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7-03-01 07:19:16作者:
美國最近出版的一本新書對美國政府過去30年來的中國政策提出了強烈批評,認為美國跟中國加強貿易往來以及中國在經濟上日益強盛,並不會導致中國走向政治民主。那種認為經濟合作必然推動中國走向民主的觀點其實是一種不現實的幻想。
*一廂情願的看法*
過去30年來,美國的對華政策一直是各屆政府對外政策的重點之一。美國的很多領導人都認為,通過跟中國進行貿易必然會導致中國實現政治自由,走向民主。然而一位長期研究中國問題的專家指出,這恐怕是一廂情願的看法。
詹姆斯.曼是前洛杉磯時報駐北京特派記者。他最近出版了一本新書,題目是《中國幻想:我們的領導人如何淡化中國的鎮壓》。詹姆斯.曼的中文名字叫孟捷慕。過去23年來,孟捷慕一直關注美國政府的對華政策,他在這本新書中強調美國通過經濟合作推動中國民主改革的思路可能是錯誤的。
*孟捷慕:三種假設*
孟捷慕在書中對中國未來可能的走向做了三種假設。
第一種假設稱作「安慰人心的局面」(the Soothing Scenario),即中國政治體制必然走向民主,而這種觀點一直主宰美國政府官員的思路。
第二種假設叫做「動亂局面」,認為中國國內的各種不穩定因素必然導致國家崩潰。
第三種假設叫做「第三種演論」,即是中國一黨專制對現行體制不做根本改變,在很長一段時期內繼續實行威權體制。
*中國必然會走向民主?*
孟捷慕指出,不少人認為,隨著麥當勞和星巴克這些美國公司進入中國,中國必然會走向民主。有些人甚至經常把臺灣和韓國從威權體制 (authoritarian systems)演變到民主國家作為例子,來支持這種觀點。從1950年代到1970年代,這兩個國家的警察與安全人員時常關押反對獨裁政權的人士。那之後在1980年代,經濟的突飛猛進給臺灣和韓國帶來繁榮,兩國都實現了民主制度。
這些人認為,同理可證中國也將步臺灣和韓國的後塵,經濟繁榮必然帶動中國走向民主。
*邏輯推理存在嚴重問題*
然而,孟捷慕認為這一邏輯推理存在著嚴重的問題。
孟捷慕說:「我麼來仔細看看人們關於‘安慰人心的局面’的說教,也就是所謂‘中國必然變化’的觀點。
「首先,他們以韓國和臺灣作為立論的根據認為中國目前的威權體制將逐漸淡出,就跟其東亞近鄰韓國和臺灣一樣。但是,我認為,這種類比沒有道理。理由有兩個,其一韓國和臺灣在1980年代實現民主的時候,那兩個國家都跟美國有很密切的關係,現在也是一樣。
「大家可以回顧一下韓國在1987的情況,當時韓國爆發示威活動,而美國官員在訪問韓國時對獨裁者全斗煥說,現在是放棄獨裁、實現民主的時候了。臺灣則在整個80年代以漸進方式實現民主。在跟美國的關係上,臺灣、韓國跟中國相比有著根本的區別。所以,認為中國會像韓國和臺灣那樣走向民主實在是愚蠢的。」
*中國的政治變革跟臺灣和韓國完全不同*
孟捷慕指出,這個觀點的第二個不合理之處是,中國比臺灣和韓國大許多,而且內陸面積遼闊。如果中國只是上海或者東南沿海地區,他也許會同意中國將走上韓國和臺灣政治變革的路線,但是,中國廣大的內陸地區決定了中國的政治變革跟臺灣和韓國完全不同。
有人認為,隨著美國公司大舉進入中國和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中國的中產階級會推動中國走向民主。但是,孟捷慕認為,星巴克和麥當勞這類美國企業絲毫改變不了中國政府對政治反對勢力不能容忍的立場,而中國的中產階級最感興趣的是保持中國目前的現狀。
*中國政權穩固足以抵擋內部壓力*
有人認為,中國國內存在的工人罷工、農民抗議、環境惡化、民族對立以及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等不穩定因素必然導致中國走向經濟崩潰或者政治解體。但是,孟捷慕相信,中國目前政權穩固,足以抵擋這些內部壓力。
至於第三種假設,孟捷慕認為,即便中國在政治體制上不做任何改變,只要不發生重大的政治動亂,中國仍會在現行政治體制下實現長期的經濟增長。
孟捷慕說:「我不認為政治跟經濟之間有密切關聯。儘管中國進行了一些嚴肅的改革,一些步履蹣跚的改革,但並非是美國人所想像的那種市場經濟改革。這些改革並沒有導致政治變革。我認為,中國經濟會繼續增長,除非中國發生重大的政治動亂,比如,全國性的抗議示威或大規模的罷工,否則的話,中國經濟會繼續增長。」
*中國現在是太子黨當道*
孟捷慕指出,很多人以為,隨著貿易和投資的擴大,隨著中國富裕階層人數的增加,中國最終將結束共產黨的一黨專制。但實際情況是,北京、上海等地的那些新貴大多是老一輩共產黨領導人的子孫,因為中國現在是太子黨當道。這些中國經濟騰飛的既得利益者不但不會推動中國走向民主,反而將竭盡全力維持中國共產黨的獨裁統治,因為只有這樣他們才能永遠保持自己的特權地位。
