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大家又非常關心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在吃的方面,許多人都很講究,以為多吃魚、蝦、蛋、雞等高蛋白食品只會有好處,其實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的。
蛋白質有重要的生理作用
蛋白質是人體的主要組成成分,除了水以外,蛋白質約佔體重的70-80%。成人的體重中20%是蛋白質。在各器官中,肌肉、腦、心、毛髮、指甲、激素、血液、胃腸等組織含蛋白質更多。若蛋白質攝入不足就容易出現抵抗力下降、易感染、水腫、貧血、傷口不易癒合、生長發育不良等,並會加速衰老。特別是人體的小腸黏膜,因為1-2天須更新一次,所以當蛋白質供應不足時,腸黏膜及其分泌消化液的腺體首先受到影響,出現消化不良,慢性腹瀉等症狀。尤其是孩子更不能沒有蛋白質。
人體組織的蛋白質是通過新陳代謝在不斷進行更新的,每天參加代謝的蛋白質約300克,它們被分解成氨基酸,然後再合成新的蛋白質,並被重複循環利用。每天從糞便及毛髮、指甲、皮膚細胞脫落等約失去22克左右的蛋白質。人必須從食物中補充足量的蛋白質,才能保持蛋白質平衡。
蛋白質決不是愈多愈好
蛋白質分解的最終產物含氮,必須在肝臟裡轉變成尿素後才能通過小便排出體外。如果攝入量大大超過消耗量,那麼過量的蛋白質會生成過多的氮,勢必加重了肝臟和腎臟的負擔。若肝腎功能欠佳,尿素在體內積蓄,就會導致酸性體質,不但降低了人體的抵抗力,過多的能量在體內還會轉變成脂肪,使人發胖,進而導致動脈硬化、高血壓及心腦血管疾病等。可能你不知道,過量攝入蛋白質還與癌症等某些疾病的發生、發展有關。
癌症 蛋白質,特別是動物蛋白質過剩容易致癌。世界癌症專家依色列史博士說:吃過多的肉類和膽固醇的食物不僅容易患動脈硬化,也影響血液循環,使供給細胞的氧氣減少,因此增加了癌症的發生機會。而且當某些癌症患者增加蛋白質時,癌腫長得更快,這是因為癌細胞代謝比正常細胞快,它需更多的原料——蛋白質,才能使癌細胞長勢超過其他細胞。
代謝性疾病 蛋白質常含較高的嘌呤,在體內代謝後會產生大量尿酸,尿酸鹽結晶會沉積於關節腔內,引起急性炎性反應如充血、關節液增加、疼痛等痛風症狀。痛風病人都有這樣的體會:凡是吃多了雞、肉、魚、蝦等高蛋白質食品,就會引起痛風發作,如果再飲酒,則因酒中的乙醇(酒精)代謝後產生的乙酸會阻止腎臟對尿酸的排出,所以發作得更厲害。
肝病 肝病患者的肝臟功能會降低,若蛋白質攝入過多,則會轉變成脂肪儲存起來,容易成為脂肪肝,加重肝臟的負擔。由於患有肝病的人,常不能完全將蛋白質分解後產生的氮變成尿素,容易導致氮質血症,使人發生「氮中毒」,嚴重的可致肝昏迷。所以重症肝炎及肝硬化有肝昏迷趨勢的病人,一定要控制蛋白質攝入量,或是禁止食用蛋白質。
腎病 急性腎炎患者及腎功能不全的,因為排尿能力降低,所以不能全部排出尿素,若攝入太多的蛋白質,則會加重氮質血症,甚至出現尿毒症。
此外,經臨床實踐證明,長期、過多攝入蛋白質,更易導致骨質疏鬆、動脈硬化、心血管疾病、腦損傷及精神異常。過量的蛋白質在代謝過程中還會產生過多的氧自由基,它也是致人未老先衰的原因之一。
蛋白質正確的攝入量
按照產生能量的比例,我們每天攝入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糧食)應佔能量的55-65%,脂肪為20-25%,蛋白質是10-15%。
由於在加工食物時會損耗一部分蛋白質,加上人體對食物中的蛋白質的利用率高低不一等原因,所以攝入量必須大於理論的損失量:根據中國營養學會的推薦,學齡前兒童每天應攝入35-55克蛋白質;小學生應為55-75克,中學生以上的女性為80克,男性為85克;60歲以上的女性每天攝入65克,男性75克。若是強體力勞動者,則每天應攝入80-90克。孕婦每天根據孕期每天需增加5-20克。乳母每天需增加蛋白質20克。
動物性食物中含有較多的必需氨基酸——優質蛋白質,對處於生長期的孩子及運動員等特殊人群是必需的,可滿足生長發育的需要或讓肌肉長得更結實。但豬肉等動物性食物中常含有較多的脂肪,所以在過多攝入動物蛋白質的同時會攝入太多的脂肪,而過多的脂肪所產生的能量會使人發胖。適量吃些穀物、蔬菜、水果等植物蛋白質,對人體吸收和利用蛋白質有更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