卍卍卍
千載雲提到了八十年代盛行的「朦朧詩」,並把我看成了「朦朧詩人」。其實在詩歌界,「朦朧詩人」特指北島等一批中共國同齡人。這批參加過「文革」,也多下過鄉的作家七十年代末在北京創辦了雜誌《今天》,用以發表自己的作品,有意無意地開始對抗中共的「文化專制」。不久,《今天》便在中共鎮壓西單民主牆時被取締,而這卻大大助長了發表在《今天》上的詩歌流行於世。十年後,六四屠殺發生時,北島已因此成為朦朧詩人的代表正在海外訪問。因反對屠殺北島從此被迫流亡歐美並有幸重新出版《今天》。我在大學時代(1983-1987)就熟識的張棗是其作者和編者之一。
我和這批「朦朧詩人」一樣流亡海外,我對他們也有所瞭解和接觸,但他們中的「清醒作家」應該是楊煉,而不是我,因為我和他們無論從哪方面看都有很大的距離。他們對我也幾無影響,我也讀過他們的作品,尤其是張棗的詩歌,可惜我多半過目即忘。讓我至今還有印象的是舒婷的《致橡樹》,因為這首詩表達了她的愛情觀或曰人生觀。橡樹象徵愛人,與之併肩而立的是女性的象徵木棉樹。舒婷是唯一留在中共專制下的「朦朧詩人」,現在已算中共花瓶,當初這首詩讓我琢磨了很久。我很難想像自己能作木棉樹。我覺得自己像只啄木鳥,哪棵樹需要我,就落下啄一啄。我在大學時代就開始寫詩譯詩,但從未想到自己會因對六四屠殺的憤怒而在異國登上詩壇,而且還得以靠此申請德國護照,以唾棄中共匪照。
真情實感
善心美意
忍耐半天
神奇落地
是我去年替人題詩時對寫詩的心得體會。我的詩都很簡短,因為我推崇古詩。可惜我接受的是中共的愚民教育,學的是簡化字、背的是黨八股,17歲後又主要以外文為業,沒有機會背誦古詩、鑽研格律。但我喜歡讀古書,因為我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寫照。「此花不與群花比」就出自李清照的詞。我讀過的古詩古詞不少,可惜只能記住符合我心意的片言只語,比如,李白的「生者為過客,死者為歸人」,因為我相信六道輪迴。「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慼慼」也出自李清照之手,不過我沒她那份憂愁,所以,到了我的口裡便變成: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棲棲慚慚萋萋。
李清照18歲時便在父母的包辦下嫁給與她琴瑟和鳴近三十年的詩侶。然而,美滿的婚姻卻讓她在佳偶過世後倍感度日如年,這就是她某日「尋尋覓覓」,發現「冷冷清清」,深感「淒淒慘慘慼慼」的原因。而我尋尋覓覓了半輩子,至今仍冷冷清清地度年如日,因為我天性像鳥,能到處棲息,雖不無慚愧,但心懷芳草的綠意,而不是清照的哀怨。
李清照人到中年便開始守寡,而我年近不惑還守著空房。我們都孤居獨處,我也有「柔腸一寸」,但從未有過「愁千縷」,雖然我不能把握自己的愛情,不能與人琴瑟和鳴,曾有詩曰:
我的愛情
像大海
迷人嗆人
像大雁
時南時北
我多想
把鹽清除大海
用火燒出溫暖
然而,我未能如願以償留住愛情,於是,留下了難以說清道明的情史,可我沒有「花自飄零水自流」的感覺,因為我像朵浪花,任憑風吹雨打,我始終如一,無怨無悔,更無恨,相反,愛更濃更烈,但我畢竟樂於修煉佛法,甘願放下男女之情,因而作詩自律:
面壁思過
落入凡間
想返天國
流落異國
心向故園
相思思鄉
何其相似
鄉情戀情
何其相容
鬧市靜室
奇遇故人
鄉情戀情
一齊湧來
泡在情中
難返天國
人欲天理
何其不容
我雖然「人比黃花瘦」,卻一直招蜂惹蝶,似乎就是為了讓我償還情債,度過情關,重返天國。
「多情卻似總無情」,但願早作無情人!
2006年3月
於萊茵河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