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匯金投資公司,這個經國務院批准註冊旨在管理「外匯儲備向試點銀行注資」的公司,儘管成立不過兩三年,但卻已經成為炙手可熱的實權部門,原因是,中央匯金公司作為中國人民銀行的資產管理公司,參與掌握了近50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
2003年,中央匯金投資公司一成立,就向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注資450億美元,以解決其呆、壞賬問題。對於國有商業銀行來說,中央匯金公司拯救者的角色毋庸置疑,顯然,這一次光大銀行的注資請求概莫能外。
外匯注資國有銀行救得了銀行的呆壞賬嗎?國有銀行最主要的問題是產權模糊,所有權管理缺失。國有獨資銀行雖說屬於全民所有,但是,它的控制權幾乎全部落在代理人的手中。所有者的缺席,結果不但使國有銀行控制權旁落,還產生了嚴重的「內部人控制」代理危機。
這些年來,與銀行、金融機構有關的大案要案還少嗎?劉金寶、王雪冰、余振東、張恩照等,這一個個名字的背後都是巨額的國有資產流失。大家想想,政府的大樓蓋得有多高、大學的建設搞得有多豪華、某些人又是怎樣的一夜暴富,就知道,銀行的錢去幹了什麼。
以外匯儲備補充國有商業銀行的資本金,叫好者雲集,在他們看來,在不動用政府財政的情況下,就可以解決銀行不良資產,為金融改革鋪平道路,實在是一箭雙鵰。然而,且不說這種注資方式是否涉嫌違法,就其效果而言真的是一本萬利嗎?
確實,外匯儲備不屬於財政、不屬於央行,但是,外匯儲備是人民的錢,它可以用來還外債,還可以在國際市場上購買大米小麥、石油黃金,不但代表了物質,也代表了人民幣的購買力。拿人民的錢去為某些人膨脹的政績幻覺、難填的腐敗欲壑埋單,人民答應嗎?
如果說歷史原因是外匯注資的一個正當理由的話,那麼,外匯注資作為權宜之計,永遠不能成為金融改革的常態。
一分錢對應一分物質,這是我們衡量貨幣需求量的重要原則。然而,動用外匯儲備註資銀行卻與開動印鈔機注資沒什麼兩樣,往往會使貨幣發行過量,造成通貨膨脹甚至惡性通貨膨脹。
有人以2003年的那次外匯儲備註資中行、建行算了這麼一筆賬,450億美金,相當於3600億元人民幣,或居民存款的3%。「每一元錢的人民幣,購買力少了3%,相應貶值到了0.97元。銀行裡十萬元的儲蓄,便自動貶值至97000元。」事如上,如果再考慮貨幣乘數,則遠不是3600億元人民幣,而是上萬億,相當於當年國家財政收的一半以上。
不論是現在光大銀行的200億,還是之前的3600億,或是以後的XXX億,我們十分清楚,這些資金,並非是因為經濟發展而迫切需要增加的交易媒介,而是脫離了實際商品基礎的貨幣,毫無疑問,對中國經濟發展來說,這將是一個潛在的威脅。
大家想想這幾年來的物價上漲吧,儘管我們一直強調目前的通貨膨脹只是結構性的,但是,人民幣購賣力的持續貶值,難道不值得深思嗎?1920年,凱恩斯曾說,要推翻現有的社會基礎,最巧妙、最有效的方式,莫過於擾亂通貨。確實如此,對於窮人來說,壓垮他們的最後一根稻草,就是物價。(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