*一廂情願的看法*
過去30年來,美國的對華政策一直是各屆政府對外政策的重點之一。美國的很多領導人都認為,通過跟中國進行貿易必然會導致中國實現政治自由,走向民主。然而一位長期研究中國問題的專家指出,這恐怕是一廂情願的看法。
詹姆斯.曼是前洛杉磯時報駐北京特派記者。他最近出版了一本新書,題目是《中國幻想:我們的領導人如何淡化中國的鎮壓》。詹姆斯.曼的中文名字叫孟捷慕。過去23年來,孟捷慕一直關注美國政府的對華政策,他在這本新書中強調美國通過經濟合作推動中國民主改革的思路可能是錯誤的。
*孟捷慕:三種假設*
孟捷慕在書中對中國未來可能的走向做了三種假設。
第一種假設稱作「安慰人心的局面」(the Soothing Scenario),即中國政治體制必然走向民主,而這種觀點一直主宰美國政府官員的思路。
第二種假設叫做「動亂局面」,認為中國國內的各種不穩定因素必然導致國家崩潰。
第三種假設叫做「第三種演論」,即是中國一黨專制對現行體制不做根本改變,在很長一段時期內繼續實行威權體制。
*中國必然會走向民主?*
孟捷慕指出,不少人認為,隨著麥當勞和星巴克這些美國公司進入中國,中國必然會走向民主。有些人甚至經常把臺灣和韓國從威權體制 (authoritarian systems)演變到民主國家作為例子,來支持這種觀點。從1950年代到1970年代,這兩個國家的警察與安全人員時常關押反對獨裁政權的人士。那之後在1980年代,經濟的突飛猛進給臺灣和韓國帶來繁榮,兩國都實現了民主制度。
這些人認為,同理可證中國也將步臺灣和韓國的後塵,經濟繁榮必然帶動中國走向民主。
*邏輯推理存在嚴重問題*
然而,孟捷慕認為這一邏輯推理存在著嚴重的問題。
孟捷慕說:「我麼來仔細看看人們關於‘安慰人心的局面’的說教,也就是所謂‘中國必然變化’的觀點。
「首先,他們以韓國和臺灣作為立論的根據認為中國目前的威權體制將逐漸淡出,就跟其東亞近鄰韓國和臺灣一樣。但是,我認為,這種類比沒有道理。理由有兩個,其一韓國和臺灣在1980年代實現民主的時候,那兩個國家都跟美國有很密切的關係,現在也是一樣。
「大家可以回顧一下韓國在1987的情況,當時韓國爆發示威活動,而美國官員在訪問韓國時對獨裁者全斗煥說,現在是放棄獨裁、實現民主的時候了。臺灣則在整個80年代以漸進方式實現民主。在跟美國的關係上,臺灣、韓國跟中國相比有著根本的區別。所以,認為中國會像韓國和臺灣那樣走向民主實在是愚蠢的。」
*中國的政治變革跟臺灣和韓國完全不同*
孟捷慕指出,這個觀點的第二個不合理之處是,中國比臺灣和韓國大許多,而且內陸面積遼闊。如果中國只是上海或者東南沿海地區,他也許會同意中國將走上韓國和臺灣政治變革的路線,但是,中國廣大的內陸地區決定了中國的政治變革跟臺灣和韓國完全不同。
有人認為,隨著美國公司大舉進入中國和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中國的中產階級會推動中國走向民主。但是,孟捷慕認為,星巴克和麥當勞這類美國企業絲毫改變不了中國政府對政治反對勢力不能容忍的立場,而中國的中產階級最感興趣的是保持中國目前的現狀。
*中國政權穩固足以抵擋內部壓力*
有人認為,中國國內存在的工人罷工、農民抗議、環境惡化、民族對立以及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等不穩定因素必然導致中國走向經濟崩潰或者政治解體。但是,孟捷慕相信,中國目前政權穩固,足以抵擋這些內部壓力。
至於第三種假設,孟捷慕認為,即便中國在政治體制上不做任何改變,只要不發生重大的政治動亂,中國仍會在現行政治體制下實現長期的經濟增長。
孟捷慕說:「我不認為政治跟經濟之間有密切關聯。儘管中國進行了一些嚴肅的改革,一些步履蹣跚的改革,但並非是美國人所想像的那種市場經濟改革。這些改革並沒有導致政治變革。我認為,中國經濟會繼續增長,除非中國發生重大的政治動亂,比如,全國性的抗議示威或大規模的罷工,否則的話,中國經濟會繼續增長。」
*中國現在是太子黨當道*
孟捷慕指出,很多人以為,隨著貿易和投資的擴大,隨著中國富裕階層人數的增加,中國最終將結束共產黨的一黨專制。但實際情況是,北京、上海等地的那些新貴大多是老一輩共產黨領導人的子孫,因為中國現在是太子黨當道。這些中國經濟騰飛的既得利益者不但不會推動中國走向民主,反而將竭盡全力維持中國共產黨的獨裁統治,因為只有這樣他們才能永遠保持自己的特權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