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紙的發明
東漢的許慎在他編寫的我國第一部條理清楚、體系分明的字典《說文解字》裡談到「紙」的起源。他說:「紙」從系旁,也就是「絲」旁。可見當時的紙主要是用絹絲類物品製成,與現在意義上的紙是完全不同的。紙的發明與發展也是經過了一個曲折的過程。
在 還沒有紙的古老社會,人們為了表達思想或記載一些要事,而產生了「結繩記事」的方法。到了商、周時代文字已經成熟,可還不曾有紙, 人們就想出了各種記錄文字的辦法。他們起初是把文字鐫刻在烏龜的腹甲和牛、羊等動物的胛骨上。刻在這些甲骨上的文字,叫做「甲骨文」。甲骨得來是很費事 的,刻字也不方便,所以不久也即遭淘汰。春秋戰國以後,又開始使用新的記載文字的材料--簡牘和縑帛。簡牘是幾種東西的總稱。把竹子、木頭劈成狹長的小 片,再將表面刮削平滑,這種用作寫字的狹長的竹片或木條叫做竹簡或木簡,較寬的竹片或木板叫做竹牘或木牘。我們通常所說的「學富五車」就是指那個人裝了五 車竹牘,現在比喻知識淵博。縑帛是用蠶絲織成的,往往一部書就寫在一卷縑帛上。但這兩種載體以攜帶不方便和價錢太貴而遭遺棄,但畢竟都起到了記載史實的作 用。
到了西漢時期,有一種介於絲和紙之間的過度替代物叫「赫蹄」。「赫蹄」在西漢時期的皇宮中已經使用。應劭《風俗通》中說:「赫蹄,薄小紙也。」由於赫蹄是做絲綿時的副產品,所以原料有限。
中 國古代是神傳文化的歷史。隨著社會發展到了一定程度的時候,紙的出現也就成了一種必然。蔡倫是東漢造紙術發明家,字敬仲,桂陽(今湖南郴州市)人。明帝永 平十八年(75)入宮為宦,東漢章和元年(87)任尚方令。《後漢書·蔡倫傳》的記載。書上說:「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者謂之為紙。縑貴而簡重, 並不便於人。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元興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從用焉,故天下咸稱‘蔡侯紙’。」這裡需要說明的是公元 116年蔡倫被封為龍亭侯,人們就把他發明的紙稱為「蔡侯紙」。後來的一些中、外著作,都是以尊東漢時代的蔡倫為紙的發明者,把他向漢和帝劉肇獻紙的公元 105年,作為紙的誕生年份。 《後漢書》有關蔡倫造紙的記載主要取自劉珍的《東觀漢記》。劉珍和蔡倫是同時代的人,應當可信。
紙的發明帶動了文化的傳播。造紙術逐漸傳入東南亞及西方社會,從而推動了世界的文化歷史,中國進入了紙承文化的歷史時代,誕生了許多著名的著作、詩詞歌賦、經典小說、佛道理論。也就是說紙的發明在文化的傳播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二、造紙工藝
對 世界造紙工業的發展及人類文明的傳播具有深遠影響,基本造紙工藝一直沿用至今的當屬植物纖維製造的蔡侯紙,其基本原理一直未變。蔡倫造紙的基本特點是植物 纖維經過剪切備料、漚煮、舂搗、加入或不加入輔料、抄造成型、乾燥,製成符合書寫或某種用途的薄片,稱之為紙。這與《說文解字》中所提到的「紙」本質上是 不同的。
