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週刊關注深圳確立全新高科技發展戰略
深圳作為中國的工業革命的搖籃,通常是與貧窮的打工者和大量生產廉價玩具、T恤的工廠聯繫在一起的。
不過,這一粗糙形象代表的是深圳的過去,而企業家馬化騰則預示著這座城市的將來。
34歲的馬是深圳騰訊公司的創始人,擁有資產近5億美元。他說:「在深圳,我們必須更快行動,而且要走對方向。」
深圳處在一個重要的戰略轉折點。應在確立全新的高科技發展戰略上,不能浪費時間和錯過機遇。
如果深圳從使用低薪、低技能勞動力的初級產品生產地躍升為孕育高薪人才的創新地,它就能為中國其他地區的企業發揮帶頭作用。這些中國公司必須日益開發自主品牌、設計和技術以對抗美國、日本和歐洲的競爭者。
這不是深圳第一次處在領跑位置。在中國25年的市場經濟改革中,這座位於珠江三角洲的城市一直走在最前沿。
深圳為什麼對展望新經濟表現得如此迫切呢?
因為深圳意識到,令它成功的全球化力量同樣也會令它受挫。隨著這座城市日漸繁榮,工資水平以及其他許多開支也會跟著上升。
成本的上升正在縮小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利潤空間,而那曾是深圳經濟的支柱。服裝廠商和其他低技術製造業者正不斷把生產從深圳遷至成本較低的其他地區以及印尼和越南這些亞洲國家。
造成深圳勞動力成本迅速上升的原因之一在於勞動者的短缺。在過去,數以百萬到中國南方打工的中國人,如今能在離家更近的地方找到工作機會,深圳對打工者來說漸漸失去吸引力。
6年前,魯先平(音)離開美國一家製藥公司的研發中心主任的職位,在中國籌劃創立公司。
他說,與中國其他城市比起來,「我們更能感受到深圳濃厚的市場氛圍」。隨著中國的經濟高速前進,越來越多的地區將面臨成本提高、勞動力短缺和競爭加劇等相同挑戰。
經濟學家表示,中國的僱主不可能永遠擁有廉價勞動力。他們不能一個勁地指望低成本生產。不久,整個中國的經濟可能面臨深圳現在必須面對的痛苦轉型。深圳正在「嘗試做中國需要去做的事情」。
或許,這座注重苦幹、瞬息萬變的城市能再次為中國提供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