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憑幾像(唐.吳道子畫)。(國學網圖片)
近年在大陸媒體講《論語》與《莊子》急速竄紅的「學術超女」於丹,一直伴隨爭議,有人推崇、有人批評與抵制。有讀者在於丹3月4日新書籤售會的現場穿著「孔子很生氣,莊子很著急」T恤進行抗議;3月5日10個知名大學博士在網上聯名發帖,稱要「將反對於丹之流進行到底」,把爭議推向高潮。
有分析人士認為,不管支持或反對「於丹現象」都顯示出,中共在進行幾十年文化破壞後,仍然無法斬斷民眾渴求瞭解中國傳統文化的企盼。
於丹並不是研究古漢語出身,她是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從事電視研究的教授。走紅後,就有人為於丹「挑錯兒」,此次於丹《莊子》心得剛剛播完,文史專家張蔚星就提出,於丹的講解存在不少謬誤,再加上媒體的廣泛報導,於丹的著作熱銷,她對傳統文化很多不正確的解釋,會被大眾奉為真理,貽害巨大。
3 月5日更有來自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山大學、暨南大學等知名大學的10名博士在網上聯名發帖,稱要「將反對於丹之流進行到底」。發起者為中山大學研究古詩詞和古文獻的徐晉如博士,稱於丹「極度無知,傳播錯誤的甚至有害的思想」,「當於丹用《心靈雞湯》般的語言來猥褻孔子時,人們早就在不知不覺中被煮熟」,還呼籲不要再鬧出「把廁所當客廳的笑話」了,文中甚至要求於丹從《百家講壇》中下課,並向電視觀眾道歉。帖子在網上貼出後,立即引起萬人跟帖。
這些學者認為,北京的城牆拆了也許還可以重建,但一旦人們連對傳統文化的最後一絲敬畏都消失時,亡國亡天下的日子還會遠嗎?他們表示,任何妄圖通過吃速食的方式去瞭解傳統文化的想法都是荒謬的。世上沒有哪一種知識不需要經過自己的閱讀、思考和實踐就可以被掌握。他們不會反對人文理論的通俗化,但通俗絕不等於庸俗和媚俗。
日前,一個網名為「塞外李悅」的網友發帖對《於丹〈論語〉心得》進行了批評。從帖子內容看,「塞外李悅」發難的依據是「於丹曲解了《論語》」 ,認為該書誤導了那些沒讀過《論語》的讀者,之後他用8千多字的篇幅指出了該書中14處「謬誤」,還對於丹在該書中所提出的「修養內心」等觀點進行了逐章批駁。
但對於支持於丹的民眾則認為,以前沒讀過《論語》、《莊子》,但看了於丹的節目,覺得經典離的很近,她把一些為人的道理講出來,讓人覺得經典不再難懂。用一些淺顯的語言娓娓道來,也沒什麼不好。
不過有學者指出,這也是中華民族的悲哀,以《論語》為例,這是一部流傳了幾千年的文化經典,可是,現在的中國人,從小到大,有幾個人完整地或者較完整地讀過《論語》?即便出身如中文系、歷史系、哲學系的大學生們恐怕也沒有幾個真正的讀過。
雖然中小學教科書裡選有《論語》的部分章節,但那比蜻蜓點水還不如,簡直可以忽略不計。更可悲的事,一旦中學畢業(無論是高中還是初中),就基本上不可能再有機會與自己的民族經典相接觸了。《論語》如此,遑論其他。民族傳統經典的斷裂,造成了整個社會文化生態鏈的斷裂。
針對目前大陸出現這種「誰紅罵誰」的文化現狀,南京大學中文系學者傅元峰接受大陸媒體採訪時說:「從表面看,大家的矛頭都指向了通過央視百家講壇成名的學術名人們,實際上真正的罪魁禍首是‘百家講壇’。只要百家講壇存在,就會有源源不斷的易中天和於丹被製造出來,如果這個平臺的節目理念不改變,批判的聲音會越來越多。」
因此,他認為真正應該反思的是「百家講壇」:「對於它這樣的文化傳播者來說,不是收視率高了節目就獲得成功了,相反欄目的文化責任擔當、欄目對傳統文化的保護、闡發等是相當匱乏的。不客氣地說,‘百家講壇’代表的是典型性文化症狀。在這種前提下,僅僅去批判學術明星們,是一種治標不治本的做法。」
儘管遭到質疑,但於丹書依然讓老百姓喜歡。《於丹〈莊子〉心得》首印100萬冊,創造了近年的節目和來出版界暢銷圖書的最高記錄。這足以見到於丹的火爆程度。對於批判一事,於丹只是稱,對於中國文化的研究和傳播,每個學者都有責任。
也有學者分析,這股「於丹現象」燒下去的結局,或許會引發民眾在追求民族傳統經典的同時,反思民族文化斷裂的根源,即來自中共的刻意破壞,以及幾十年黨文化的洗腦。想要體會真正的中華傳統文化的美與高深,正本清源唯有拋棄中共的黨文化,「沒有黨文化的中華文化」才是真正中華文化的經典。
有學者把矛頭指向中共中央電視臺的「百家講壇」或許就是這樣一個開端。屆時,目前葉公好龍的央視仍在力挺的「於丹現象」有無可能成為第二個遭封殺的「超女現象」,值得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