到了宋代還誕生了造紙專著《文房四譜·紙譜》,這是中國也是全世界最早的造紙專著。其中分敘事、製造、雜說、辭賦四項,談到了麻紙、籐紙、楮皮紙、桑皮紙等的源流、加工及用途,也談到了北宋的竹紙、麥桿紙、稻稈紙,具有很高的史料和學術價值 。
當我們徜徉於書林畫海之時,除了對藝術的讚嘆之外,也得感謝上天對我們的恩賜,沒有紙的發明,人類的文化將闇然失色。這其中宣紙的成績功不可沒。
「宣 紙」一詞最早見於唐代元和年間,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中《論畫體工用榻寫》一文:「好事家宜置宣紙百幅,用法蠟之,以備摹寫」。宋末元初,曹姓人名曹大 三遷涇縣小嶺,亦以製造宣紙為業。隨即宣紙在安徽涇縣有了繼承和長足的發展。民國年間楊大志曾考「宣紙產於安徽涇縣。涇縣晉時屬宣州郡,唐時屬宣州,皆為 貢品,世稱宣紙。
宣紙質地純白細密,紋理清晰,綿韌而堅,百折不損。有「輕似蟬羽白似雪,抖似細綢不聞聲」之譽;光而不滑,吸水潤墨,宜書宜畫,不蠹不腐,有「紙壽千年」、「紙中之王」之稱。文書典籍、佛道經文、書畫珍品大多賴以千古傳存,早在唐代就列為貢品,清代已盛銷海外。
真 正的宣紙具有耐久性、抗蟲性、潤墨性和質地穩定等獨到的特性。宣紙講究的是「天時、地利、人和」這三種條件。「天時」是指當地的氣候條件包括溫度與濕度 等,好的宣紙需要在特定的自然條件中生產出來。「地利」主要包括有特定微量物質元素含量的水源條件和其他資源條件,如原材料等。「人和」是指宣紙的生產需 要掌握特定技能的工人去手工操作,這些手工操作的每一道工序都有只可意會而不可言傳的無窮奧妙之處,非經一定時限的實際操作是無法悟出其道理。在古代每一 張紙都是造紙師傅的心血。
在宣紙的製造過程中採取如下步驟:宣紙的主要原料:青檀皮、蕘花(雁花)、鳳梨葉、草木灰、竹子、馬拉巴、稻草、 栗樹糊等。一、 取青檀木、雁皮等樹皮,搗碎,加入草木灰等蒸煮。二、 將蒸煮過的樹皮等原材料放於朝陽的山坡上,日晒雨淋,使之自然煉白。三、將樹皮等原料碾碎、浸泡、發酵、打漿、加入樹糊後調和成紙漿。四、用抄紙器將搗好 的紙漿手工抄製成紙張。五、將抄制好的紙張放置於陽光下曬乾。
此外,明代的宋應星在他的《天工開物》卷中還記載竹紙製造方法。古時以竹子造 紙之步驟如下: 1. 斬竹漂塘:斬竹嫩竹, 放入池塘,裁泡一百日以上,利用天然微生物分解並洗去竹子之青皮。 2. 煮徨足火:將以上所得之竹子,放入「徨」桶內與石灰一道蒸煮八日八夜。3. 舂臼: 取出上述處理之竹子, 放入石臼,以石碓叩打直至竹子被打爛,形同泥面。 4. 蕩料入帘:將被打爛之竹料倒入水槽內,並以竹帘在水中蕩料,竹料成為薄層附於竹帘上面,其餘之水則由竹帘之四邊流下槽內。 5. 覆帘壓紙:然後將帘反覆過去,使濕紙落於板上,即成張紙。如此,重複蕩料與覆帘步驟,使一張張的濕紙疊積上千張,然後上頭加木板重壓擠去大部分的水。 6. 透火焙乾:將濕紙逐張揚起,並加以焙乾。焙紙的設備是以土磚砌成夾巷,巷中生火,土磚溫度上升之後,濕紙逐張貼上焙乾。乾燥後,揭起即得成紙。
在造紙的過程中,使用的輔助手段有很多,最基本的為蒸煮與漂白兩種。蒸煮的作用為去除原料中的雜質,以便取得纖維;漂白的作用為去除其中的色素。
