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7-07-02 21:24:53作者:
口才、政治素質和血統論
春秋戰國時的考試主要是面試,國君是面試官。《孟子》記錄了孟子本人去各國找工作的全過程,他靠跟各國國君聊天的方式引起大家的注意,希望能夠得到重用。
孟子曾經把面試官直接擠兌得說出了「寡人有疾,寡人好色」。還曾經弄得「王顧左右而言他」,可見 他的口才極佳。
另一位法家的代表人物商鞅去秦國求職,面試了三次,前兩次談的都是社會和諧、個人幸福的大道理,國君打起了盹,第三次商鞅談起了法家無情無義的鐵腕學說才告通過。
亂世需要的選拔人才方式就是簡單、直接、高效,不太拘泥於體制。這種選拔方式至今被許多企業使用著。
統一後的帝國時代選拔人才標準大為不同了,秦朝以戰功論,就是以人頭數來選拔人才。漢朝的官員主要是靠地方推選,要求品行好,即所謂孝廉,漢朝以儒學為尊,一個年輕人孝順,就是政治過硬的表現。之後,在兩晉和南朝,「血統論」成為選拔的主要標準。
文學青年的黃金時代
科舉制誕生於隋朝初年,該制度把選拔文官的形式固定下來:考試。考試和選拔官員緊密連接之後,中國人的幸福觀就此改變。
上古時期的聖賢給中國人勾畫的美好生活,無非是六十可以衣帛、七十可以吃肉。到隋唐年間,人們追求的是「一門四進士」、「五子登科」、「狀元及第」、「文曲下凡」。
文學青年的黃金時代在宋代,進士們的前途更遠大,考好了得到重用不說,長得英俊的還可能成為駙馬。
王安石對這種選拔風雅人的考試很不滿意,他當政期間,一度把科舉考試改成執政能力的考試,這讓「才子們」憤慨不已。他們不明白那些經濟政治類的「申論」 如何能表現出讀書人的氣質。在大家一致反對之下,王安石後來被貶,考文學的方式又被恢復起來。讀書人和科舉考試的受尊重程度,在宋朝達到了頂峰。
科舉制:低潮、復興到衰敗
科考在元朝進入一個低潮期:開科取士的傳統基本上被取消,讀書人流落民間,說評書,寫劇本,當時給人分階層,九儒十丐,讀書的只比要飯的強一點。
形勢在明朝得到了改觀。明朝的科舉制度並非全是毀滅人才,這一制度下甚至也出現了王陽明、于謙和史可法這樣善於帶兵的進士。但這種科舉制度已經出現了一種暮氣:中國的青年人除了做官外難以有別的「有出息」的職業,除了科舉考試別無選擇。
在同一時代,西方的年輕人則有很多人生選擇:當海軍、當工場學徒、當藥劑師,在當時都是有前途的職業。中國就在以不變應萬變的古老科場籠罩下,喪失了騰飛的機會。
後科舉時代的考試情結
中國人是如此地看重科舉和考試,以至於洋務派每次組織留學或者開辦學堂,都要規定本次計畫選拔的人才是相當於秀才、舉人還是進士。
西方的近現代教育在晚清時期引進中國,顛覆了過去舊的教育模式。近代教育越來越具有指向性,考慮到社會需要什麼人才,而後朝該方向培養,這一點和過去「讓舉子代聖人立言」的方式完全不同。
由於教育資源有限,人口又多,從民國時代到今天,高等教育一直沒能完全普及。校園之外,求職和職場發展無不充滿著考試,此類的考試競爭性越來越強。
比高考更接近科舉考試的,是公務員考試。公務員考試近幾年來越來越火,越來越受社會的關注,已經出現了周遊全國各地的模範參考者。中國人的考試情結還將和這種「現代科舉」一起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