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氣候難民會不會越來越多?
澳大利亞研究機構羅伊國際政策研究院最近發表了一份研究報告,指出逐漸上升的氣溫和海平面不但會直接威脅部分海島型國家的存亡,而且對於人口多數集中在沿海或河岸下游地區的亞洲國家,例如中國的黃河及長江三角洲,尤其是中國上海等城市,以及地勢低的國家,如孟加拉,都將面臨被淹沒的危機。
報告稱:「全球氣候變暖被壓縮到在一個世紀的時間內發生,它所代表的是對人類和生物調節能力的嚴重挑戰,突如其來的氣候變化將把地球已然脆弱的生態系統推過環境所能承受的臨界點,進入到人人自危的局面。」
已經不再是科幻
這種人人自危的局面早已不只是人們的幻想。隨著全球變暖,海平面上升,越來越多的氣候難民正面臨著生存的危機。
2001年,來自世界自然基金會的消息稱,太平洋島國吐瓦魯宣布,由於溫室效應導致海平面持續上升,國家所有的努力均告失敗,全國1.1萬國民將不得不放棄家園。吐瓦魯已經與紐西蘭簽訂協議,全國國民將陸續「搬遷」到紐西蘭。
從1995年到2002年,南極半島失去了大約1.25萬平方公里的冰架,相當於盧森堡國土面積的四倍。科學家們在2005年8月的英國《自然》雜誌上指出,冰架的崩裂與全球變暖有密切關係,這種崩裂可能導致海平面上升加速。
對中國來說,如果海平面上升1米,上海將有1/3的面積將被海水淹沒。到時候,大量沿海低窪地區的民眾內撤,結果不僅是食物和水資源的益發稀少,也會帶來由於人口大量遷移所引發的政治和社會動亂。
2004年,美國電影《後天》讓全世界的觀眾體會到在面臨氣候危機時,人類顯得如何渺小。逼真的特技效果使人心悸,氣候難民的狼狽神態給每個觀看影片的人敲響了警鐘。
如果人類不對目前的全球變暖採取行動的話,我們每一個人,都可能成為影片中的氣候難民。
未來的地球
淪為氣候難民,往往只是一瞬間的變化。全球變暖引發人類生活的轉變,有時是潛移默化的。這些轉變,是逐漸將人們從熟悉的環境中逼走、背井離鄉的根源。
2006年7月,英國《衛報》的環境記者大衛亞當根據目前對氣候變化的科學研究,指出如果人類不對目前的情況作出改進,任由全球氣溫上升,英國在未來的80年裡會有怎樣的變化。他的分析有趣而令人信服。他指出,氣候變暖對英國人生活的直接影響包括:
到2020年,因為溫度升高,英國的假期將會增加。但是對目前已經負荷過重的國家公園來說,過多在假期到來的旅遊者會是一個越來越嚴重的問題。到2050年,從乾旱的南歐湧入英國的難民越來越多。像孟加拉那樣水災頻繁的國家來的難民也會增加。現有的公共運輸設備,比如說倫敦的地鐵,由於沒有空調,在夏天將會變得無法忍受。
到2080年,滑雪這樣的活動會再一次成為富人們的專利,因為炎熱的天氣會使滑雪場的維持費用增加。
同樣的預測也可以在中國做出,只是,像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人口密度大,資源有限,將如何面對氣候變化所引起的生活變化呢?
如果因為氣溫高而假期增加,我們的公共設施能否在未來的炎熱天氣應付挑戰?
如果來自周邊低窪國家的大批難民湧入,我們是否能夠接收並使他們得到安頓?
如果氣溫繼續升高,在已經成為火爐的城市裡,人們是否只能依靠空調生活?
如果海平面上升,上海等沿海城市被吞沒,我們將如何保證人們的順利遷移和他們以後的生活?如果我們的家園被洪水覆蓋,我們將逃往何方?
