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當年所說的「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在當時看來,不過是詩人的革命浪漫主義的想像而已。但是在2006年5月20號,三峽大壩全線合龍,攔腰截斷巫山雲雨,象徵著把毛澤東的虛擬浪漫理想變成了混凝土澆鑄的現實。
*政要不參加*
新華社說據三峽總公司副總經理曹廣晶介紹,20日三峽大壩最後一車混凝土將澆筑到185米設計壩頂高程,標誌著三峽大壩全線澆筑完成,具備汛後蓄水至高程156米條件,將開始提前發揮三峽工程的防洪、發電效益。據三峽總公司新聞中心主任金長江介紹,中央電視臺、新華社、光明日報社等國內近百家媒體300多名記者已雲聚三峽壩區,共同記錄這一世紀工程的歷史時刻。
新華社說,雖然媒體將鏡頭聚焦三峽工程,但記者從三峽總公司瞭解到,根據中國國務院的指示,20日的慶祝活動將沒有中央領導參加,參與活動人員主要為三峽工程建設者。
*儀式簡樸 領導務實*
中國國內媒體對三峽大壩全線封頂的慶祝儀式,沒有中央領導參加,發出一片讚揚之聲。
新京報的報導說:5月20日下午,舉世矚目的三峽大壩全線澆筑到頂。對這一值得隆重慶賀的大喜事,三峽總公司秉著節約的原則,在下遊方向的右岸電站緊張施工的轟鳴聲中,用8分鐘時間舉行了簡單的大壩建成慶祝儀式。慶典會場沒有主席臺,沒有一張桌子,沒有一把椅子,參與人員主要為工程建設者,整個儀式包括鞭炮、標語、彩旗等花費只有數百元。
南國時評稱中央領導不參加三峽封頂慶典儀式有示範意義。南國時評說:
「三峽工程舉世矚目,關係到國計民生的大事,按常規做法和眾人的期待心理來講,中央領導人參加封頂慶典活動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而事實恰恰相反,中央領導人將不參加這次三峽大壩全線封頂的慶典活動,這讓全國億萬群眾看到了黨和政府務實的態度,也給各級官員樹立了榜樣。」
南國時評還說:「中央領導不參加三峽慶典,等於是向中國各級官員發出了一個信號,「那就是官員應當專心於政事,不務虛名,別湊熱鬧。人們也期待著全國各地大大小小的慶典活動都按『簡短、簡樸』的原則低調舉辦,如此,於民是福,於政是一種去浮躁,也讓官員們少逢典作戲,多把心思用在政務正業上。」
*異常低調 必有文章*
中國國內的媒體一般在評論中央領導人不參加三峽大壩封頂儀式的時候,都是從歌頌中央領導人務實,簡樸這個角度去寫。但是,海外媒體卻有不同的角度和分析。下面首先介紹亞洲時報的報導。
《亞洲時報》報導說:三峽大壩5月20日下午正式封頂,標誌著這個世界上最高的大壩正式建成。如此重要的成就,北京當局並沒有把握機會,大吹大擂的宣傳,既沒盛大的慶祝儀式,也沒國家領導人親臨現場。北京這種異乎尋常的低調,說明其中必有蹺蹊。
《亞洲時報》報導說:按照中共的宣傳機器,三峽工程是「幾代領導人的心血」,到了中共第三代領導人主政時,特別是李鵬大力推動下,這個極富爭議的浩大工程,終於在九四年正式開工。一個中共如此重視、用來展示中國國力和中共領導能力的工程,一個據稱擁有一百多項「世界之最」的工程,在它完成了最關鍵的工程後,卻沒有一個像樣的慶祝儀式,不僅跟三峽工程的規模和成就不對稱,更跟中共的傳統文化背道而馳。
《亞洲時報》報導說:過去,無論是什麼成就,從國家重點工程的完工,到國際體育比賽中獲得金牌,中共都不會放過任何機會,大肆吹噓宣傳,說成是新中國的成就,藉此展示中共的治國能力,向全國人民展示執政成就,讓「事實」去說明「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今天的輝煌成就」這個政治命題。
《亞洲時報》報導說:事實上,三峽工程總公司總經理李永安也表示,三峽總公司確曾計畫花逾百萬元搞大規模慶祝活動,但最終放棄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簡短儀式,屆時只會放鞭炮、敲鑼鼓來歡慶這一歷史性時刻,中央領導也不會參加。他說,三峽總公司改變初衷,主要原因是大壩建成,只是三峽工程的階段性成果,工程建設、移民、環保等工作依然十分艱鉅,他們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後期工作上。《亞洲時報》認為這個理由似是而非。
*胡溫等對三峽工程冷淡*
亞洲時報指出,九七年大壩截流時,後續的大壩工程會否失敗等挑戰,同樣比現在艱鉅得多,不也照樣找來當時的國家主席江澤民和國務院總理李鵬等國家領導人,出席截流儀式?事實上,三峽工程每完成某個重要階段,都會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中央都會派人參加,藉此告訴國人:這項花了近兩千億人民幣的世紀工程,進展順利,質量很好,你們的錢花得其所。為什麼今次大壩封頂了,如此重要的里程碑,中央反而表現得如此低調呢?是為了提倡節儉嗎?非也,神舟太空船發射成功,不也照樣花大錢去慶祝。
