曹操從自己一生的政治經驗中得出一個 結論,要想穩坐天下,必不可少的就是喬裝打扮自己,要比別人做事更隱蔽,更多幾個心眼,這是曹操對兒子的政才要求。而曹丕就具備這樣的條件。後世許多文人 墨客常對曹操不立曹植大發感慨,殊不知曹操掌握的是政治家標準,在這個問題上他不需要文人的理解。
與曹操立嗣選擇的堅定明確相比,漢高祖劉邦實在有點相形見絀。嫡長子劉盈的軟弱儒文,劉邦比 誰看得都清楚,作為一個創業皇帝,他本也知道自己需要怎樣的接班人,所以他打心裏喜歡與他性格相同的趙王如意,而不喜歡曾一度打算廢掉的太子劉盈。但由於 他的態度不如曹操明確,手段也不如曹操強硬,再加上呂后竭盡全力阻撓,致使劉邦的願望沒有能夠實現。這一問題處理中出現的偏差和失誤,常常使後人不禁扼腕 嘆息。試設想,如果當初劉邦當機立斷改立趙王如意,疏遠外戚呂氏,那後來呂后的肆意專權和呂氏的篡權作亂還會發生嗎?可是歷史沒辦法假設,事情就是這樣發 生了。這中間呂太后聽從張良的主意請來「商山四皓」,為阻止劉邦改立太子起了最後的決定性作用。故事頗有意思,一併敘述於此。呂后對劉邦改立太子的想法既 清楚又擔心,但卻不知怎麼辦才好。左右為難之際,有人向呂后建議,說:「張良很有謀略,皇上又很信任他,不如求他想想辦法。」張良是很瞭解劉邦的人,他知 道此事已在劉邦心中醞釀了很久,僅靠口舌爭辯是不可能使劉邦改變主意的,因此他就建議呂后去請「商山四皓」。因為此時天下已經平定,於安邦治國有用的人才 大都被劉邦起用,只有東園公、角裡先生、綺裡季和夏黃公由於劉邦對人輕慢無禮,一氣之下逃入商山,發誓終身不做漢臣。此時如果能請他們四位出山,明確站在 太子劉盈一邊,那麼劉邦就一定會取消改立太子的念頭。呂后聽了張良的話,就派人厚禮卑辭去請四皓。漢十二年,劉邦打敗英布回到京城,病情一天天加重,而改 立太子的念頭也越發堅定。一次宴會上,太子劉盈陪侍劉邦,四皓也隨太子進了皇宮。4個人年齡都在80歲以上,個個鬚髮盡白,衣冠嚴整。劉邦看到這四個陌生 面孔問道:「你們四個人是幹什麼的?」四皓一一上前報上姓名。劉邦聽後大吃一驚,說:「我尋找你們多年,你們棄我而去,現在為何要和我兒子在一起?」四皓 說:「陛下輕慢士子,隨便罵人,我們不願受辱,所以就隱居了。現在聽說太子為人仁愛孝敬,恭謹知禮,天下人沒有不願意為太子效力的,所以我們也就輔佐太子 來了。」劉邦聽四皓這麼一講,只好徹底打消改立太子的念頭。但事實上,商山四皓這次可真是幫了個大倒忙。毫無疑問,沒有劉盈的上臺,也就不會發展到後來呂 後及呂氏集團的為非作歹。
看來,帝王選擇接班人,其標準只能是政才。沒有政才,其他才能都派不上用場。中國歷史上出過 不少有名的才子皇帝,像南朝梁氏諸帝,唐明皇,特別是那以寫詩填詞而著稱的南唐二主,都是因為其文才、詩才而妨害了其政績。本來是個不錯的文人、藝術家, 卻偏偏強人所難讓他去做皇帝,這豈不既害了國家社稷,又害了他本人。如此想來,我們還是認為曹操做得對。他本人是個多面手,既是詩人,又是學者,但歸根結 底他是一個出色的政治家,他選擇接班人的眼光和標準更顯示出他超出常人的智慧。
2.棋看兩步