人人有責
氣候變暖是個集體性的問題,如何防止成為氣候難民,不只是一個國家的責任,而是全人類的責任。
從國際的角度給氣候難民定義,就如何處理他們形成公約,使聯合國難民機構得到必要的資金和人員配置,以用來處理氣候難民。這是目前的當務之急。
要防止像《後天》裡那樣的慘況發生,最根本的是要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雖然現在許多國家已經在為防止氣候變暖做出努力,如《京都議定書》的簽訂,但它僅僅是一個良好的開始。世界各國圍繞著這一議定書的爭論和衝突說明,防止全球變暖還需要全體人類漫長的共同努力。另外,建立好健全的環境政策法規、安全應急預案以及合格的公共衛生體系,也是未雨綢繆的關鍵。
對中國來說,如果全球氣溫持續升高,不僅東部低窪處的較發達地帶將受被淹沒,西部高原的冰川由於融化,也將不能和諧調整江河的水量,大旱和大洪水將會在中華大地上輪次發生。防止全球變暖,中國絕不能置身事外。
面對災難,一切權力、地位和利益都是渺小的。拋下一切成見,聯合起來,不做氣候難民,也許是目前比戰爭和衝突更為重要的事情。
「水深」「火熱」煎熬地球
英倫三島,矜持的法官們在酷暑中摘下了代表威嚴的假髮;東亞和南亞,人們在與狂風暴雨抗爭;千島之國印尼,地震引發的海嘯再次席捲了美麗的海灘;南美熱帶雨林,壯觀的伊瓜蘇瀑布在大旱中只剩下「涓涓細流」。熱浪、洪水、颱風、乾旱、地震、海嘯,種種災害在世界各地上演,讓整個地球處於「水深」「火熱」的煎熬中。
西方「火」了
進入7月以來,滾滾熱浪襲擊了歐美。
到底有多熱?熱到瑞典冰激凌脫銷,熱到英國倫敦和美國加州大範圍斷電,熱到威武的白金漢宮衛兵躲在樹陰下站崗,熱到最講究著裝的公司職員脫下西服換上短褲去上班。
就連埃菲爾鐵塔也無法置身熱浪外:其底部新裝了4台大型噴水裝置,為在烈日下排隊買門票的遊客們降溫。
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國,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亞州同樣在酷暑中呻吟。加州政府7月28日說,持續兩週的熱浪已導致超過120人死亡,打破了歷史最高記錄。
熱浪侵襲下,人受不了,牲畜也紛紛倒下。加州奶製品組織主席安迪•齊爾斯特羅說,加州中部至今已有約2.5萬頭奶牛熱死。家禽的死亡數量更加驚人,達到70萬隻。
東方「淹」了
與歐美「熱火朝天」的抗暑景象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東亞的朝鮮、韓國、日本和南亞的印度都在與暴雨洪水鬥爭,許多地方變成汪洋澤國。
朝鮮中央通訊社7月21日說,朝鮮各地遭受的暴雨襲擊造成數百人死亡和失蹤,洪水淹沒的農田達到數十萬公頃,其中包括被稱為朝鮮「糧倉」的黃海南道農村地區。在韓國,
從7月14日至19日,連續的暴雨共造成25人死亡,24人失蹤。洪水使近2000個家庭的4600多人淪為災民,2175棟住宅被淹。
截至7月19日,暴雨引發的洪水、泥石流在日本5個府縣造成至少9人死亡,另有13人下落不明。印度的損失更加驚人。印度官員7月29日宣布,自兩個月前進入雨季以來,累計已有至少328人死於與暴雨雷電有關的災害。
大地「顫」了
印尼西爪哇和中爪哇部分地區7月17日發生裡氏6.8級地震,隨即在爪哇島南岸引發海嘯,2004年底印度洋海嘯的恐怖再次降臨。這次地震及其引發的海嘯造成600多人死亡,1400多人受傷,近300人失蹤,7萬b多人無家可歸。
7月以來,世界各地火山活動也相當頻繁。哥倫比亞西南部的加萊拉斯火山經過數月能量積蓄於7月12日爆發,噴出的火山灰和濃煙高達800米,並伴有地震,周圍9000名居民被疏散。兩天後,菲律賓最大的活火山馬榮火山開始連續噴流出熾熱發光的熔岩,從火山頂噴流出的熔岩擠落大量山石。在南美洲,厄瓜多的通古拉瓦火山7月17日凌晨發生大規模噴發,迫使10萬人撤離。研究人員認為,這座火山已進入新一輪噴發活躍期。它在上世紀40年代的一次爆發曾造成3萬人死亡。
美俄勒岡州海域再現「死區」 與全球變暖有關
美國俄勒岡州海域日前再次出現「死區」,在這種水域內,由於氧濃度很低,魚蝦等大量死亡。科學家分析認為該「死區」的出現與全球氣候變暖有關。
據當地媒體7日報導,這片「死區」位於俄勒岡州弗洛倫斯和林肯城之間的大陸架沿線,長約113公里。由於水體氧氣濃度過低,大量死亡的底棲魚類如鱈魚、岩魚等以及螃蟹都被衝上海灘。「死區」還有向北擴散至華盛頓州奧林匹克半島的跡象,那裡的海灘上也報告有零星死魚被衝上岸。
全球變暖又一例證:德北海「暖水季」持續18年
德國聯邦航海水文局專家格爾德•貝克爾稱,在過去18年內,北海水溫比長期平均值高出0.5攝氏度至1攝氏度,也就是說,北海的「暖水季」持續了18年,這是非常不正常的。在有研究記錄的130年內,北海的「暖水季」和「冷水季」大約每過8年就會輪換。
南極出現罕見珠母雲奇觀 或預示全球變暖
澳大利亞的南極氣象專家安德魯•克勒科茨克說,珠母雲雖然罕見,但它可能會造成長遠影響。
「這些雲團並非只是奇觀而已,」克勒科茨克說,「它們反映出大氣層中的極端情形,
並可能引起導致臭氧層破壞的化學改變。」
全球變暖誘發地震 冰河--大地因你消融而顫抖
至今,科學家還沒有找到2004年印尼海嘯的發生與海平面升高之間有聯繫的直接證據。
但此次災難使科學家開始對氣候與地質學之間的關係發生了濃厚興趣。一些地質學家擔心,全球氣候變暖引起的冰河融化會釋放地殼裡被壓抑的能量,從而引發劇烈的地質變化,導致地震、海嘯和火山爆發等地質災難發生。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