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精英的隱憂 小留學生現象愈演愈烈

作者:武志偉 發表:2006-11-07 19:5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近幾天,正在上海舉行的2006年國際寄宿中學留學交流會空前火爆,60多所來自英語國家的寄宿學校聚集一堂,向中國孩子們展示通往未來的陽光大道。展廳裡人頭攢動,許多孩子和家長對此表示出濃厚興趣。但多數人只能是觀「洋」興嘆,昂貴的學費,給這條路設了一道錢少打不開的門。但無論怎樣,國外學校依然是他們心目中的高端。這些世界各地到中國掘金的洋學堂最終都能喜獲豐收。

花學費數十萬,成才夢是遠是近?

劉璐今年上初二,與父母一起來看展會。當被問到想不想出國時,她笑了笑,說無所謂。而她的父母則沒有這麼輕鬆,雙雙低頭沉思,細算經濟賬。在一家寄宿學校展位前徘徊良久後,劉璐的父親搖著頭說,「太貴了,要是去了的話,還沒等上大學,家裡就得負債纍纍啦,還是高中畢業以後去吧」。

像這樣的觀望者還有不少。近10年來,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留學派出國,中國自費出國留學生每年約有2萬至3萬人左右,其中18歲以下的中小學生留學人數就佔到一半。面對方興未艾的「小留學生現象」,有人發出疑問:小小年紀出國留學,利大還是弊大,「鍍金」的文憑是否更有價值?

據瞭解,西方寄宿中學又被稱為私立學校或貴族學校。與公立學校免學費不同,這些學校要收取高昂的學費,招收從7年級到12年級(相當於國內初中到高中)的學生。在北美寄宿中學專場裡,這些貴族學校的學費(包吃包住)平均在3.5萬美元一年,最高的則超過4萬美元,相當於每年花費30萬元左右的人民幣。如果讀完6年,則至少需要人民幣180萬元。這筆學費支出確實不是一般家庭能夠承受的。

儘管如此,這次展會的一位工作人員稱,這些學校最終都將喜獲豐收。

留學門檻降低,造精英還是垃圾?

自上個世紀90年代後期,很多大城市特別是沿海地區中小學生就開始遠赴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英國、日本、馬來西亞等國留學。在國外教育機構的推動下,這股「留學潮」愈演愈烈。據有關部門的不完全統計,從幼兒園孩童至12年級生的小留學生數量已佔到中國留學生總人數的一半以上。在南方一些城市,辦理出國留學的中學生已佔所有出國人員的70%至80%。深圳大學的一次問卷調查更顯示,有86.6%的中學生希望出國。對於這一現象,海內外反應見仁見智,褒貶不一。

有人說少年留學具有「有利於學習語言」、「有利於培養獨立生活能力」、「及早接受更優質教育,有利於成才」和「有利於接受所在國文化,融入當地社會」等諸多好處。

但也有人說,由於留學生的年齡越來越小,分辨是非能力較弱,容易被西方一些表面的東西所誘惑。有些基礎較差的學生,如果2至3年後仍然不能過語言關,很容易感到前途渺茫,自暴自棄,淪為真正的「留學垃圾」。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就曾報導過16歲出國留學的少年王瀕的經歷。在英國期間,他幾乎沒有學到任何知識,整天沉溺於網路遊戲,耗盡了3年的青春和父母50萬元的積蓄,最終一事無成,悄然回國。由於無顏面對父母,他沒有回家,而是在一家賓館裡面當服務員,回國3個月後才被父母找到。

總體來說,小留學生留學的結果取決於4個環節──留學生本人、留學生家長、中介公司、國外學校。英國、紐西蘭等西方國家把開拓中國的留學市場視作教育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之一。除了經濟門檻外,其他方面的留學門檻越來越低,出國留學生的年齡越來越小,人員素質也越發參差不齊;家長盲目跟風,心態不平;中介公司魚龍混雜,騙局多多。國外學校疏於管理,良莠不齊。在此情況下,更多的問題暴露出來。

中國駐澳大利亞使館的教育參贊明確提出,由於年齡小,學生的自製力差,世界觀沒形成,「只有很少數學生能成龍成鳳,絕大部分都會走一段彎路。嚴重的甚至會染上吸毒、賭博等惡習。而一般人在大學本科畢業後,不僅心態比較成熟,對社會和國外的情況都比較瞭解,此時選擇出國深造才是最好時機。」

中國駐日本大使館的教育外交官則從經濟的角度,勸說那些希望早日出國的初、高中生們:「現在日本政府大大降低部分學生的簽證率,是針對那些出去先學語言再報考大學的學生們,其中低齡留學生佔有很大比例。」他忠告說:「出國讀書不要忽視經濟的重要性,能在國內學好的知識就在國內打牢基礎。把還沒有在國內完成中學學業的孩子們送出國,往往是花了很多錢卻沒有學好相應的本領。」

中國教育反思,競爭力從何而來?

小留學生現象的出現與擴大,可以視為中國教育對外交流的正常現象,然而國人對「小留學生之路」的流連顧盼,折射出中國教育存在的隱憂──很多家庭之所以沒選擇留學是由於經濟不可及,但國外學校依然是他們心目中的高端──這與其說是國人心理不成熟,不如說中國教育的不成熟。

在中國的家長們看來,在國內考大學有諸多的不盡如人意。越來越多的中小學生走上留學之路,究其根本並不在中小學教育,而在於大學。對於中國的大學而言,既需要提高教學水平,還要增強品牌意識,提高中國大學在世界上的影響力和競爭力,中國的學校還有很多的功課要做。

家長們普遍認為,在國外上中學必然有利於繼續在國外上大學。但專家的意見是,就中學教育而言,國外所學,遠不及國內學校紮實。對於那些寧願傾家蕩產也要送孩子上飛機、完成自己夙願的家長來說,則需要冷靜思考,不可盲目跟風。認真掂量一下家庭經濟能否承受,有沒有必要一定要讓孩子到國外讀書,出國的就業前景是否真的比在國內讀書好。

教育首先應當是一個國家的公益事業,中國明確反對「教育產業化」的提法。然而國外的教育機構針對中國小留學生進行的卻是商業運作,盯著的只是錢。按照英國高等教育統計署2005年公布的統計數字,作為國際教育市場的強勁來源,中國學生每年至少向英國高校繳納l7.3 億英鎊(合人民幣253.23億元)的學費。

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留學派出國,這塊市場對他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針對這一局勢,國內有關部門應當積極應對。首先是加強對小留學生的出國管理,嚴格中介機構的資質審核,及時發布國外寄宿學校的準確信息。但是從根本上來說,整體規劃好中國教育的結構與未來發展,才不至於造成資源的流失。





来源:環球華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最新文章
更多最新文章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