稍懂弈道的人都明白,下棋時每落一子至少要看到下面的兩步以上。同理,有遠見的帝王為皇室的 長治久安考慮,在立嗣問題上常常想得很多,他們不僅慮及子輩,而且對孫輩也常常打定算盤,晉武帝司馬炎就是如此。司馬炎的兒子司馬衷是個白痴,智商極低, 在皇帝位子上鬧出不少笑話,歷史上最有名的是,臣下向他報告說某地因遭荒年百姓多被餓死,他卻反問百姓「何不食肉糜」?這樣的皇帝一遇政事便束手無策,那 是可想而知的。但這白痴父親卻有個聰明過人的兒子,叫司馬遹。一次宮中失火,晉武帝司馬炎登高觀望,年僅5歲的司馬遹硬拉著皇帝爺爺躲入房中,說:「救火 時倉猝之間,秩序混亂,皇上不可輕易暴露,要防備不測之事發生。」這話出自一個5歲小兒之口,可真是天生的皇帝坯子。司馬炎就是考慮到傻兒子繼位之後便是 這個聰明的孫子繼位,所以,為長遠計,就決定由司馬衷做皇位繼承人。但是,司馬炎死後,司馬衷的妻子賈氏心狠手辣,由於司馬遹非賈氏所生,所以賈氏先下手 為強,捏造罪名,陷害司馬遹致死。此後諸侯討伐賈後,致使晉朝釀成連續16年之久的「八王之亂」。西晉傾覆,晉武帝司馬炎的計畫未能實現。賈後干政,葬送 西晉,這是晉武帝始料不及的。但他越過子輩,把自己的希望寄託在更遠的孫子身上,也不能不說是用心良苦了。
明太祖朱元璋與晉武帝司馬炎出於同樣的想法,只是他把希望寄託在孫輩的想法直截了當地予以實 施了。朱元璋把帝位越過包括燕王朱棣在內的眾多兒輩,直接傳給了孫子朱允炆,很明顯這一舉動不是因為一時愛憎,而是為長遠打算和考慮的。儘管朱允炆僅在位 4年就被燕王推翻,沒能用事實證明太祖與常人立嗣方法不同的正確性,但我們仍不得不正視古代帝王為永保江山,由司馬炎、朱元璋們提供的一個新思路。思路的 成敗由多種因素構成,而思路本身卻是一個永在的事實。
3.品行第一
在吸取歷史教訓的基礎上,隋文帝楊堅對立嗣問題的考慮更加週到,顧忌也更多。首先,楊堅自覺 地不與宮妃們生兒育女,只是有計畫地和獨孤皇后生有五子。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前世天子,溺於嬖倖,嫡庶分爭,遂有廢立,或至亡國;朕旁無姬妾,五子同 母,可謂真兄弟也,豈有此憂邪!」之後,五子雖出同母,但楊堅堅持長幼有序的規矩,先立長子楊勇為太子。後來見楊勇個人生活上不像自己那麼檢點,後宮多女 寵,就果斷改立「不近女色」、生活儉樸的次子楊廣為太子。當然,隋文帝楊堅的不近女色是有他個人苦衷的。據載,楊堅稱帝后曾愛上後宮中一位佳麗。楊堅召幸 過幾次,後來這消息傳到獨孤皇后耳朵裡。一次獨孤皇后趁楊堅不在時派人殺掉了這位薄命女。文帝事後得知,他悲不自勝,單騎馳出宮門,逕向荒郊野外跑去。後 經尾隨而來的大臣高幹、楊素等人苦苦相勸,楊堅才在「我貴為天子,而不得自由」的喟 嘆聲中重返皇宮。物極必反,有為有志者常能做出一生中最不願做的事情,日後楊堅的輕戀情、重 社稷就是這樣一個情結。經過這次情感磨煉,楊堅在日後統一天下的很長時間裏,始終保持著克己儉樸的個人生活準則。自然,選立太子他也堅持以此為重要尺度, 廢楊勇改立楊廣時,他就是這麼考慮的。隋煬帝楊廣身後為萬人唾罵,是家喻戶曉的荒淫無道的壞皇帝典型,但在他被立為太子的時候,楊廣不僅不近女色,厚以待 人,生活節儉,而且天賦甚高,文筆極好,統兵將將無所不能。他不滿20歲時就做了行軍元帥,指揮由六合一方面的軍隊,節制其他各方面軍事長官,連宿將楊素 都受他管轄。人是受各方麵條件制約和影響的,隋煬帝也不例外。文帝楊堅選立楊廣為繼承人,無疑是經過反覆考慮的。隋煬帝后來斷送隋王朝,並不能因此就斷定 隋文帝楊堅擇非其人,隋文帝在立嗣問題上仍然顯示出他不同於常人的心術。
立嗣問題上,古代帝王們常常把品行放在第一位,這在我們這個道德冠天下的國度裡實在是不爭的事實。此種事實完全應該當做一般現象對待,所以例子便不用多舉了。
