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影廠前打條幅 北漂大罵「圈裡人」
昨天烈日如火,但北影廠內人聲鼎沸,一進北影廠大門就看到數人拉著幾條紅色條幅,上面寫著「還影視圈一片淨土,北漂藝員自救中心」。在大門左側的樹陰下聚集著幾十名活動發起人,在媒體面前,他們紛紛對影視圈的現狀發表看法:「影視圈一些人已經失去了原有的藝術本色,現在這個圈子裡有很多混事的人,他們打著影視的旗號到處忽悠,有人甚至熱衷於金錢、女色、名利,可以說是道德淪喪了!」一位居住在懷柔區飛騰影視基地附近的北漂人說:「我們過著一般人難以想像的生活,我們這些人的理想就是能夠從事自己熱愛的表演事業,為這個目標我們不怕吃苦受累,但是不能容忍的是一些道德品質低下的人來剝削我們。」這位徐姓女子說,與她們一同居住的都是懷揣著夢想來京城闖蕩的北漂藝人,他們從最底層的群眾演員開始做起,這個圈子裡的骯髒他們都深有體會。
北影廠門口人頭攢動
絕非炒作新拍劇 如被誤解就停拍
電視劇《漂在北京》的導演張剛先生是「自救中心」的發起人之一,他告訴記者,《漂在北京》的內容真實地反映了北漂藝人的生活,「這部戲裡除了孫紅雷等大腕的加盟,有一部分角色都是群眾演員來表演,我們要展示給大家的就是一部原色劇作。我們就是要向那些不講道德、打著藝術幌子的人開戰,讓他們知道這個圈子不是他們這些人為所欲為的場所,讓他們的真面目暴露在公眾之下。」張剛說他自己就是曾在影視圈內打拼10年的老北漂,曾經在一家影視公司工作,對一些導演、製片人的行為感到極度厭倦,所以和幾個朋友發起了這次活動。記者問他搞這個「北漂藝人自救中心」是否在為電視劇造勢,他表示,如果很多人、包括媒體都這樣認為,他寧可讓這部戲停機,以表明他的態度。
控訴辛酸「血淚史」 群眾演員不好當
據在圈內打拼多年、一直做群眾演員的人講,為了一部戲能夠出現自己的鏡頭,一些女孩不惜獻出自己的身體,但「她們都是被逼的,有些導演以給鏡頭為名公然索取」。這位知情者說,他身邊的很多女性朋友都為此「獻身」,但是此後並沒有得到上鏡機會,得到的只有屈辱和憤恨,最終帶著對這個圈子的仇恨離開。除了這些,北漂群眾演員的工資也微薄得可憐,往往一個月下來只能掙到幾百元錢。「原本一天說好50元錢,結果發下來卻只有20元錢,有時候多些也不會超過30元錢。這些錢連用來租房、吃飯、買衣服都不夠。」還有人反映,「那麼多的影視學校,其實有的根本沒有老師教課,學生們白天睡覺,男生晚上去喝酒上網,有的漂亮女生則乾脆去幹些見不得人的事。」就在眾人一個勁地發牢騷時,一位北影廠的退休老導演也加入進來,他說:「我幹了一輩子影視,但是我感覺現在很多劇組不太拿群眾演員當回事。我勸你們離開這個圈子,不要在這裡浪費自己的青春和時間。」
「自救中心」啥都管 有吃有喝有朋友
張剛說任何人都可以加盟「自救中心」,不需要交納任何費用,不管你在哪裡,遇到困難只要給中心打來電話,中心就會派出成員去解救。「你沒有飯吃,沒有戲上我們都管,總之我們要幫所有北漂藝人。」對於中心所需的資金支持,張剛說現在有一家新成立的天和傑作影視策劃公司將會提供,包括排戲和大家的生活之需,但對於具體的資金數額,張剛不願透露,只說,如果沒有戲上的人來到這裡,中心會幫助免費培訓,對有表演才能的人會盡力幫助上鏡,如果確實不適合這個職業,也會勸其離開,去選擇其他職業。對於「自救中心」的成立,一些文藝界人士也表示出一定的憂慮,他們認為北漂族的窘況有多方面原因,不是簡單地提供一個「給飯吃」的地方就可以根本解決的。名詞解釋「北漂」「北漂」一詞多指在北京沒有固定的職業和固定的住所,從南方到北方,漂在了北京,他們只能靠他們自己的能力去生存,去發展。這些為了實現自己的藝術理想而漂泊的人,據粗略統計大約有5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