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7-05-30 23:01:05作者:張羽良整理/圖、李昕
摩挲洞窟記循行,散盡天花佛有情;晏坐小橋聽流水,亂山回首夕陽明
─ 張大千
甘肅敦煌石窟包括莫高窟、西千佛洞和榆林窟。位於敦煌縣城東25公里的莫高窟,俗名千佛洞,是敦煌石窟的代表,也是中國佛教著名的三大石窟之一,並於1987年12月,被列入文化類世界遺產名錄。
它歷經西晉末年十六國時期、北朝、隋唐、五代、北宋、西夏、元的多番開鑿修繕,直到清代仍在補塑整裝;並留下了漢、鮮卑、吐蕃、黨項等民族奉佛的史蹟。
建窟緣起
建造年代據武周聖歷元年(公元698年)李懷讓《重修莫高窟佛龕碑》記載,莫高窟建於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一位德行高超的和尚樂樽柱杖西遊至此,見千佛閃耀心有所悟,於是鑿下第一個石窟在此坐禪,這就是莫高窟的濫觴了。
洞窟鑿於鳴沙山東麓斷崖上,南北長1千6百多米,上下5層,最高處達50米。現存洞窟492個,壁畫45000餘平方米,彩塑2415身,飛天塑像4000餘身。
洞窟最大者高40餘米、30米見方,最小的高不盈尺。造像均為泥質彩塑,以佛像居中心,兩側侍立弟子、菩薩、天王、力士,少則3身,多則11身,最大者33米,最小者僅10厘米,多以亮麗的色彩表現人物的性格,神態各殊。
因為莫高窟的岩質疏鬆,無法進行彫刻,工匠們用的是泥塑。唐朝以前的泥塑在其他地方很少保存下來,因此莫高窟的大量彩塑更為珍貴難得。現存壁畫如按2米高排列,可構成長達25公里的畫廊,是世界最大的佛教藝術寶庫,被譽為東方藝術明珠。
發現藏經洞
清光緒時有位逃兵王圓籙躲到敦煌莫高窟當道士,光緒26年5月26日,他無意間發現第16窟的北壁上有個高1.8公尺、寬約0.9公尺的藏經洞。洞內有著無數的佛儒道各家經卷、詩詞歌賦與地誌戶籍等書,更有繡畫、法器等重要文物約5萬餘件,卻因無知賤賣了無價寶物,絕大部分敦煌經典文物,都流落在英、法、俄、日等國的圖書館中,受到海外學者高度重視,並成立敦煌學。
至於藏經洞的來歷,目前普遍認同的說法是,公元1035年,北宋軍隊與西夏鐵騎會戰於黨河之濱,一場惡戰之後,西夏人佔領了敦煌。在破城之前,僧人將不便帶走的經卷、文書、繡畫、法器等物分門別類,用白布包起來,整整齊齊放在洞窟之中,然後封閉了洞口,又抹上一層泥壁,再繪上壁畫,直到公元1900年才被發現。
敦煌壁畫
敦煌石窟藝術中數量最大,內容最豐富的部分是壁畫,最廣泛的題材有「尊像畫」,即人們供奉的各種佛、菩薩、天王及其說法相等;「佛經故事畫」,是以佛經中各種故事完成的連環畫;「經變畫」,是隋唐時期興起的大型經變,綜合表現一部經的整體內容,宣揚想像中的極樂世界;「佛教史跡畫」,表現佛教在印度、中亞、中國的傳說故事和歷史人物相結合的題材;「供養人畫像」,即開窟造像功德主的肖像,是一部肖像史。
此外,4000餘身飛天是敦煌壁畫的瑰寶,是佛教中稱為香音之神的能奏樂、善飛舞,滿身異香而美麗的菩薩。唐代飛天更為豐富多彩,氣韻生動,她既不像希臘插翅的天使,也不像古代印度騰雲駕霧的天女,中國藝術家用綿長的飄帶使她們優美輕捷的女性身軀漫天飛舞。提起敦煌,人們就會想到神奇的飛天。
敦煌石窟壁畫內容創下許多世界第一記錄。在自然科學方面,敦煌學家從文獻中發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最早的活字、最古老的書籍、最早的報紙、最早的火槍、最早的馬具、最早的星象圖等;在社會科學方面,科學工作者從中發現了世界上最早的連環畫、最早的樂譜、最早的棋經、最早的標點符號、最早的栗特語文書、最早的硬筆書法、最早的舞臺演出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