4.排除宗室之外的威脅
皇帝選立太子,對入選對象有種種要求,因為這關係到千秋萬代的基業問題。但立嗣也往往受各種 條件制約,有心計的老皇帝不僅注意太子本人的自身條件,而且對太子身邊的顧命大臣也要選配得當。一個好漢三個幫,將來太子要掌管天下,身邊的忠臣良將智多 星雖不能少,但對有可能對幼主造成威脅的也必預先除之而後快。像唐太宗李世民,起初把長子李承干立為太子,誰知這李承干繼承娘舅突厥氏的粗魯野蠻的種性, 剽悍不馴,他在幾乎所有場合都穿突厥服,行突厥禮,說突厥語,行為放蕩不羈。後來竟發展到勾結叔叔元昌等人密謀造反,事發後被貶為庶人,徙往邊地黔州。除 李承干外,唐太宗喜歡的另一個兒子是李泰。貞觀二年,唐太宗封李泰為越王,揚州大都督,十一年加封為雍州牧,左武侯大將軍。之後,唐太宗又給過李泰許多榮 譽。照常理髮展,在李承干被廢後,李泰的立嗣當不成問題。可是半路上又殺出程咬金,李泰雖然聰明英武,但耐心差了點兒,沒等到帝位到手,就犯罪被貶為東萊 郡王。兩次立嗣失敗,對唐太宗打擊頗大,於是由剛強轉柔弱,這次他改立的是以寬仁著稱的九子李治。
唐太宗立嗣標準的改變,頗能說明前面「品行第一」中討論的問題,選才和選德可以並行不悖,但事實上,選才易出背叛者,選德又導致無能者執政,這真是帝王擇嗣的二難。
以太宗的為人,他所喜歡的應是「英果類我」者,而李治的懦弱在立嗣之後不久就被太宗發現了。 但經李治的舅父、老臣長孫無忌的勸說,李治最終還是做穩了太子。太宗不再易儲,又要穩保帝業,所以他就不能不在輔佐大臣身上下工夫。想來想去,覺得寵臣李 世績於心計又忠於朝廷,是再合適不過的人選。這李世績原來並非唐室舊部,他原本也不姓李。《隋唐演義》裡的徐茂公,就是後來的李世績。徐茂公原名徐世績, 曾是瓦崗軍首領翟讓的部下,翟讓被殺後轉隸於李密。後來李密投降大唐,而徐世績看出大唐乃天命所歸,就再次躋身做了唐室的順臣。他之所以被唐太宗看作是輔 佐李治的最佳人選,這與他本人善察時變大有關係。比如他能洞察李氏父子的為人特點,並且很好地處理自己與新舊主人的各種關係。李密降唐不久,「其舊境東至 於海,南至於江,西至汝州,北至魏郡」都是李世績的轄區。李世績這時派人到關中去見李密,將這一大片土地連同土地上的人口記錄一同帶去,請李密獻給李淵以 示歸附。李淵聽說這原來是李世績「不利主之敗,自為己功,以邀富貴」,盛讚李世績「感恩推功,實屬忠臣」。這是李世績進身李氏父子後的第一次見面禮。
第二次是李密因反伏誅後,李世績依然奏請收葬,並且「與舊僚吏將士葬密於黎山之南,墳高七 仞,釋服而散」。李世績在歸唐之後敢於斗膽表示對背叛新主的舊主致哀悼思懷之情,卻贏得朝野一片讚譽和李氏父子的稱許,這是李世績事前希望得到的。果然, 李氏父子對他不但不疑,反賜姓李,倍加重用。李世民更多次表示對李世績的寵信。一次,李世績生病,為給李世績治病,太宗李世民竟剪去自己蓄留多年的大鬍子 以作藥引子。由此顯示出來的君臣之恩,真應該說是無以復加了。李世民厚待李世績,當然也有他自己的算計。他知道太子李治於李世績無任何恩義,況且李治生性 怯懦,沒有鐵鞭馭馬的氣派和膽識。而歷史上舊主謝世權臣謀反的先例有的是,像蜀魏延反劉禪,東魏高歡死而侯景投梁。唐太宗李世民也生怕自己歸天後,軟弱的 李治駕馭不了功高望重的李世績。所以,李世民去世前就先自把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