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403年,朱棣在南京登基。是為永樂皇帝。奪取皇位後,朱棣仍然以南京為首都。但他久居北平,以為自己所以能夠奪取皇位全因之藩北平而得福,所以他對北平很是看重。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他就下詔改北平為北京,並稱為「順天府」。
公元1420年的冬天,即永樂十八年,明王朝正式由南京遷都北京。《明會要》載:「永樂十四年,(朱棣)命文武群臣集議建都之宜。(大臣)乃上疏曰:‘北京乃聖上龍興之地,北枕居庸,西峙太行,東連山海,南俯中原,沃野千里,山川形勝,足以控四夷,制天下,誠帝王萬世之都也,宜敕所司營建。’(朱棣)從之。」
由此看來,明王朝的遷都是大臣們「和議」的結果。但朱棣心裏非常清楚,大臣們贊同遷都是懾於他的殺伐果斷而隨聲附和,遷都完全是他個人作出的決定。
這位皇帝在南京登基的第一天起,朝野關於他的流言就一直沒斷過。朱棣本人聽到的最生動的流言是,他的江山是從侄子手裡搶過來的。他住在由父親朱元璋一手修建的皇宮裡,害怕父親和侄子的魂靈找他的麻煩,因此決定把都城遷到自己曾經鎮守過的北京去。
在政治上,朱棣雖然也重用了幾個像楊士奇、解縉這樣在朝野中都很有聲望的前朝重臣。但朝廷上、市井中關於他的流言蜚語仍然不絕於耳。朱棣本人非常清楚,就當時情形來說,北京三面皆有險患,並不是一個建都的好地方。
明代初期,西北的蒙古余部對明朝的威脅仍然很大,其次,東南還有契丹、女真遺民,雖然遼、金政權已亡百數年,但其後裔在明朝統治下,卻時時不忘當年之霸業。他們勢力當然還不是很大,但已經不能夠坐視不理了。
這樣說來,北京正處在西北、東南兩股外族勢力的夾制之下,作為一國中心,終究距危險太近,倘若戰火燃起,地勢雄險而人為有失的話,則防線一旦告破,國家心臟即盡暴露於敵,迴旋餘地實在有限,這實在是很懸的一件事情。
北京城的營造整整用了14年
永樂四年,朱棣感到北京基礎建設工作進行得差不多了,就著手對北京城進行營建。
承擔營建任務的是陳硅。這件事情記載在《明史·陳硅傳》中:「陳硅,泰州人……永樂四年建北京宮殿,經畫有條理,甚見獎重……」
這項工程當然是十分浩大的。《明史·輿服志》記:「永樂十五年,(朱棣)作西宮於北京。中為‘奉天殿’,側為左右二殿,南為‘奉天門’,殿北(後)有後殿、涼殿、暖殿即仁壽、景福、仁和、萬春、永壽、長春等宮,凡為屋八千三百五十楹(間)。」
當時集中了全國各地的能工巧匠,陸續徵調了二三十萬農民和部分衛軍做壯丁,大興土木。
但應該指出的是,這也僅僅是在北京進行具體施工的人員數目。如果論及各地為北京營建所動用的人力,則遠不止這個數目。
明代建築以木結構為主,北京宮殿也不例外,因此所需要木材的數量非常之大。所以,永樂四年,朱棣即命大臣「採木於四川、湖廣、江西、浙江、山西」。
這個工程的主要負責人是工部尚書宋禮。
《明史·宋禮傳》中有他受命往四川採木的記載:「(宋禮)奏言,得大木數株,皆尋丈,一夕自谷中出,抵江上,聲如雷,不偃一草……」
大型木料能自己從山谷中出來落到長江中還不損傷一草一木,似乎不可信。但說其巨大難得,當是實際情況,所謂「尋丈」肯定是以其砍伐後可用的長度而言。
這些在山裡砍伐的木料,是直接放入長江,然後在專人控制下漂流到下游。當年漕運尚通貫,自長江轉而進入大運河,就可以直接抵達今天北京的通縣。從運輸成本來看,此為最佳的路線了。