不 同紙類採用不同的原材料和不同的造紙方法,但其基本原理是不變的。中國歷代都有代表其技術精熟的紙品。比如唐代的五里紙、六合箋、薛濤箋。五代的澄心堂 紙、十色箋。宋代的布頭箋、廣都雙流紙、宣紙、金栗山藏經紙。元代的柬紙。明清的玉和紙、連史紙。近代的玉版宣、羅紋宣、蟬翼宣等。五代時由南唐後主李煜 設官局監造於澄心堂,供其詩詞書畫之用。此紙造於歙州和池州(今安徽歙縣及貴池),原料是楮皮,其特點是極其潔白、表面平滑如玉版,受墨性強,紙質厚重、 堅韌。製造時特別之處,是抄紙時間一般在冬季,以臘月敲冰水配製紙漿。梅堯臣曾有詩句來讚頌澄心堂紙:「寒溪浸楮舂夜月,敲冰舉廉勻割脂。焙乾堅滑若鋪 玉,一幅百金曾不疑。」(《宛陵集.答宋學士次道寄澄心堂紙百幅》)。
造紙工藝的複雜性不僅說明在這一過程中所應採取的步驟,同時也反映了中國古人的智慧。
三、傳播文化
在 古代社會手工造紙的初期,紙張的價值是很珍貴的,只有那些膾炙人口、經典的作品才能流傳於世。「洛陽紙貴」就是對這種現象的記載。晉武帝太康年間,是西晉 文壇興旺的時期,作家眾多,作品繁盛。但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是左思。早在臨淄故鄉時,他就想寫一篇讚頌三國都城的《三都賦》,直到遷居洛陽後花了十年的 心血才寫成了轟動一時的《三都賦》。 連曾譏笑過他的人讀後也讚不絕口。由於《三都賦》文字精彩,一時竟出現了「豪貴之家, 競相傳寫,洛陽為之紙貴」的盛況。
為了更好的保存那些經品大作、典張雅律、史實曆法、佛道儒經、對紙張的品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東漢有名的 學者和書法家左伯在精研書法的實踐中,感到「蔡侯紙」質量還可以進一步提高,採用新工藝造紙,光亮整潔,適於書寫,使用價值更高,深受當時文人的歡迎,被 稱為「左伯紙」。南朝竟陵王蕭子良給人寫信時稱讚「子邑之紙,研妙輝光」。精於書法的史學家蔡邕則「每每作書,非左伯紙不妄下筆」。
當我們 欣賞李白、蘇東坡的豪放、杜甫的現實、李清照的婉約詩篇,沉浸於王羲之的《蘭亭序》、唐朝畫聖吳道子的《送子天王圖》歷代名家的書畫真跡,或陶醉在《西遊 記》、《三國演義》、《紅樓夢》、《水滸傳》四大名著之中,我們可曾想到這些文化積澱與傳播的橋樑─紙的發明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經典的文化 作品獲得人們的珍惜,儒家、佛教、道教的經書也獲得了很好的繼承和發揚。孔子的《論語》、老子的《道德經》、釋迦牟尼的《金剛經》給人類帶來巨大的思想財 富,成了後世所尊崇的普世價值。由此可見紙張在弘揚中華古老道德理念中所起的作用也是無以倫比的,同時對世界的文化傳播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在 魏晉時造紙技術首先傳到朝鮮,公元610年又從朝鮮傳到日本。公元751年唐朝與阿拉伯人發生戰爭,一些唐兵被阿拉伯人俘去,其中有造紙工匠,他們又把造 紙技術傳給了阿拉伯,於是阿拉伯也設立了造紙工廠。以後敘利亞的大馬士革、埃及與摩洛哥,也學到了我國的造紙技術。公元1150年,西班牙有了造紙工場。 再後來,德國、英國、荷蘭也造起紙來了。16世紀後,造紙技術由歐洲傳到北美洲。此後,逐漸傳遍了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