亞洲時報認為,顯然,中共領導人對三峽工程態度,才是中央沒有大肆慶祝的主因。三峽工程是李鵬和江澤民主政期間上的項目,是李鵬樹碑立傳的「政績工程」。無論溫家寶、胡錦濤,還是其他第四代中共領導人,對三峽工程一直都表現得很冷淡。胡錦濤主政後,一次也沒去過三峽工程的工地。溫家寶O三年三月初出任總理,按理應同時接任三峽建設委員會主任,卻在兩個多月後才就任此職,而三年多以來,溫家寶只去過三峽庫區兩次,每次都只是關注三峽移民問題,對工程本身興趣不大。
亞洲時報說,今年五月溫家寶在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第十五次全體會議上,談的並不是三峽的成就,而是它的隱患,也就是「工程質量」、「移民安置」、「庫區的經濟發展方向」、「庫區環境污染」這四個外界的最大疑慮。
*劃清界線?*
亞洲時報分析說,大學念水利工程的胡錦濤和念地質的溫家寶,對這些問題自然心中有數,況且與三峽工程走得太近,即使三峽工程沒出亂子,功勞只會算到李鵬身上,他們高調慶祝,只是錦上添花,不會有什麼實際利益;萬一變成爛攤子,這筆帳反而會算到他們頭上!經過對三峽工程的風險評估,胡、溫情願低調一點,完全是可以理解的。
*最大挑戰是移民*
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一篇文章的題目是《三峽裝進多少憤怒和憂愁?》
基督教科學箴言報說,三峽工程面臨的是最廣泛的抗議,從古文物損失到對它可行性的質疑。但北京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在2009年之前安置120萬移民。已經遷出的70萬移民許多人不滿意,說政府改善生活的承諾並沒有兌現。開縣農民徐三明(音譯)說:「沒有人關心我們的損失。鄉村幹部欠我們很多補償費。許多人都是在最後一刻到來之前拒絕離開,因為地方政府欠我們的搬遷費。」
基督教科學箴言報說,徐的村子、房屋和田地都將很快消失。但對於在鎮壓1989年學生運動中發揮關鍵作用的前總理李鵬等人來說,這是勝利的時刻。那名留蘇水利工程師硬是在許多國際專家的批評中推動完成三峽水利工程。
基督教科學箴言報說,對於三峽工程可能創造的就業、所需要的資金和移民安置估計都被證明太樂觀。到目前為止,12萬農民被遷移到沿海11個省,許多人卻回到原籍說他們受騙了。有的農民說,他們得到的不是農田,而是荒地。一百多名回流的移民到縣城抗議,防暴警察前去鎮壓時,抗議者砸移民辦公室,幾十人被捕。有些人被指控破壞社會秩序而判監禁。
基督教科學箴言報引用一名農民的話說,重慶到處都是腐敗。許多黨委書記和村長都謊報移民人數,把移民費裝進自己腰包。他們日子好過,移民日子難過。這家報紙也引用三峽建設委員會官員的話說,政府關心移民,因為人更重要。政府投資120億美元安置移民,保證尊重他們的權益。
*河水和水庫污染*
基督教科學箴言報說,戴晴等環境人士擔心三峽工程成為環境災難。她說,那些村鎮、醫院、墓地幾十年來的垃圾、工廠的有毒廢料和數百萬隻被毒死的老鼠可能仍在水庫裡。重慶和其它城市的污水仍然直接流入長江。由於長江水太毒,兩岸附近居民沒有人敢喝,也沒有人敢用江水澆地。中國計畫今後十年投資五十億美元,建立幾百座污水處理廠。
*無情的能量和決心*
美國《華盛頓郵報》18日在頭版顯著位置刊登題為《中國力量的象徵和來源》的文章,稱經過13年的緊張建設,並移走了上百萬村民後,中國即將為橫跨長江的世界最大的大壩澆筑上最後的混凝土,試圖馴服這條經常鬧水災,孕育同時又肆虐中國人達五千年之久的河流。
華盛頓郵報的文章說:三峽工程動用了2萬5千名工人,預算240億美元,是中國歷史上自秦始皇建造長城以來最具野心的建築工程,取代巴西的伊泰普水電站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據中國官員稱,三峽大壩蓄水量將超過一個蘇必利爾湖,26個發電機組在2008年完全完工時的年發電量將達到850億千瓦小時,而美國的胡佛水壩的年發電量僅為40億千瓦小時。
華盛頓郵報指出,就其規模、野心以及人工成本來說,三峽工程已經成為中國在其追求成為世界經濟強權過程中所展示出的無情的能量和決心的標誌。同時,這一項目表現出共產黨甘願犧牲公民個人的權利來換取國家的整體利益,並且以發展的名義甘冒高度的風險。
但是華盛頓郵報也表示,三峽項目的批評者在中國和海外有很多很多,他們質疑在21世紀建造這麼一個大壩是否真是科學的,而當今美國和其他國家都在權衡建大壩來阻斷河流換取電能是否明智。儘管三峽工程總耗資高達240億美元,然而批評家指出,到2010年,三峽大壩產生的電能只佔全中國電能的2%。環境學家更是警告,大壩後面的回尾水會成為上游250英里處的重慶市的一個巨大垃圾廢水池。
*移民指控腐敗*
華盛頓郵報的文章還談到了三峽工程的移民問題:
據中國審計局報告,早在1999年,數百萬美元的補償金就被非法挪用,數十名官員因此被調查和起訴。但是,直到現在,抱怨沒有停止過。居住中堡鄉的村民陳群 17日向記者表示,在1993年被迫遷出的時候,當局曾向中堡鄉的村民許諾,將給予他們每人450美元的補償。但是,至今,他們只拿到了三分之一的補償,其他的都被腐敗官員給貪污了。
陳群表示,當得知有外國記者要來大壩區採訪時,當地居民舉起了印有「懲罰腐敗官員」以及「還給我們生存空間」的標語,希望北京政府能夠聽到他們的聲音。但是,很快這些村民就被警察逮捕,監禁數個小時,標語橫幅被撕得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