再者,《明史·宋禮傳》中記,永樂四年,宋禮即受命採木,而十四年左右他又再次奉命入川。可見僅僅採木一項就耗費了十年時間,人力物力之消費就可以想見了。
至於營建宮殿所用的石料,取材則較為便利,都是在北京附近的房山、盤山等地區開採的。但石料的體積都非常巨大,運輸起來非常麻煩,只好利用冰道和滾木的方法。據說為了在冬天製造冰道,運輸石料的沿途每一里就要挖掘深井一口,以方便取水製冰,耗費人力也是不小。
另外,建設這樣大規模的城市建築群,少不了的是第一線的施工人員。所以,朱棣在建城伊始就下旨廣召天下能工巧匠。自古出木匠的江南地區應召者最多,北京宮殿的木結構工程基本上就是由他們完成的,有的還因為手藝精湛而被朝廷封了官。
整個北京城的營造從籌備到完工整整用了14年的時間。最終,一座前所未有的城市誕生在明王朝的「永樂盛世」裡。其中經過兩年工期即告完工的紫禁城,更是成為這座城市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廣場體現了古代建築對「意」的營造
「麗正門」是沿用元代的舊稱,就是今天北京的「前門」,它的城樓高42米,是北京城最高的城樓。當時,「麗正門」是北京城的正門,直到明正統元年(公元1436年)才改名為「正陽門」。
按照明代禮制規定,皇帝出入北京都要走「正陽門」,所以,朱棣也由此門進入北京。車駕順利通過「麗正門」後,還要通過「棋盤街」才能到達紫禁城。
「棋盤街」以北,就是今天的「天安門廣場」。在初建成的時候,天安門廣場遠不像現在這樣的開放和廣袤,出了「棋盤街」,廣場上還建有一座「大明門」,這是「皇城」的正門。由這裡通過所謂的「御道」就可以到達「天安門」,進而進入皇宮大內,「天安門」當時稱為「奉天門」。在「千步廊」的兩側,對稱建有「連檐通脊」的朝房各144間,其中,東西向朝房各100間,北端拐角北向的朝房各44間。
朝房和「千步廊」並不相通,因為「千步廊」的四周環筑著高達6米的朱紅色宮牆。宮牆南連「大明門」,北接長安左、右兩門(均於新中國成立後拆除),形成了一個「T」形的封閉空間。
按照狹義的說法,這個「T」形的小廣場才可以算真正意義上的「天安門廣場」,明代的天安門廣場還應該包括:前門城樓、棋盤街、大明門、千步廊朝房、金水橋、華表、石獅子、東長安門、西長安門。
作為皇城與市井的分界,「大明門」建築風格莊嚴厚重。按照禮制,車駕到了「大明門」後,皇帝要在這裡稍做一下調整。這個過程就好像一支氣勢磅礡的樂曲,在一個高潮結束之後,出現一段溫和的調整一樣。
的確,任何人走上狹長而逼仄的「千步廊」,他們的心理必然會由開始的平和轉入緊張。普通人會感到敬畏的情緒,而皇帝所感到的,似乎是神明對自己的勸誡和警示。這種緊張感,充分顯現出中國建築對所謂「意」的營造。
在把「千步廊」後的龐大宮殿群以近乎平行的方式展現出來前,狹窄、逼仄的環境對於來者的情緒是一種控制———通過刻意營造的單調和規範來為其華彩部分造勢,藉此使建築群的主體部分更有衝擊力。這來源於中國儒家文化所強調的「君子懷刑」的思想,意思是,要達到人與天地的和諧,就必須控制個人情緒,在任何情況下要保持理性;只有這樣才可以在人與環境之間構造出一種恆定、持久的融洽關係。
由「大明門」、「千步廊」所造就的情緒醞釀———感情緊張———心理鬆弛的漸進效果無疑契合這種思想。等一走出「千步廊」,環境氛圍頓時一變,橫向展開、氣勢恢弘的天安門城樓顯示出這個泱泱大國雍容恆定的胸襟來。